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欣赏是谁说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奇文共欣赏是谁说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1)

曾经在贵州旅游,发现有这样一副楹联:

不典不经格外文章圈外句

半真半假水中明月镜中花

这是晚清贵州镇远举人黄耀宗(伯琳)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题写在贵州镇远万寿宫戏台的楹联。

据说,黄举人撰写的这副对联,是对戏剧的褒扬。上联先抑,下联后扬,生动形象地写出戏剧的博大精深和无限内涵,曲折的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但是,从上联“不经不典格外文章圈外句”字面意思看,似乎可以还这样理解:戏台上演出的事件,似乎不全是出自经传,人物也好像籍籍无名,然而,却像突破戒律的文章,撕裂程式的字句一样,富有活力,实现高台教化的要旨。

从下联“半真半假水中明月镜中花”句意看,舞台上演的故事,经过近百年乃或近千年的改编,成为半真半假的戏剧,就好像水中明月镜中花一样,似乎虚无缥缈,却又一样的美丽动人。

这样看来,黄举人撰此联,不光是赞美戏剧,更是赞美生活,赞美处事的态度,赞美突破世俗的禁锢的事物的可贵;赞美那些半真半假的同样美好的事物。

奇文共欣赏是谁说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2)

黄举人用22个字,道出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总结。读来韵味浓郁,余香满口;思来哲理明晰,洞若观火。

联中“不典 不经”“格外 圈外”字眼,十分醒目,无非是要告诫读者:突破了规矩 格式的文章 字句,虽然没有出自“经典”,不像“大家闺秀”那样的典范,但是却洋溢着“小家碧玉”的灵秀气息。

“半真”“半假”的事物,同样具有“美感,让人乐意接纳”。好像虚无缥缈的“水中月镜中花”,却不乏袭人的灵动。

由此,我想到了《半半歌》(清朝 李蜜庵)

自古人生最忌满

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

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

半智半遇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

半醒半醉半神仙

生活就不要墨守陈规,应该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此是我的一点拙见,愿与诸君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