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头鲍贵还是三头鲍贵(这些是鲍家屯的)

提到鲍家屯,你会想到什么?

是环绕村寨开放的油菜花田?

还是让人好奇的村中“迷魂阵”?

又或是令人赞叹的水利工程?

今天

小编带你走进鲍家屯的“内心深处”

五头鲍贵还是三头鲍贵(这些是鲍家屯的)(1)

鲍家屯中,碉楼林立,古巷幽深,八卦布局。600多年过去了,当年由军屯演变而来的村寨仍然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

“地极壮丽,脉甚丰饶,狮象地门,螺星塞水,文峰玉案,森然排列”,都是古书对鲍家屯的记载。

鲍姓始祖鲍福宝的旧址,虽然经历岁月剥蚀,但其古老的八字形大门、镂空雕筑的门楼......依然能看出往日的气派。

五头鲍贵还是三头鲍贵(这些是鲍家屯的)(2)

五头鲍贵还是三头鲍贵(这些是鲍家屯的)(3)

除了这充满故事的建筑

水利、鲍家拳、服饰

是鲍家屯的“三大宝”

这些你知道吗?

今天,小编带你走进鲍家屯的“三大宝”

水利

鲍家屯水利工程属引蓄结合的塘坝式水利型式,大小七个堤坝、五条主渠道(若干支渠)、两座水碾房、两座石桥,采用“鱼嘴分流”的方式,把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态势,对农民免受干旱影响,保证当年粮食收成起到重要作用。

屯中古代水利工程“大陇坝”、“小陇坝”、“横坝”、“竖坝”,距今有600年历史,被国内水利专家誉为“黔地都江堰”,至今仍然灌溉着周边的农田。

五头鲍贵还是三头鲍贵(这些是鲍家屯的)(4)

五头鲍贵还是三头鲍贵(这些是鲍家屯的)(5)

五头鲍贵还是三头鲍贵(这些是鲍家屯的)(6)

鲍家拳

明朝洪武年间,由于远征的原因,军官士兵便屯居于安顺,并世代在此地繁衍生息,而鲍家拳也在此地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根据《徽州府志》记载,晋太康年间,护车中尉鲍伸隶镇守长安,将鲍家拳由北方带到歙县。洪武二年鲍家屯鲍姓始祖鲍福宝奉朱元璋之命,率军征南,又将鲍家拳由安徽歙县带到贵州安顺。

如今鲍家拳108棍、单刀、双刀、枪、铛等已经在鲍家屯传了二十余代。在明清两朝,方圆几十里的屯堡村寨,武功数鲍家屯的最强。但是,再辉煌的传承,也需要一代一代的接下去,因为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已经渐渐不再学习鲍家拳,故而让许多的人并不知道在屯堡的文化之中,还有这样一个灿烂的军事文化。

2017年,鲍家拳分会的成立,为发掘、保护、传承和整理武术活化石——鲍家拳,建立了有利渠道。

五头鲍贵还是三头鲍贵(这些是鲍家屯的)(7)

服饰

鲍家屯中的妇女常常身着青蓝色宽袍大袖坐在家里织锦,或在集市上卖菜,或在村里闲逛。

五头鲍贵还是三头鲍贵(这些是鲍家屯的)(8)

其所穿的可是真正的“汉服”,传承于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大脚”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她们的衣袖和领口有滚边与绣花,头上包着或白或黑的帕子,腰上系着复杂的锦织腰带,而脚上的鞋更是花哨鲜亮的绣花鞋,脚尖还向上翘着。不同的是,已婚屯堡妇女的装束是以玉簪、驻网挽髻于脑后,而未婚少女则梳一根独辫,扎红色头绳。

五头鲍贵还是三头鲍贵(这些是鲍家屯的)(9)

据说,这种装束是明朝的鲍姓人从安徽传来,如今在安徽当地早已失传,但是在鲍家屯周围的屯堡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一个帚帚,脚上两个翘翘”则是当地描绘屯堡妇女装束的一句顺口溜。

五头鲍贵还是三头鲍贵(这些是鲍家屯的)(10)

在安顺

分布着大大小小300余个屯堡村寨

鲍家屯只是众多屯堡村寨中的一个

600多年来

安顺屯堡人

在这里扎根、屯田、繁衍子孙

传承着这独特的汉族文化

以上内容来源于:安顺屯堡文化汇

来源: 安顺文化旅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