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成名后被村民打(山东大衣哥成名6年)

朱之文把自己的旧房翻盖成了二层小楼,同时,也为村里修了一段路。村委会为他立了功德碑。可没过多久,这碑就在夜里被人砸成两半。他挺窝火,“给你立个碑,千秋万代都能记住你,一看被砸了,谁不生气?”


大衣哥成名后被村民打(山东大衣哥成名6年)(1)

朱之文演唱《滚滚长江东逝水》

每日人物 / ID:meirirenwu

文 / 单朴 编辑 / 陈璇

中国农民能有几个出名的?山东单县郭村镇朱楼村的朱之文成了其中之一。种了半辈子地、打了20多年零工都没搞出太大名堂的他,凭着在2011年的一档歌唱类节目里,穿着军大衣,唱了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出名了。

刚出名那会,朱之文给正在济南干“泥水活”的二哥朱之房通电话,遮不住兴奋劲,说自己咋咋出名了,末了还说:“出名了,多少就能挣几个钱了。”

朱之文在安装电灯泡。图 / 单朴

朱之文成了朱楼村最大的特色,村民们已见惯形形色色来找朱之文的人。一个村里老人告诉每日人物:“你要早来一天就好了,那天可热闹,有人给朱之文送了一块大石头。”

老人说的那天是3月16日,朱之文刚结束了一连好几天的演出回到家。他也确实带回了石头,还带回了一颗松树,不过不像老人所言是别人送的,而是自己花钱买的。

老人话说错了,但在村里并不让人觉得奇怪。村支书朱宇成说:“农村又不像城里上班的要干正式工作,哪有那么多正式话?”

朱宇成去看了朱之文买来的石头和松树,问他“这得两三百块钱吧?”朱之文提高嗓门“两三千块钱”,还说,这东西咱县城买不到,是从外面买的。

朱之文家里确有很多村里少有的东西。他的院子就像破落的“农家乐”,也像废品收集站,东西无论新旧,塞得满满当当,似乎什么都舍不得扔。院子门口蹲着两只石狮,缠着红花。院子里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亭子,久无人坐,桌凳上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大衣哥成名后被村民打(山东大衣哥成名6年)(2)

朱之文房屋内的摆设。图 / 单朴

院子里还摆着两件少女雕塑,2015年有媒体报道,这是朱之文花了3万多块钱买的。朱之文却告诉每日人物,这是北京的艺术家送给他的。像老人一样,朱之文也说起了不知真假的“非正式话”。

大衣哥成名后被村民打(山东大衣哥成名6年)(3)

在鲁西南乡下,空闲时候,村民们爱聚在街上,扯些东家长西家短,开些不着边际的玩笑,权当劳累之后的一种娱乐方式。然而有时候,这些“非正式话”传到外面就会惹来大麻烦。

2015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放了对朱之文的采访。节目中,朱之文说,有村民告诉他要想说他好,“就为庄上每人买辆小轿车、一人再给1万块钱”。这句话被舆论解读为,出名后,村民向他索要车辆和钱财。

大衣哥成名后被村民打(山东大衣哥成名6年)(4)

这惹怒了朱楼村村民。有人质问朱之文,“谁要你车了?谁要你钱了?”

朱之文只得向外界解释,这话被断章取义了,本来是“大家在大街上拉闲呱开玩笑说的”。

网上有他实名认证的微博,经常发些他的日常照片,然后网上就会常出现类似“大衣哥朱之文与美女合影”的内容。有一次,这个微博称,朱之文一年借给村民一百万元,不仅没人还一分钱,而且人缘一点也没落下。这又惹起一场舆论风波。

朱之文说,这微博是一个粉丝弄的,他也不在乎上面发什么内容,“只要不是我说的,就行了”。

现在,朱之文说话小心多了。上惯了节目,朱之文可以熟练地向外人讲述自己的成名之路,并努力使自己的菏泽口音像普通话。他也不愿多说与别人的争执,并适时打断妻子李玉华的抱怨。

对于外界各种传言,他不在意,也不愿多管,“整天为这事儿烦恼,难道不吃饭了?”

但朱之文觉得累了,“心累,以前种地的时候都没现在这么累”。

“有钱享福,没钱受罪”

3月17日上午,朱之文骑着电动小三轮驮着邻居去县城买药,妻子李玉华在家。有两人开着汽车到了家门口,问“朱老师在家吗?”李玉华问他们干啥的,二人答:粉丝。

李玉华说不在家,二人不信。李玉华就有些生气,“不信,就去家里看看”。他们只好又开车走了。

李玉华不相信他们是粉丝,“指不定是干啥的”。

对于这些来路不明的人,李玉华越来越没好气。出名已6年,前来的人依旧不绝。前段时间,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老头自称发明家,骑着三轮车来找朱之文,说他有一个发明,要让“大衣哥投资几百万”。李玉华连门都没让他进,直接赶走了。

李玉华说:“你看城市那些明星,住着别墅,谁能找到他们?”可提及搬到城市,这位农村妇女又不舍得,“在农村能串门,到了城里谁认识谁,还拘束”。

村支书朱宇成倒是自豪村里出了这么一个名人,“别说朱楼村,就是俺郭村镇也就这么一个”。

大衣哥成名后被村民打(山东大衣哥成名6年)(5)

朱楼村 。图 / 单朴

村里人爱凑热闹、图稀罕。朱之文记得,刚改革开放那会,村里有个“七爷爷”去东北打工。这是村里第一个打工者,过年回家,挣了几十块钱,还带回一箱钉子,村里很多人就去他家围着看。当时,朱之文还纳闷,“这有啥好看的?”

