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诏安(在诏安不仅看山看水)

来源:台海网

东山诏安(在诏安不仅看山看水)(1)

梅岭镇望洋台景区

台海网9月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当下,文旅融合是旅游发展的主旋律,旅游已从简单的看山看水升级为赏山赏水品文化,并被赋予“艺”“玩物适情”等元素。

诏安县着眼于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珠联璧合、交相辉映,推动文旅有机融合。当前,诏安围绕“一心两轴四区”发展布局,正积极探索和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聚焦拓展生态、滨海、康养、休闲等领域新业态,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全力打造一批留得住人、留得住心的精品旅游项目。

让百年古村活起来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不惑之年的开基祖沈雍穆举家迁移至此,筚路蓝缕,开创基业。他几经精心考察,看上此处一座小山丘,就携领东城乡亲,铲平山丘,在原地建起一座宗祠,名曰“震山祖祠”。起初,沈雍穆在宗祠周围建了20多间两层土木结构的楼房,围成一个小寨。后来,人丁兴旺,沈雍穆连生五子,小寨不够住,其子孙就将其扩建成拥有120多间两层土木结构的楼式大寨,取名“震山大寨”,后来改称为山河村。

东山诏安(在诏安不仅看山看水)(2)

山河村震山大寨航拍图

午后,记者来到山河村,踏过青石板路,走进震山大寨。整个寨子呈回方形,斑驳的墙体泛着青苔,透着岁月的沧桑。寨前整齐布列着一字排列的旗杆石群,还有祖祠内珍藏的乾隆圣旨、“三世将军”、“四世大夫”、“奉旨特简”和“钦赐元戎”匾额等文物,折射出沈氏先人曾经的荣耀。

山河村是诏安县西潭镇一座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古村落,330多年来依然保留着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传统村落建筑群体。村内不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震山祖祠、震山大寨,还有大夫第祠堂、叶太恭人祠、沈氏家庙、文山祖祠、友敬祠、“五马拖车”等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被福建省政府认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被住建部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山河村的布局独具匠心,历经300多年风雨,古寨墙岿然屹立,村里的每处古建筑,都可以令人读悉一篇浓郁精彩的人文典故。如今,这里已成为小众旅游者的探秘之地,有不少广东地区的游客与摄影爱好者前来游赏。

如何才能更好地盘活当地的古建筑资源,挖掘历史文化价值,使村落在不被过度开发的基础上,为游客留足体验空间?

2017年,西潭镇引进上海木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山河古村旅游资源。项目总投资近2亿元,主要对震山大寨、大夫第等2.2平方公里景区范围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修缮。镇政府并先后完成旅游停车场、古村亮化、孝廉文化基地等项目建设。

东山诏安(在诏安不仅看山看水)(3)

修缮后的山河村震山祖祠

“去年,我们继续投入近600万元,对几座主要的祠堂进行外立面修复,以及大寨周边整体景观的提升,目前已经全面完成大夫第、叶太恭人祠、六门六秀才祠的主体修缮。”西潭镇人大主席沈勇标说,古村的修缮是系统性工程,运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讲好故事,并融入消费场景。

震山祖祠内保存着一张用满文和汉文书写的乾隆圣旨,长1.6米,宽0.8米。“这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褒奖、抚慰时任广东新会营恭府领加镇衔武进士沈之骁功绩和追赠其祖母林氏、继祖母程氏为宜人的诰封。200多年来,该圣旨给山河村带来了赞誉和荣耀。”村支书沈惠勇说。

近年来,西潭镇联合县文史办全面梳理了山河村的历史脉络和相关人文典故,计划将这些名人事迹运用声、光、影载体进行呈现,在大寨祠堂内布景装饰时将其融入其中,使到访的游客身临其境,同时深入了解每座古建筑背后的文化故事。

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游火烛”是山河村最喜庆、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这天晚上,村民们点燃火烛,壮汉们抬着载有沈祖公神像的轿子,在全村各甲社巡游,以此答谢祖德,庆贺荣耀,并祈求平安。上千火把汇聚成“游火烛”队伍,像一条巨大的火龙环村而行,场面十分壮观。

“该习俗独具特色,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延续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我们计划将这项民俗活动常态化,比如在每月固定开展‘游火烛’表演活动,让游客可以沉浸其中。”沈勇标说。

今年,西潭镇政府委托漳州市规划设计院设计村寨水源连通工程,准备引入东溪水进村,贯通河田水渠,从而使山河村的整体景观更加饱满。目前,山河村还属于开放式旅游地,未收取门票,县政府也在积极接洽专业的公司机构进驻,进行整体的旅游项目开发与运营管理。

滨海休闲挖掘深度游

从梅岭镇的望洋台远眺,连片规整的牡蛎养殖网在海上铺展。山脚下,绿树成荫,木栈道沿海岸线绵延数百米。闲暇漫步,览尽唯美滨海风光。2020年,梅岭镇入选首批福建省滨海休闲度假福地。

位于闽粤交界诏安湾的梅岭半岛,东与东山县一水之隔,西临宫口港,形似一枝倒挂的梅花浮于海上,故称“梅岭”,小镇也因此得名。

东山诏安(在诏安不仅看山看水)(4)

梅岭镇鼎底湖渔船靠岸停歇。

作为一座滨海古城,梅岭镇拥有丰富优质的海洋旅游资源。这里有22公里长的海岸线,孕育出全省最大的深水抗风浪牡蛎吊养基地,也孕育一群面海而生的渔民。在这里可以听海浪的涛声,闻海水的鲜咸,感受海风的抚摸。

“看到网友拍摄上传抖音的视频,大阳光、沙滩、海岛、悬钟古城……漫步南门村的木栈道,景色漂亮极了!”来自汕头的吴先生说,适逢周末双休,汕头距离梅岭又近,他便开车带着家人到梅岭来旅游。

