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沦陷始末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本已做好巷战准备,并严令部队不准擅自撤退,但在接到蒋介石的撤退命令后,于12日下午召开师长以上将领会议,下达撤退令随后唐生智又下达口头命令:“87D、88D、74A、教导总队诸部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向滁州集结”,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南京沦陷始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南京沦陷始末

南京沦陷始末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本已做好巷战准备,并严令部队不准擅自撤退,但在接到蒋介石的撤退命令后,于12日下午召开师长以上将领会议,下达撤退令。随后唐生智又下达口头命令:“87D、88D、74A、教导总队诸部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向滁州集结”。

这一命令使原定“大部突围,一部渡江”的撤退计划,实际变成了“大部渡江,一部突围”,而部队到达江边时,大部分部队根本没有船只可用,撤退官兵陷入混乱,无序地聚集在江边。许多士兵甚至抱着木板、水桶、浴盆等,试图游过长江,但大多溺亡或被日军射杀。

在守城部队中,第2军团因得到20余艘民船,得以成建制安全撤离,除在战斗中伤亡5097人外,其余11451人全数撤到江北。由叶肇率领的第66军和由邓龙光率领的第83军两支广东部队,未向江边撤退,而是“就地突围”,集结在一起,经由太平门、仙鹤门而至江宁、句容等地,边打边撤,最终突破日军封锁到达皖南。

被困在江边无法过江的中国官兵,不得不返回南京城内,他们脱下军装,换上便衣,进入“安全区”避难,或藏匿于民宅。也有许多中国官兵被日军俘获,成为俘虏。

随着中国守军的撤退,12月13日,日军先后占领了中山门、中华门、雨花门、水西门等南京城门,并进入南京城,实施所谓的“扫荡”。南京,就此沦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