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的解释(佛说阿弥陀经的翻译人)

阿弥陀经的解释(佛说阿弥陀经的翻译人)(1)

三、简述翻译阿弥陀经的译者

今《阿弥陀经》是东晋末年姚秦时期的高僧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罗什祖籍天竺,出生于丘兹国(龟兹、今新疆库什),时年为晋康帝建元二年(公元344年),七岁时随母出家,游学于五印度,二十岁时随母回到龟兹,依卑摩罗叉受戒于龟兹王宫。于弘始三年(公元401)十二月至长安。途径凉州(今甘肃武威)停留十六年之久,入关时已经五十高龄(时年五十八岁),第二年秦王姚兴为罗什组织译经场翻译经藏,便迎请罗什入西明阁逍遥园(今长安户县草堂寺)与诸义学沙门译经,时有八百余人受学于罗什。于弘始十五年(413)四月十三日圆寂于大寺(当时大寺包括草堂寺有四座寺),春秋七十岁(也有人说七十五岁)。在凉州其间由于吕光父子不信佛法,强制罗什与龟兹国公主成婚已破戒,秦王姚兴又为了译经事业而派遣十名宫女侍奉,所以有人对于罗什所译经典不满,临终前罗什言:“我所译经典符合佛经原意,有我死后焚烧舌根不会烧烂为证!”不久罗什圆寂后在逍遥园火化,唯有舌根完好无损,足可说明罗什所译经文皆是原意。罗什共译经律论三藏,七十四部,三百八十余卷。其中主要以《大品》、《法华》、《维摩》、《仁王》等经,《释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最为主要。罗什门下弟子号称三千,著名学者不下数十人,其最有盛名者有八哲十圣。

罗什法师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一是从罗什法师开始,佛教的译经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文化事业,由国家提供资金、组成人力。秦王姚兴命大将军和右将军带兵维护译经场的安全,并派当时的所有著名义学沙门参加译经事业,提供逍遥园、大寺等重要场所为译经场所。二是罗什法师所译经典,对中国佛教的思想发展和教义形成有极大影响,成为后来中国佛教各学派和宗派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为中国佛教宗派思想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三是由于罗什法师本人的地位和影响,在当时的姚秦首先创立了中国僧尼管理机构,命僧契为僧正掌管僧录。此后经北魏至隋唐形成中国国土化的僧管制度。四是由于参加译经的人数众多高达几千人,皆从罗什法师受学听法,所学皆不相同各有所长,后来分布于全国各地,对后来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五是由于罗什法师本身虽然出生于西域,但从小随母游学印度各地,后又住凉州长达十六年之久(385——401),对于中印两国之语言文化非常精通。所以,罗什法师的译经不仅使中国佛教得到了发展,而且促进了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对当时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