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校测通过(校长提醒别小看综评)

综合评价校测通过(校长提醒别小看综评)(1)

分享者 |

王军(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王东昀(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德育副校长)|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以班级为单位,比较重视对学生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集体意识的教育,而相对忽视了个体意志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在班级管理中也会出现对班级整体状况的综合评价校测通过(校长提醒别小看综评)(2)关注大于对班级内每个学生个体的综合评价校测通过(校长提醒别小看综评)(3)关注。不仅导致班级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也使学生个体不能充分感受在集体中的被综合评价校测通过(校长提醒别小看综评)(4)关注、被尊重和被赏识。

综合素质评价要解决的正是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个性鲜明的独立个体看待,并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

首先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到评价制度的改革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之路,通过对学生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学生观和评价观,从而转变教育教学的行为和方式,由正面的激励引导代替单一的管、卡、压,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作为学校负责此项工作的主管干部,我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并要求教师员工把它作为一种自觉的职业意识和行为贯穿在学生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虽然从一开始走过了一段曲折之路,但老师们终于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在遵循教育的规律、尊重教育的科学。

许多老师表示,综合素质评价让老师们学会动态全面地去评价学生,寻找教育契机,寻找与学生情感深层沟通的纽带,增进师生、生生的理解与沟通,营造良好氛围,开展有效的多方位的帮助和评价,评价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激励改进,培养和塑造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用评价激活和唤醒学生做最好的自己,综合评价校测通过(校长提醒别小看综评)(5)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为了保证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落实,我们在全员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的组织体系。由德育处统一牵头,整合教务、年级、班级等相关部门,教务处负责学生学业成绩的报告,班主任牵头整合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的各级各类日常评价,分阶段上报德育处,形成学生的档案。

综合素质评价取代了以往的常规量化评比,成为一种渗透于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学生教育活动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及时动态的过程,有利于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校测通过(校长提醒别小看综评)(6)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与得失,促进学生的进步,也使学校的管理更加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校将班级管理纳入到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中,确立班级多元目标管理理念,从评价的角度促使班级各项工作适应学生发展的多样性需求,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把重视过程的落实作为突破口,在评价的过程中努力营造积极的德育场,实现课堂与师生关系的和谐。

我们的具体实施过程为:两周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价,这种阶段性评价由学生、班主任、家长、任课教师一起参与完成,对每个学生在此阶段表现出的优秀的一面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并给每一位评选出的优秀同学下发家长喜报,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同时更加综合评价校测通过(校长提醒别小看综评)(7)关注学校育人的理念和方法,逐渐形成与学校一致的教育价值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同时对那些确实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学校下发综评阶段性不合格通知书,并提出希望,望学生以此为戒,努力克服缺点,并给予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去弥补不足,表现进步的将会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进行动态上调,以此引导学生进步。

在期中由德育处进行一次集中反馈,以便还不够重视自己评价情况的学生能够知晓自己的评价状况,积极改善自己的评价结果。学期末由学校德育处教务处汇总情况,形成每个学生的学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此报告单计入学生的学籍档案,成为学生的成长记录。

我们意识到真正的集体应是一种学习共同体,它具有平等合作的结构关系,相互信赖的情感关系,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能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不以“集体利益”名义侵害个人利益和抑制个性发展。为此,我们在学生中设立班级小岗位,使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都成为重要的一员,这样一来就算是随班就读的残障、智障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找到强烈的归属感。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促进学生进步和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不是客观理性地观测,被动地去记录评价,而是把日常记录评价作为一种塑造学生的过程,把它作为一种态度和指向,尊重学生本身的事实价值和价值的可能性。真心宽容犯错误的学生,满怀信心期待学生的进步。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多元的健康成长。

综合评价校测通过(校长提醒别小看综评)(8)

来源:现代教育报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现教君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