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人生低谷的原创诗词(人生的大智慧行到水穷处)

王维的《终南别业》中有这么两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历来受人称赞,其妙境无穷,蕴含哲理,是该诗的精妙所在,也是人生的大智慧,这个我们在后面详述。下面先来看看这首诗。

描述人生低谷的原创诗词(人生的大智慧行到水穷处)(1)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描述人生低谷的原创诗词(人生的大智慧行到水穷处)(2)

【注】

终南、南山:皆指终南山。

别业:这里指王维在终南山的别墅。

中岁:中年。

好道:爱好佛教。

家:安家。

胜事:快乐的事。

空:只,仅。

值:遇见。

无还期:不定归期。

【译】

中年时候已经颇爱佛教,

年老以后安家终南山脚。

兴致来时独自游山玩水,

其中乐趣只有自己知道。

不知不觉来到小溪源头,

随遇而安坐看云起山坳。

回家路上偶遇山中老翁,

相谈甚欢不管归时已到。

描述人生低谷的原创诗词(人生的大智慧行到水穷处)(3)

【赏析】

此诗是王维晚年归隐终南山辋川别墅时所作。全诗飘逸洒脱,其悠闲自在的心情跃然纸上,语言自然朴素,却极富禅意。是王维受人称赞最多的诗之一。

首联介绍了诗人中年时就非常喜欢学佛,而直到老年才远离喧嚣的尘世,归隐修道,了却心愿。“南山陲”指终南山边,王维的辋川别墅就建在此处,终南山自古便是高士喜欢的隐居之所,这里景色秀丽、环境幽静,正是修道的好地方。

颔联描写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诗人每每来了兴致,便独自出游,无拘无束,不受他人打扰,其中的自在也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到。“独”“自”透露出诗人要一心学佛,不受凡尘所扰的决心。这里的“空”很多人解释为“白白地”,表现出诗人的“无奈与孤独”,我认为这种理解是不贴切的。我觉得应该解释为“只,仅”,如此才能说明诗人的自在自得,只有自己明白,世俗之人怎会明白?

颈联描写游山的情景。诗人自由自在,随意游走,顺着小溪而上,一路走着,不觉来到了溪水的源头,此时前方可能没有路,也可能还有路,但此时诗人只是不经意地坐下来看那云出云舒。低头看水,抬头望云,如此使思绪进入虚无,内心的凡尘得到了涤荡,犹如佛门“空”的境界。我曾见有人将“水穷”解释为“水枯干,不见了”,还说不见了的水变成了天上的云,并以禅意附会。这是没有常识的,天底下哪有无源之水?“行到水穷处”,大多解释为无路可走,我认为是片面的,水穷不一定路穷,大概是受“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误导吧,原句应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尾联描写途中所遇。诗人回家的路上偶然遇到了志同道合之人,由于两人话语投机,相谈甚欢,这时诗人内心生出些许不想回家的感觉。这里的“林叟”,我感觉也应该是一位隐居的高士,与诗人有着相同的志趣,否则就不会“谈笑无还期”了。

最后我们重点说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人为什么走着走着突然就“坐看云起时”了?是因为“行到水穷处”,而为什么在水穷处就不走了?我给出两种解释,一是水穷路尽,一是水穷路未尽。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坐看云起时”就体现出两种境界,也是两种处世态度或者叫人生智慧。

第一种是水穷路尽。人的一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遇到各种险阻无可避免,甚至有时也会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个时候不要被困难吓倒,要用平常心看待,最起码我们还可以“坐看云起时”! 让心安静下来后,回望来路,我们会发现:原来曾经走过的路并不是一条,还有很多岔路,这些岔路我们根本没走过。

第二种是水穷路未尽。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生的旅途上负重前行,有人为贵奔波,有人为富拼搏。有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想想,世上两全其美的事不多,有一得必有一失。很多人在为目标而奋斗的时候,没有行儿女之孝道、父母之责任,这对父母和子女是不公平的;自己喜欢的事没去做,这对自己是不公平的。我们何不在这崎岖的道路上稍停一会,做做自己应该的或喜欢的事?那就“坐看云起时”吧!之后,再整装出发,我想,这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幽兰居士 图/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