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

户外登山总是绕不开“高反”,更有传闻吃红景天就可以抗高反?

面对高反,我们常常头疼欲裂、乏力、体能殆尽,眼看登山在即,却无奈下撤。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1)

photo by @小蓝

为什么会发生高反?

当山友们出现高反时,常伴随头痛、失眠、咳嗽,甚至眩晕呕吐的症状。

根据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为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简称AMS)或者急性高山病症状。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2)

photo by M · 木星

当我们登山时,随着海拔的上升,大气压的下降,体内所获取的氧气量就会减少。而多半的高反常发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4000米左右时集中出现爆发。

3000~4000米:高原适应第一道障碍——山友们进入高原,一路拔高,气压不断下降,氧气分压也会成比例降低。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3)

photo by @小蓝

这是因为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氧分压更会降低,导致短时间内氧不能完全“压”进毛细血管中,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就会降低,造成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

肺泡内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可以用“氧解离曲线”来表示。

前者在60mmHg以上会形成接近100%的血氧饱和状态,60mmHg以下则会让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运氧能力也会下降)。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4)

氧解离曲线 | photo by medicalexamprep,

《登山体能训练全书》【日】能势博)

因此,大多数人的高反症状都普遍出现在海拔3000米以上。普遍发生在迅速拔升海拔到这个高度还未适应的山友身上。

针对性预防高反

户外登山最常遇见的就是高反,防治高反没有捷径,只能慢慢培养自己身体对高原适应的能力。

想要控制身体因高反而产生的副作用,预防和治疗HACE是关键。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5)

photo by 迷彩

引用自山野纪,CMA高级户外指导员小羽:预防呼吸呼吸性血液碱中毒可以提前3天服用碳苷酸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它能使血液pH降低,使身体处于“酸中毒”状态。

这时身体误认为缺氧,并开始启动低压低氧的生理适应。

当置身高原环境时,过度通气会让血液pH升高,但会被乙酰唑胺带来的“酸中毒”状态抵消。因此减少了血液碱中毒症的影响,进而减少了间歇性呼吸、微动脉血管收缩等高海拔适应的“副作用”。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6)

photo by Stan

再者,为了有效的阻止血氧饱和度的大幅下降,培养高原使用能力,山友们还可以进行以下三种方式:

滞留型训练——进入高原,身体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是红细胞增多、血液运氧能力提升。

理论上红细胞增至顶点则需要3周左右,身体充分适应也是如此。所以,登山前提前滞留在3000~4000米海拔一段时间,有利于增强效果。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7)

photo by 家在远方

对于没有太多时间的山友们来说,只能“平缓适应”,比如让刚开始的行程爬升不要太大,如果症状加重,则立即停止爬升。

往返型训练——如同体能需要反复运动、疲劳、休息才能慢慢提高,高原适应的改善也是如此。在登山前频繁进入高海拔山区也有助于高反适应。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8)

photo by 凯途高山

昼高夜低原则——高海拔长期登山时,身体还有可能会产生适应衰退现象。

白天登高给身体低氧的刺激,晚上住在低处让身体休息,可以让衰退幅度降到最低,这在7000米级以上的高山攀登中尤为常见。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9)

photo by @小蓝

另外,山友们还可提前进行海拔的适应过程,从而缓解高反带来的症状。

引用自阿式文化陶瓷虾,陶瓷虾:对于海拔适应过程,从四位登山家、资深IFMGA国际高山向导,以5000米级别基本入门雪山哈巴雪山和6000米级别入门雪山雀儿山为例,给出海拔适应过程的建议方案。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10)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11)

左边Aleš Česen | 右边 David Goettler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12)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13)

左边Yannick Graziani| 右边 Alexis Mallon

对于海拔的适应过程,四位登山家的基本原则一致:

  • 从3000~3500米开始,每天睡觉营地高度提升不超过500-600米;
  • 保证充足的海拔适应时间,对于现在国内主流的从山谷(哈巴村或康定)连续上升至登顶,仅提供一天大本营适应的攀登计划,一致认为时间过短;
  • 充分的海拔适应可以更好地恢复体力,以更快的速度攀登,在冲顶中可考虑跨营攀登,这样可以减少暴露在风险中的时间,同时减轻背负;
  • 尽量充足的休整;
  • 多喝水,绝对禁酒;
  • 海拔适应的黄金法则:高走低睡。

发生高反时,我们该如何缓解?

山友们在户外登山时,除了做好措施防治高反的发生,还需要掌握以下方法来缓解高反发生的并发症状。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14)

photo by 凯途高山

吸氧缓解头痛、有助睡眠——对于头痛难忍的高反患者,吸氧可以快速缓解。如果担心夜间睡眠时高反恶化,可以吸氧优先于睡眠。

给氧(每分钟0.5~1.5升,通过鼻插管或简单的开口型面罩)是有效的治疗头痛的方法。(来源:《户外医学》第5版 【美】保罗·S.奥尔巴赫)

体内保持充足的水分——大量的饮水(至少3-4升)是能够冲淡血液浓度,减轻身体脱水程度,并可以带走身体中的毒素,加快身体的适应能力。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15)

缓解高山反应——多个资料显示,银杏叶有减轻急性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或者降低发病率的作用,这或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16)

从1800m~5200m上升10天期间,服用银杏叶片80mg,每天2次的人没有一个发生AMS……登山之前服用银杏片120mg,每天2次,连续5天,从1400m~4300m上升期间,可降低AMS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来源:高原医学杂志《急性高山病及高原脑水肿研究进展》)

避免睡眠时恶化——睡眠时呼吸是无意识的,会出现一定节奏的紊乱。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17)

比如深度、快速呼吸与无呼吸交替,再加上躺着胸廓运动受到限制、舌根下沉,会比醒着更容易缺氧。这也是急性高原病容易在夜间发作或恶化的原因。

下撤——对于判定为重度高反或不能完成串联行走测试/静止站姿测试的山友,下撤是唯一选择。

高原反应一般啥时间有(高原反应基本常识)(18)

photo by 阿强

大多数时候,只需下降300米以内的海拔,症状就会明显缓解。患者需要在较低海拔至少待上24小时,等到症状消失后才可重新上升。(来源:《登山手册》【美】克雷格·康纳利)

关于高反,

你还有什么应对诀窍?

欢迎下方留言分享给全国山友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