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迁都邺城时间(曹操攻下邺城又迁移至此)

曹操迁都邺城时间(曹操攻下邺城又迁移至此)(1)

众所周知,曹操在迎接汉献帝以后将都城定在了许昌这个地方。自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三国时期重要的势力之一。一手打造了魏国这个强大的政权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其实曹操自己的办公地点并非是许昌,在迎来汉献帝以后,曹操的办公场所北下到了邺城里面,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看史书当中有关于曹操迁移办公地到邺城的记载,《三国志》记载:

九月,令曰:“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闻冀州俗,父子异部,更相毁誉。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第五伯鱼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王凤擅权,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议,张匡谓之左道: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齐风俗,四者不除,吾以为羞。”冬十月,公还邺。

从这段历史记载当中可以看出,曹操当时击败袁绍以后并未回师许昌,而是在新攻占的邺城进行驻扎,而许昌只留下了汉献帝和一群的汉朝老臣。我认为曹操这样子做有以下几个目的,

曹操迁都邺城时间(曹操攻下邺城又迁移至此)(2)

首先就是避开与汉献帝以及汉臣的斗争,专心于平定北方。

众所周知袁家四世三公,相对于同为世家子的曹操,家世和实力之强不弱。在官渡之战之前,曹操位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这个地方虽然相对于南方交州,北地幽州来说属于富庶之地。但是曹操当时来看就是被孙坚,袁绍袁术等几个势力给夹在中间了。而在这其中袁绍和孙坚显然最为强大,也给曹操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所以曹操必然会进行北上或者南下的战争,于是曹操选择北上与袁绍交战,借机打破其尴尬的境地。

而在此之前他已经赢来了汉献帝,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汉献帝以及以国舅董承等人为代表的外戚集团仍旧有着一定的势力基础。曹操选择北上的同时,将汉献帝留在许昌。因为许昌是曹操最初控制的地区之一,有着较为良好的民众基础。他这样做也有着对于汉献帝的防备和猜疑,但是从曹操对许昌本地的经营来看,汉献帝脱离曹魏势力显然是不理智的。而且就算是脱离也只是为外戚集团所把控,并没有本质差别。

曹操迁都邺城时间(曹操攻下邺城又迁移至此)(3)

与其去投靠不靠谱的外戚集团,还不如就跟着曹老板混,毕竟外戚集团也不是什么好鸟。历史当中对于董承有着详细的描写,据《后汉书 伏后纪》记载:

李傕、郭汜等追败乘舆于曹阳,帝乃潜夜度河走,六宫皆步行出营。后手持缣数匹,董承使符节令孙徽以刃胁夺之,杀傍侍者,血溅后衣。

由此可以看出以董承为代表的旧臣子也并非是忠心于汉献帝的。也就能推测出汉献帝为什么不借助他们的力量了,毕竟这些人也只是借助汉献帝的名头罢了。

曹操迁都邺城时间(曹操攻下邺城又迁移至此)(4)

其次决定曹操搬迁办公地的第二原因,毫无疑问就是孙策和其他诸侯的威胁了。

当时在官渡之战以后,北方的袁绍势力已经被消灭,曹操面对的最大威胁毫无疑问就是南方孙权势力威胁。而且当时曹军刚刚和袁绍在官渡大战完,整体军事实力较为空虚。而此时位于南方的孙策势力兵强马壮,虎视眈眈。如果此刻孙策选择顺势北伐,曹操无法在黄河以南进行抵抗。因为当时曹军主力军队已经到了黄河以北消灭袁绍,可以说是一支疲军。他们面对孙策的军队胜算并不算高。

曹操迁都邺城时间(曹操攻下邺城又迁移至此)(5)

于是曹操很聪明的选择了以空间换取时间的办法,将势力向北迁移。同时把自己的办公地点从黄河以南的许昌迁移到了黄河以北的邺城里。这样子的话假如孙策率领大军北伐,曹操也能够有着充分的准备时间,从而取得更大胜算。事实上孙策的确有着北伐曹操,与袁绍瓜分曹操的想法。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实施他就遭遇了刺杀,然后驾鹤西去。

等吴国内部稳定下来,曹操已经占领了北方,完成了对于袁绍原有地区的消化。吴国北伐最好的机会就此失去了。但是在当时看来,处于北方的邺城更适合作为魏国势力的政治中心,相对比于处于中原强敌环伺的许昌,邺城毫无疑问是更加安全的去处。

曹操迁都邺城时间(曹操攻下邺城又迁移至此)(6)

再次还有一个曹操选择前往邺城办公的原因,毫无疑问就是颍川本地的世家大族了。

众所周知,曹操的谋士团在三国历史上来说可以说是非常的豪华。像是天生鬼才郭奉孝,王佐之才荀彧,还有戏志才,荀攸等人。但是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出自于颍川本地,就读于颍川书院。用现在的话说他们都是大学校友,而颍川书院是颍川本地的世家大族资助的。说白了那些谋士都是颍川的豪强和世家大族的子弟,如果颍川反水,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颍川毫无疑问就在许昌的附近,这些谋士同样的出身很显然引起了曹操的忌讳。虽然他们深得曹操的信任,但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曹操对于颍川大族对于许昌的影响仍旧是存在有很大的顾虑的。毕竟这些谋士并非和曹洪等人一样是曹操的同族兄弟。

曹操迁都邺城时间(曹操攻下邺城又迁移至此)(7)

难免对曹操有着不臣之心,忠心于汉室,与汉献帝往一块走。这种情况曹操不得不防一手,于是他就把整体的政务机关往北走,迁移到邺城。尽可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众所周知袁绍势力被消灭之前并不弱。而邺城作为袁绍在北方四州的中心,显然是有着其独特的地方的,如果把政务处理迁移到邺城并不需要再大动干戈的建设,可以说拎包入住。

最后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建安九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冀州牧。

按照这个汉朝的规矩,州牧的办公地点应该是位于本州的首府里面,而冀州的首府正是邺城这座城市。从此来看曹操将自己的政务中心转移到邺城,既是一种来自汉朝对于州牧本身的要求,也是有着其他的政治思考的。

那么关于曹操迁移政治中心到邺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呢?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