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怎么认识陈亮(男儿到死心如铁)

辛弃疾是大家都已熟知的,无须赘言。我们先说一说陈亮。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才气超迈,喜谈兵。是当时名学者,与叶适共创经世济用之“事功之学”,为“永康学派”创始人,学者称龙川先生。与辛弃疾、朱熹等友善。陈亮尝自赞云:“人中之龙,文中之虎。”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三度被诬入狱,备受折磨。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之官,逾年而卒,年五十二。端平初,追谥文毅。

陈亮有《龙川文集》三十卷,《龙川词》一卷。叶适《书龙川集后》谓陈亮本“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辛弃疾《祭陈同甫》盛称其“智略横生,议论风凛”。刘师培《论文杂记》云:“龙川之词,感愤淋漓,眷怀君国。稼轩之词,才思横溢,悲壮苍凉。例之古诗,远法太冲,近师李白,此纵横家之词也。”

辛弃疾怎么认识陈亮(男儿到死心如铁)(1)

贺新郎•同甫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本词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壮沉雄发场奋厉的格调。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以情感人。词中,作者胸怀对抗战恢复大业的热情和对民族压迫者、苟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饱和笔端,浸透纸背。正如周济所云:“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英雄语,无学问语”(《介存斋论词杂著》)。词人这种慷慨悲凉的感情,是运用健笔硬语倾泻出来的,因而英气勃郁,隽壮可喜。词人尽情地驰骋笔力,敷陈其事,倾诉肺腑,写来笔飞墨舞,淋漓尽致,深刻地抒发了词人奔放郁怒的感情。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之语,堪称有宋一代词作中的最强音。笔健境阔,格调高昂。用典如水中着盐,浑化无迹,呈现出极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全词的意境也最后推向了高潮,给人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陈亮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只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鞴?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

1188年(淳熙十五年)冬至1189年(淳熙十六年)春之间,陈亮在给辛弃疾好友写了第一首《贺新郎》之后不久,又写了这首《贺新郎》。此阕仍继承前词“极论世事”的宗旨,针对朝廷以银帛贡献代替边备兵革、致使天下士气消糜的现实,尽情抒发自己的愤懑情绪,并是表达得比前人首更直率。上片是回顾宋朝屈辱的历史。下片是写设想中的救国行动。这个对历史了如指掌的爱国志士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对胜利的憧憬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怀的。他的这些话是说给好友辛弃疾听的,自然不是只谈他自己的志气与渴望,而是表达了他们两人共同的心声。

辛弃疾与陈亮友谊既深,爱国之志又复相同,如此诗词唱和,诚堪为二人生平至快之事。然而天不假年,几年之后,陈亮因病而逝,享年五十二岁。辛弃疾悲痛欲绝,在《祭陈同甫文》中感叹“而今而后,欲与同甫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可复得耶?千里寓辞,知悲之无益,而涕不能已。呜呼同甫,尚或临监之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