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择校肯定会更困难了啊(我们还能为孩子)

这些天,一条新段子在家长群和朋友圈里流行开来:

孩子择校肯定会更困难了啊(我们还能为孩子)(1)

这是什么意思?

一石激起千层浪

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第17条特别明确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也就是说:“幼升小”和“小升初”今后都是公民同招,超额摇号。 考试、竞赛、证书等都不再作为选拔孩子进入名校的标准。据称,某地教委已经在会议上表态:“以后幼升小的培训班都不用参加了。”

孩子择校肯定会更困难了啊(我们还能为孩子)(2)

对于家里小孩适逢升学的家长们来说,这条通知真是让人措手不及。本来,全家已经为孩子提前多年做了规划,孩子也报了许多培训班、考试班,比如奥数班、少儿英语班、幼升小突击班……

孩子择校肯定会更困难了啊(我们还能为孩子)(3)

还是说,今后大家养娃再也不需要奔波于各种培训班之间,只要没事烧烧香,祈求中签就好?

孩子们就从打鸡血的“鸡娃”变成满地放羊的“放羊娃”吗?

当然不行!

取消生源筛选、弱化择校,是为了释放升学焦虑,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协同良性发展,把孩子们从畸形的升学竞赛中解放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会失去意义。

实际上,当少儿教育脱离了“择校”这个束缚之后,才更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以现在的择校模式,幼儿园的孩子都需要靠灌输知识与刷题来强行“超车”,看上去掌握了远远超出这个年龄段的知识,但是这种强行实施的超前教育并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能力,反而会使孩子的思维刻板僵化,认为学习只是一种按照固定规则单调练习、应对考试的手段,导致孩子失去求知欲与主动学习能力。

取消择校,给予了家长更多选择权。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家庭教育能够在孩子思维成长的黄金期,选择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

相比于在短期内大量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及早建立起良好的逻辑思维体系和健全的人格。


麦吉方舟·家庭教育Tips

孩子择校肯定会更困难了啊(我们还能为孩子)(4)

不考试,不等于不学习

相比于应试能力,幼儿园/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更应该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建立逻辑思维体系。

孩子择校肯定会更困难了啊(我们还能为孩子)(5)

不上私校,不等于不请私教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与兴趣,选择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给予孩子针对性教育。

孩子择校肯定会更困难了啊(我们还能为孩子)(6)

在线学习,亲子共同参与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在线互动授课。家庭学习既避免了传统线下培训班的交通负担,还能使全家共同参与学习

孩子择校肯定会更困难了啊(我们还能为孩子)(7)

寓教于乐,塑造健全人格

教育方式应当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生动形象,具有故事性与哲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人格。

少年儿童应该在学习的同时,注意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策略思维能力和人格能力。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思维体系与人格能力,从“鸡娃”升级为“凤凰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将来能够灵活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学习中解决课本没有告诉自己的难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