关于诗经小雅你了解多少(诗经小雅常棣解读)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关于诗经小雅你了解多少(诗经小雅常棣解读)(1)

周朝的周成王登基时,年纪很轻,由叔叔周公旦摄政。周公旦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非常不满,认为周公旦要篡夺王位,合伙扶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周公旦写下了这首《小雅·常棣》,用常棣花比喻兄弟之间的感情,认为兄弟之间的感情最为真切,尽管平时会有一些意见分歧,但碰到困难时,总是兄弟伸出援手。因此,周公旦劝解三位兄弟以家庭和睦为重,不要相互争斗。

棠棣花开朵朵,花儿灿烂鲜明。天下所有情感,哪如兄弟亲密?

每逢死难时刻,兄弟深深牵挂。就算命丧原野,兄弟亦为相寻。

鹡鸰原野悲鸣,兄弟前来救难。虽有亲朋密友,不过长叹几声。

兄弟在家相争,遇有外侮则助。那些亲朋密友,往往于事无补。

丧乱灾祸平息,重归安宁详和。此时同胞手足,不如朋友亲密。

摆上佳肴盛宴,尽情饮酒欢宴。兄弟相聚一堂,相处其乐融融。

夫妻志同道合,犹如琴瑟和鸣。请你细细思量,吾言是否在理。

这是一首讲解兄弟之情的诗篇。在诗中,诗人歌颂世间的情感,只有亲兄弟才最密切。碰到困难险阻,朋友帮不上忙,但兄弟一定相助。兄弟就算偶尔之间会发生争执,但碰到外来的侮辱,兄弟一定会团结一致,共同面对。

诗人周公旦想用这首诗来劝解自己的三位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劝他们珍惜兄弟之间的情感,不要相互争斗。

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商朝。商朝的最后一位君王商纣王荒淫无度,干了很多坏事。大家都起来反对他。最后来自岐周的周武王联合诸侯,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建立周朝的三年后,周武王去世了,西周的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周成王。周成王登基的时候,年纪还很轻,最后大家决定由周公旦辅政。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曾是周武王的得力助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时候,就是在周公旦的帮助下将各路诸侯召集起来。

打败商纣王的大军后,周武王祭天建立周朝,身边站着两个人,手里拿着代表征伐的大钺跟小钺。周公旦拿的就是大钺。

可以说,在新成立的周王室中,周公旦的地位仅次于周武王。

所以,周武王去世前,原本要把王位传给弟弟周公旦,但周公旦流着眼泪不肯接受。最终才传给了周成王。

周成王不过十岁多的儿童,周朝又刚刚成立,里里外外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周公只好出面,管理起国家的事务来。

可是,这件事情引起了管叔的不满。管叔也是周武王的弟弟,但他比周公旦要大,是周公旦的哥哥。管叔认为,论辈份,摄政应该轮到自己而不是周公旦。

于是,不满的管叔开始散布谣言,说周公旦包藏祸心,是想取代周成王。

发现并没有动摇周公旦的地位后,管叔终于决定发动叛乱了。管叔联合了两个兄弟:蔡叔和霍叔。最后,还找到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

在灭掉商王朝后,周武王曾经召集大家讨论怎么处理商王朝的王族。当时周武王的军师姜太公认为应该斩草除根,不能让商王朝的王族继续存在。周公旦则认为,应该让他们生存下来,居住在原来的地方,耕种他们原来的土地,毕竟商朝的王族里还有很多有仁德的人。

周武王采纳了周公旦的建议,把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到商朝的旧都殷地,让他管理原来的商民。而为了防止武庚作乱,周武王还把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分封在武庚的周围 ,让他们监管武庚,称为三监。

那武庚会不会造反呢?

武庚当然想找机会恢复商朝!

可让周公旦没想到的是,周王室派去监管武庚的三监竟然跟武庚一起叛乱。

周公旦又是伤心又是焦虑,他才写下了这篇《小雅·常棣》,就是想告诉兄弟们,这世间的感情,唯有兄弟最为密切。管叔、蔡叔、霍叔你们就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大家关起门来,可以在家里吵一吵,然后大家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碰到外敌入侵,应该联合起来抵抗。

像这样跟外人联合发动内乱,就不是兄弟之间相处的道理了。

周公旦做这首诗,一是希望管叔、蔡叔和霍叔能够醒悟,改正错误。同时,周公旦也在争取其他兄弟的支持。

周公旦还有一位兄弟叫召公,也是一位很重要的人员。我们前面说过,周武王灭商,祭拜天地时,有两个人拿着大小钺在周武王的身边。拿大钺的是周公旦,像小钺的就是召公啦。

而在前面,我们还读过《诗经·甘棠》,那首诗讲的就是召公处理政务的故事。他为了不影响大家,就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大家怀念召公,写诗提醒大家爱护那棵甘棠树。

听说周公旦执政时,召公也有一些疑虑,甚至一度相信管叔的谣言,认为周公旦会做出取代周成王的事情。

周公旦耐心的向召公解释,表示自己之所以担任执政,是因为成王太年轻,如果没有一个有经验的人来管理,天下就会大乱。

最终,召公接受了周公旦的解释。

而管叔、蔡叔、霍叔则没有被周公旦劝服,依然选择了叛乱,还联合了东边很多国家一同作乱。

无奈之下,周公旦只有在召公的帮助下,调遣大军。最终平乱了叛乱,诛杀了管叔和武庚,将蔡叔流放,霍叔废为庶民。

平定叛乱后,周公旦努力工作,为周王室征求贤人,曾经数次洗头洗到一半,听说贤人来了,他来不及擦干头发就跑去见客人。有时候,正在吃饭,听说贤人来了,周公只好放下手中的碗,赶去接见贤士,他的这种废寝忘食的精神被称为握发吐哺。

在周公旦的治理下,天下终于安定了下来。

这就是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比兄弟团结更重要的了,就算兄弟之间有所误会,在碰到外敌时,也应该放下分歧,共同御敌,是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