探秘悬钟古城,寻找果老山的摩崖石刻,来一场古与今的对话;登上祥麟塔一览山光水色;从望洋台依屏远眺,碧波万顷,归帆点点;台下惊涛拍岸,浪花飞溅,古谓“钟门巨浪”……悠长历史延续下来的古迹,赋予了梅岭更多魅力。

东山诏安(在诏安不仅看山看水)(5)

悬钟古城是明代福建省南部的第一城堡。

近年来,梅岭镇大力发展滨海文化休闲生态旅游,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悬钟古城、望洋台、祥麟塔等滨海网红景观的品质与形象。2020年,诏安县滨海文化休闲度假旅游项目落户梅岭镇,规划建设海角翠湾区、滨海文化区、休闲渔家区3个核心区。到今年5月底,景区对外主干道5公里长道路和海角翠湾区景观一期、二期均提前完工并投用。

“我们正全力争取申报望洋台景区为3A级景区,今年我们准备对南门与东门村村落进行整体的美化提升改造,同时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站建设,拓宽进村主干道,届时可以有效地缓解旅行车辆拥挤的状况。”梅岭镇党委副书记许逸炫说,原生态的海岸景观、海丝遗存、抗倭古迹,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八方来客,品味梅岭半岛古今风情。

为了让“半日游”变“多日游”,诏安县整合旅游资源,通过打造“梅岭滨海休闲度假区”、“九侯山”景区、“万亩梅园—红色圣地乌山”等精品旅游路线,挖掘深度游。此外,诏安不断完善景区内的水、电、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及停车场、宾馆等,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

“聘请厦门的一家文化艺术公司,设计了一套悬钟古城—东门艺术部落方案,在空间上设计了民宿生活区、美术馆与书画艺术体验区、渔村文化体验区等主题,将流转废旧的民房进行维修改造,打造出集特色住宿、研学游学、艺术体验、野奢度假于一体的滨海古城艺术民宿院落,以留住更多游客。”许逸炫说,目前已签约东门村的57户村宅,准备实施前期主体改造。

讲好全域旅游的文化故事

诏安是闽南著名文化古邑,书画艺术底蕴深厚,自古文风炽盛、名家辈出。从明末到民国初期,诏安籍书画名家有50多人。据了解,诏安书画之风兴于唐代,至明代达到鼎盛,至清代及民初形成独具风格的闽派“诏安画派”。《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记载历代诏安籍书画家23人,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称誉。

“诏安文化资源精彩纷呈,文化产业特别是书画艺术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分散,缺乏能够承载地域多元文化体验的综合平台项目。”诏安县文旅局局长林志坚说。

如何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文化破题,打造文旅休闲与城市生活复合型业态?

诏安县历史悠久,南诏古官道于明代中期形成,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其中,从城关的县前街到东门中街连绵700多米的古建筑民居中,矗立着8座恢宏华丽、气宇轩昂的石牌坊。这些精美的牌坊融建筑、雕刻、书法、诗词于一体,文化内涵极为丰富。2018年8月,诏安县前街—东门中街—中山东路历史文化街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

“我们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整个南诏古城进行总体设计,方案从全业态、开放城市空间、在地文化、夜间经济等角度出发进行要素创新,希望打造出一个文旅融合的‘城市会客厅’,通过老街、古城、古镇来承载文化博览、民俗商业、美食娱乐等业态。”诏安县住建局党组成员吴剑虹说,目前方案还在修改与商榷中。

据了解,诏安古城文化旅游项目包括中山路示范段沿街建筑立面整治及历史性建筑保护修缮、牌坊街改建工程、沈耀初美术馆地段综合环境改建工程、中山纪念堂地段综合环境改建工程四大方面,整个项目也将成为诏安城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的载体。去年已经开始实施古城一期项目的改造,其中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开辟的中山路,已经基本完成示范段沿线的骑楼外立面修复,整条街区的改造将于年底完工。

东山诏安(在诏安不仅看山看水)(6)

网红打卡“闽粤第一城”

在距离诏安南诏古城直线11公里的“闽粤第一城”,一段时间以来频频曝光于小红书、抖音等网络平台。“洞穴涂鸦,陶罐陈设,阿拉伯地毯搭配拼接花纹抱枕,岩石错落……太喜欢这里了,无须刻意摆拍,异国风情满满。”视频博主介绍道。

“闽粤第一城”旅游度假区所在的深桥镇是距离广东省潮州市最近的一个乡镇。2019年,园区第一期项目开放后,填补“厦漳、潮汕”城市群经济圈“周末游、亲子游”旅游产品类型的空白,吸引周边不少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去年,“闽粤第一城”开辟异国场景摄影基地,利用原本废弃的假山建造出一座摩洛哥风格的巨型洞穴,走红网络。其巧妙的布局与精心的场景绘制,吸引一大批视频博主前来打卡。

“我们希望在休闲娱乐、亲子教育、康养度假的主基调中,融入一些让年轻人喜欢的流行元素,以注重内容、注重业态以及对特色文化的挖掘、提炼和表达,打造出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强的聚集地。”匡乐雅(福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英俊说,“闽粤第一城”度假区目前正在规划禅意文化区,将用园区生长的108棵榕树,结合现有的两处湖体,设计出“静心榕园”这样一方生态康养沉浸式体验基地。

“全域旅游,需要落实到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打造,如何把人引入消费场景里,在于能否提供超越顾客想象的东西。商旅文发展之道,在于跨界融合,在于互动融合,在于讲好文化故事。”林志坚说。(来源:福建日报)

东山诏安(在诏安不仅看山看水)(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