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来自人生的忠告)

随着“双减”政策的到来,课外培训班陆续关停,教育回归学校,意味着父母也应该回归家长的角色了。学校不留作业、课外不补课,“双减”看起来不用学习了,但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彻底“放养”孩子。相反,它更考验父母的担当。家长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双减”真正减掉的是学生身上超负荷的学习负担,超纲的课外辅导,并非家长的责任。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孩子将来优秀与否,离不开父母,那些有远见的父母,都不会在学习上纵容自己的孩子。

(01)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对孩子狠心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说:“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讲,这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孩子会产生畏难心理,常常想要放弃也是社态。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在身边及时的管理孩子,孩子才能在自律的路收获好成绩。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来自人生的忠告)(1)

世界上最著名的年轻钢琴家郎題酷崃自于东北一个普通家庭,并非音乐世家。2岁半时,朗朗在看完《猫和老鼠》后,就能够马上模仿弹出里面的音乐旋律,父亲第一时间发现了儿子的音乐天赋,并开始悉心培养。3岁半时,朗朗开始接受专业的钢琴训练。两年后,仅有5岁的朗朗便获得了东三省少年儿童钢琴比赛的第一名。9岁时,父亲辞掉工作,毅然决然地带着儿子去北京找名师学钢琴。

父亲对朗朗寄予厚望,他的童年就是在练琴与父亲近乎严苛的教育中度过的。年幼的朗朗,也曾被这密不透风的训练折磨得痛苦不堪,常常哭闹着不想练琴。母亲心疼儿子,劝父亲说:“要不算了吧?孩子不想学就不学了吧。”父亲没有让步,坚定地说:“如果什么都听孩子的,那要我们父母干什么?”父亲的坚持造就了朗朗今天的辉煌,可如今他却十分感激父亲的“狠心,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来自人生的忠告)(2)

他说:“没有一个孩子是愿意每天坐在钢琴前一练就是7、8个小时的,但是任何兴趣想要发展到顶尖水平,都会经历一个让人痛苦的厌倦期。如果能咬牙度过这个厌倦期,你就会享受到高层次的快乐。我非常感激我的父亲,没有他的坚持,就没有我的今天。”

有远见的父母,往往都有点心狠。他们明白,子女未来的路还很长,没有生下来自觉的孩子,父母要做到长期监督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父母在孩子失去方向的时候正确引导孩子,在孩子坚持不住想要放弃的时候,狠心逼一把,并做到及时鼓励,才能换来孩子不悔的人生。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来自人生的忠告)(3)

(02)

“释放孩子的天性”,就是给孩子的未来挖坑。

如今,有一种倍受许多家长喜欢的教育理念,叫释放孩子的天性。简言之,就是父母不去逼着孩子学习,也不给孩子任何压力,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往往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非但没有成长为父母想要的样子,反而塑造了熊孩子、没教养和没规矩的孩子。

过于纵容的放养式育儿,释放了孩子的天性,同样也毁掉了孩子的未来。

《颜氏家训》中,有这样一句话:“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过于严厉固然不好,但也不能完全任由孩子的天性,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并没有想象那么强,释放天性只会毁掉孩子的控制力。失去管教的孩子,很容易滋生出怠惰、和自私等恶习。因为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来自于父母,他们缺乏自控力,更不懂得理性地规划和思考未来。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懂得松弛有度,学习与娱乐相结合,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中更有自主自律的意识。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来自人生的忠告)(4)

(03)❄

世界上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我本可以

常言道: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人的一生从系不会一帆风顺,苦难是常态而有远见的父母,定会懂得逼自己的孩子一把,让他懂得吃完学习的苦,才能迎来自己人生的超越。

养育子女,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习虽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但却是普通人改变命运最直接的机会。父母以为爱孩子就该顺从孩子,殊不知,在未来的某一天将付出惨痛的代价。社会很残酷,也很公平,因为孩子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未来铺路。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倘若只接受快乐,却不能承受学习带来的痛苦、忍耐,未来一定追悔莫及。

作家桐华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付出和收获的过程。”成绩不代表一切,但任何时候,努力才能有未来。一个孩子努力不努力,未来过的将是截然不同的人生。世界上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我本可以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来自人生的忠告)(5)

(04)

优秀的孩子,离不恶父母的用心教育部官网上,有这么一段话:“双减”更考验父母的担当。优秀的父母不在于学历的低、文化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责任意识。陪伴是责任,养育暴责任,以身作则是责任。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人生负责。

后双减时代,身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培养这三方面的惯:

1、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可是这样子的牛娃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普通孩子,放学回家学习,而是想着玩耍。这时候,就需要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习惯父母教导孩子每天做好学习计划,认真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做好当天的复习。

在学习中养成懂得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好习惯,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好习惯的养成不容易,家长要严格监督,长时间陪伴孩子一起在坚持中收获更好的成绩。

2、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双减”之后,孩子业余时间多了,趁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跑跑步、打打篮球。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来自人生的忠告)(6)

锻炼身体的孩子,就不把过多的时间放在电子产品上,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和锻炼孩子的毅力。

西方国家的学校把体育运动看作是精英教育,重视体育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父母要明白锻炼不仅提高孩子身体素质,更是塑造孩子坚毅性格的最好方式。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来自人生的忠告)(7)

3、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育儿专家尹建莉说过一句话:“一个孩子,从阅读中获得的,不仅是心灵的滋养,也是心理上的力量。”

孩子在阅读中瀑染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能够通过阅读感悟到不同的生活真谛,还能在阅读中获得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

阅读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的理解力和思考判断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会阅读的孩子,通常更专注,学习力也更强。父母陪孩子一起阅读,长期坚持下来,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孩子也会慢慢爱上阅读,也能增进亲子关系。会阅读的孩子,往往眼界更开阔,在书籍的滋养下,精神世界更丰盈。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来自人生的忠告)(8)

(05)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除非我们每个人在生命一开始,就有一个妈妈能够向我们一点一滴地介绍世界,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发展成优秀的人。”想要培养出一位优秀独立自主的孩子,父母就应该懂得对孩子狠心一点,引导孩子往好的方面去成长。安逸享乐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帮助孩子学会自律更是父母不可逃避的教育任。正如衡水中学中的一句名言所说:“人生没有寒暑假,人生不是学期制,没有哪个雇主有兴趣帮你寻找自我。”

所以,在孩子尚小的年纪,父母懂得狠心地逼孩子一把,不要让孩子沉迷于追求享乐中无法自拔。

父母以身作则引领孩子。陪伴孩子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孩子在学习中拓宽自己的思想深度,终将迎来豁然开朗的人生。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用心教育下,不忘学习的初衷,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不负光阴,不负自己。最终拥有经常的人生。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来自人生的忠告)(9)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劳(来自人生的忠告)(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