2011年,朱之文出名,也成了那个“好看的”。

有村民记得当年村里的盛况,他用夸张的语气说:“全国各地的人都来看朱之文,开着车,还说普通话。”

朱宇成称赞朱之文“热心公益事业”,为村里做了许多好事。2015年初,朱之文把自己的旧房翻盖成了二层小楼,同时,也为村里修了一段路。村委会为他立了功德碑。可没过多久,这碑就在夜里被人砸成两半。

大衣哥成名后被村民打(山东大衣哥成名6年)(6)

被砸的功德碑。图右 / 单朴

朱宇成说:“赶巧了,自从立上这个碑,村里有三四个得癌症的,有村民迷信,抱不住火。”

朱之文自己也挺窝火,“给你立个碑,千秋万代都能记住你,一看被砸了,谁不生气?”

可除了生气,又能做什么?朱宇成介绍,朱楼村差不多80%都姓朱,几乎每家每户都能扯上亲戚。前不久,有个堂侄拿走了家里一块石头,朱之文想要回,却不好意思。

同样借钱也是如此。出名后,各色人等找上门来,认识的不认识变着法地要钱,朱之文说,如果真需要钱,就借给他点,不该借的就不借,“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有钱享福,没钱受罪”。

朱之文还说,记不清借出去多少钱了,也想要,但不好意思。

“咱就是个农民,差不多给点就行”

中午,买完药的朱之文回来了,在院门外大声喊“玉华,开门”。还没等开门,“砰”地一声,他开着小三轮撞了院门。这是他向家人开玩笑的方式。进了门,应该渴坏了,一头钻进堂屋,拿了罐“六个核桃露”,仰头“咕咚咕咚”喝完。

此时在家待着的“大衣哥”,若放在农民堆里,让人很难认出。肚子自出名后迅速凸出,头发乱糟糟,灰裤灰褂,裤子上明显地沾着灰尘和油渍。二哥朱之房说,出名前后,他没啥变化,从来就不注意自己形象。用当地话说,他这就是“不要好”。

朱之文自己也常说,“我就是个农民”。农民整天上地干活,“要恁好干啥?”

大衣哥成名后被村民打(山东大衣哥成名6年)(7)

二哥朱之房怎么也想不明白弟弟为啥从小就爱唱歌,除了朱之文,家里就没有唱歌的。朱之文自己也想不明白,“能有啥原因,想唱就唱呗”。

小时候,朱之文靠着村上的大喇叭听些革命歌曲,10来岁时,二哥戳“知了猴皮”(金蝉幼虫蜕皮,可作药材),卖了几块钱,买了一个黄河牌收音机,之后就用它来听歌、练歌。

朱之房说,农村人不懂这些,就觉得朱之文唱得好听一些。已近花甲的他甚至认为,“人该吃那碗饭,也许都有定数”。

过去,朱之文还爱向别人讲述自己自学唱歌的经历。他曾说,看了革命电影后,也想写血书,因为下不了狠手,咬了好几个小时才咬破手指,写了两个血字:成功。

有村民说,这血书是瞎编的。朱之文听了很生气,“这是他们想毁我”。

二哥朱之房讲述了弟弟年轻时候追求成功的一个故事,17岁时,他去开封参加一个歌唱比赛, 没路费,骑着自行车就去了,当时“他有这个劲头”。

现在,朱之文看淡了许多,常挂在嘴边的话是“顺其自然、知足常乐”。外出演出住的,要比打工时的窝棚条件好太多,他也只是说:“也就那样。”有时他甚至说,都后悔参加那个让他出名的比赛了。

他将参加那场比赛称之为“好奇”,想看看电视台长什么样。刚过完年,天正冷,赛场在济宁,朱之文穿着军大衣就去了。他将参赛过程轻描淡写,觉得“行就行,不行也就那样了”。

大衣哥成名后被村民打(山东大衣哥成名6年)(8)

朱之房却称,弟弟参赛动了心思,现在网上都说他1969年出生,属鸡,实际上他属马,“报名时说小了几岁,怕年纪大,人家不让他参加节目”。

后来,朱之文就真的出名了。朱之房说:“谁能想到呢?恐怕他自己都想不到吧?”

朱之文原来的助手是他村里人,年纪相仿,但按辈分,朱之文应该叫他“三爷爷”。不过最近,朱之文考虑要换助手。妻子李玉华则常劝他“单干”,她觉得这样省心,“想接活就接,不想接就算了”。

邻村的张成军现在跟着朱之文打理一些事务,手机铃声设置的都是朱之文唱的歌,穿得要比朱之文“样整”。他向外人做着简单直接的宣传,“你看大衣哥这么大个明星,还保持个农民这个劲头”。

张成军介绍,“大衣哥”每场演出费差不多会有10万元,但在同类农民歌手中算是低的,“之文哥觉得,咱就是个农民,差不多给点就行”。

朱之文和张成军都不愿说如今演出数量,只是称和刚出名那会没啥变化,商场开业、公司庆典、地方文化旅游节,还有一些电视台节目,都常常会找到“大衣哥”。

去演出,朱之文就需穿得光鲜亮丽,头发也得梳成油背头,要纹丝不乱。有时候,电视台让他扮关羽,他就得化上“关羽”的妆,让演哪吒,他就得穿上莲花裙,梳上麻花辫。朱之文说:“好看不好看都得听人家的。”

大衣哥成名后被村民打(山东大衣哥成名6年)(9)

朱之文与于文华同台演唱

这挣到了钱,可哪有在村里自由?做饭烧锅,人在柴火堆里一“偎窝”就行。

每人互动

成名后的朱之文变化大吗?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微信公号(ID:meirirenwu)。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