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企业的优势(惠普为何选择一分为二)

编者按:本文写作于国庆之前,试图分析这些当时还是流言的想法是否靠谱。但是没成想,本文预测的惠普拆分成了显示,而不是卖掉,在发表的时候,不得已改了标题。原文标题为:惠普卖掉打印?论流言的靠谱与不靠谱。

树欲静而风不止。对于目前的惠普,正是这个样子。现在业内的谣言之风,可谓越刮越烈。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惠普要和EMC以某种方式整合;另外一种,惠普要卖掉打印业务,甚至PC业务,也就是整个PPS。

别的不说,单说惠普要收购或是与EMC再进行某种合并,这件事情起码是靠谱的。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新闻报道里面惠普刚刚同意收购Eucalyptus来强化云计算。惠普与EMC的强强联合,必然会在整个市场掀起风浪。

惠普企业的优势(惠普为何选择一分为二)(1)

惠普通过收购康柏,强化的是Unix服务器和当时很多的笔记本电脑

惠普收购EMC,让我想起的是十几年前,当时卡莉女士主导的惠普并购康柏,继而在未来很长时间里,惠普都是全球PC的领头羊。但是,现在明显的PC市场衰退,惠普必须在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方面发力,才能更好的跟上时代的节奏。所以惠普与EMC的整合,应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了实质的接触,但是接触的层次或许还不高。(现在看,应该是谈判并购方式了。)

惠普企业的优势(惠普为何选择一分为二)(2)

安捷伦算是惠普剥离出去的“原始业务”

惠普企业的优势(惠普为何选择一分为二)(3)

剥离出去的是德科技(Keysight)才是惠普最原始的业务-测量仪器

那关打印什么事儿呢?很多企业,都是看起来血统很“纯”的,就干一样事情,当然这种公司都不太大。打印业务显然与云计算什么的不搭界。而惠普不是没干过这种事情。惠普的成长史基本就是硅谷的成长史。不过当年惠普起家,依靠的也并非计算机,而是测量仪器。笔者上学的时候,实验室里面的气相色谱仪还是惠普牌的呢。不过后来惠普剥离出了这部分业务,变成了的安捷伦科技,对了,这事儿也是当年的卡莉干的。现在安捷伦的市值是多少?大约190亿美元。而这是拆分之后的市值,也就是保留了安捷伦科技名字、从事生命科学、诊断等领域的公司。另外一部分,从事测量仪器的公司,现在叫做是德科技。

惠普企业的优势(惠普为何选择一分为二)(4)

现在安华高,继承了安捷伦的半导体业务,我们熟知的是鼠标的微动开关

要说惠普家大业大呢。早年玩鼠标的,都知道用安捷伦的微动开关。但是在今天,怎么没了呢?其实还在。这个公司,就是当年的安捷伦半导体事业部,今天叫做安华高。现在安华高的市值是多少?210亿美元,也就是惠普剥离出去的原先的安捷伦,今天的市值已经有了400亿美元以上(没算是德科技),安捷伦科技,就是“小公司”的典型,不断的剥离业务,保持不太高的市值。惠普今天的市值多少?661亿……EMC呢?589亿,两者差不多,但是显然惠普的体量要大得多。

惠普企业的优势(惠普为何选择一分为二)(5)

如果剥离、独立上市,IPG即便10倍P/E股价也要400亿以上

再来说打印业务。惠普的打印业务是惠普内部少有的高利润率部门。这么多年来,IPG一直源源不断的为惠普的财报增光添彩。熟悉惠普的人都知道,惠普的打印业务每个季度的营收大约是60亿美元左右,年营收在220亿美元以上。而简单的计算市盈率(P/E),惠普打印业务的利润率在20%左右,也就是每年大约有40亿美元左右的利润。美股的市盈率如果用20倍来计算,也有800亿美元,就算打印是夕阳产业市盈率只有10倍,股价也要400亿美元左右……

惠普企业的优势(惠普为何选择一分为二)(6)

惠普起家的车库是硅谷精神的象征,已经被命名为文物。惠普会在惠特曼的带领下延续传奇吗?

所以,如果惠普如果卖打印,恐怕有足够资本接手的企业不多,即便是有实力,恐怕也不愿涉足这种看起来不够热的业务。真要这么做,像安捷伦一样剥离出去独立上市,似乎是靠谱的途径。不过考虑到惠普还在招人做3D打印,似乎惠特曼并没有剥离打印业务的意思,也公开发表过否认有出售或是剥离打印业务的言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PC业务大环境不好江河日下,搞风生水起的云计算大数据什么都没问题,但是剥离IPG,加上未来可能爆发的3D打印,惠特曼有足够的勇气剥离打印并购EMC吗?就算惠特曼有足够的勇气,惠普的董事会和股东又会批准吗?

以上便是当时分析的原文。今天看到的是,惠特曼女士作为董事长,主导了惠普的拆分,一如当年的卡莉女士。惠普继续用赚钱的打印,捆绑着效率在不断萎缩的PC,变成了惠普公司,而新公司惠普企业,看来就是奔着并购EMC去的。按照笔者个人的理解,惠普在发布自有专利的3D打印技术及产品后,股价还会上涨。但是作为一个市值500亿左右的公司,显然不能指望市场没有量的3D打印。还记得安捷伦分离出去的安华高吗?花了66亿美元并购了LSI。

个人的看法是,如果要保持市值和利润率,专注PC和打印的惠普,一定会通过规模比较大的并购来保持企业的活力,否则单纯的打印与PC,加上一点点3D打印,显然不足以在未来的长期保持足够的新鲜活力。当然,现在惠普有钱、体量大,几个3D打印领域的小公司一股脑都收于囊中也不是问题,毕竟Stratasys和3D Systems加一起的总市值才100亿美元,这些3D打印公司市盈率太高才是头疼的问题。当然惠普未来的并购放心肯定不只是几个3D打印公司。也有可能是惊天的交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