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丑又好吃的东西(青年发现又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剪辑 网络/图、视频

“看看它那‘死样子’,真的是爱死了呢”,近日,以文物“马踏飞燕”铜奔马为原型的文创产品火上热搜,绿马玩偶模样又丑又萌又欢腾,惹得年轻人直呼被这“丑东西”戳中了心巴。

火出圈的“丑物”除了“马踏飞燕”玩偶,还有“菜狗”、“绿头鱼”头套,以及七夕又火了一波的“悲伤孤寡蛙”等。年轻人为什么对“丑物”这么上头?心理学专家说因为“丑物”其实不丑。

// “丑物”火出圈 //

又大又丑又好吃的东西(青年发现又丑)(1)

马踏飞燕

浑身清凉绿,一口憨憨大白牙,歪咧着嘴傻笑,脚踩一只愤怒的小燕儿。甘肃省博物馆以文物铜奔马为原型的“绿马”系列文创产品又整活儿了,因此又上了热搜,近期还上新了绿马戳戳乐。“看看它那‘死样子’,真的是爱死了呢”“官方整活儿最致命”,网友在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产品上新帖下留言说道。

据了解,铜奔马系列毛绒玩具已售出13500多单,据馆方介绍,铜奔马毛绒玩具自6月14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官方淘宝旗舰店上架后,迅速冲上人气收藏榜、销量榜两项第一。

“太喜欢了,真的很解压很好笑”“看着太解压了,蠢萌气质拿捏得恰到好处”“就喜欢这种憨憨的、丑萌丑萌的看着很好笑的小绿”“既踩准了年轻人的口味,又宣传了传统文化”,拿到实物的消费者纷纷带图评价。

其实马踏飞燕文创产品的走红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早在去年,“菜狗”就已经成为顶流,在网络上无处不在了,菜狗表情包更是随处可见,还有老网红悲伤孤寡蛙,每年情人节几乎都要再火一次,这不,刚过去的这个七夕情人节,孤寡蛙就又被年轻人们集中性地宠爱了一次。

又大又丑又好吃的东西(青年发现又丑)(2)

悲伤孤寡蛙

据微博平台数据显示,“七夕限定孤寡蛙”“七夕有蛙不孤寡”等“孤寡蛙”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1亿,并且这些话题下有37.01%的微博用户对此表露出了“喜悦”的微博情绪;抖音平台数据则显示,话题“绿头鱼”“绿头鱼喝水”“绿鱼头弹琴”等话题的视频播放量加起来共达到7.8亿左右。

除了这些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丑物”,还有非常多的小众丑物也凭借“丑萌”受到年轻人青睐,并且早已融入到了年轻群体的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是丑表情包,还有丑公仔、丑挂件、丑手机壳、丑纸巾盒、丑耳机套、丑帆布包、丑鞋柜……

// “丑物”安全感 //

“我妈说它看起来不太聪明……可它真的好好rua!”在上海念研究生二年级的尤尤最近买了一只傻傻的海鸥抱枕,脑袋小小的,两撇粗眉下面是两个突出的眼珠子,紧接着就是黄色的嘴巴,两只脚丫子短短的几乎等于没有,体型圆滚滚的。

尤尤说:“我真的很喜欢这种又丑又萌的东西!很软和,靠着很舒服,抱着非常有安全感,不开心的时候还能打她两下。”

有段时间,尤尤入坑黏土,对捏各种丑东西非常上头:“我在学校里,写论文、评奖学金、找实习找工作之类的各种压力蛮大的,做手工就还挺解压的,我特别喜欢捏出来各种奇奇怪怪丑丑的物件后慢慢地上色,丑东西本身就挺有魔力的叭,越丑越爱越解压。”

又大又丑又好吃的东西(青年发现又丑)(3)

绿头鱼头套

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任教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咨询师、注册督导师金蓓蓓分析道,年轻人喜欢丑物,看起来是喜欢丑东西,实际上是部分年轻人在迈向成熟的过程当中,有一种不想被外界格外关注,想把自己隐藏起来的心理,这种情况在青少年阶段尤为明显。

例如有的青少年会故意穿松松垮垮的衣服丑化自己的外观,不让别人格外注意到自己,还会刻意戴上眼镜,因为躲在眼镜的背后会给他们安全感。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解压的方式之一就是让自己停留在原来的舒适的、安全的状态里。”金蓓蓓告诉记者,所以即使步入社会了,有的年轻人仍然留恋以前的某个阶段,身边出现的一些丑物,例如丑物挂件、衣服上丑丑的印花、丑物表情包等,会给他们所需的这种安全感。

金蓓蓓进一步分析道,年轻人们之所以会觉得丑物很治愈,是因为人的内在往往存在自我保护机制,当某样东西被大众所接受并且能够遮掩自身特点的时候,人们往往就能够很踏实的藏在它的底下,这样安全感会大大增加。

// “丑物”社交 //

又大又丑又好吃的东西(青年发现又丑)(4)

丑萌耳机套

丑物因为自身形象比较独特和搞笑,自带幽默感,因此还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年轻人会用丑物花样社交。

小七去年刚毕业,目前在上海的一家企业上班。她平时就很喜欢丑东西,其中,丑丑的香肠嘴玩偶是她的最爱,最近她心血来潮还自己买了材料回来DIY了一个孤寡蛙手机包,孤寡蛙的大嘴巴就是放东西的入口,配色也十分有趣。

背着自己的孤寡蛙手机包上街后,小七的回头率超高,她开心地说道:“做出来以后绝了,丑萌丑萌的,有点可爱有点丑是怎么回事哈哈哈哈,背出去好可爱被人夸了好多次,问我这是怎么做出来的,还说我太心灵手巧了。”

除此之外,上班时她还会带着闺蜜送的灭霸玩具手套敲键盘,手套整体是绿色,手指上面镶着影视作品里的“灵魂宝石、力量宝石、时间宝石、空间宝石、现实宝石和心灵宝石”,她表示:“戴着这个手套在公司敲键盘,大家都来看,特别搞笑。”

“我日常看到什么丑丑的东西,都会发给我的大冤种闺蜜,叫她和我一起买,或者买给对方作为礼物”,小七告诉记者。

提到礼物,刚过去的七夕,你的朋友圈有刷到年轻人晒的悲伤孤寡蛙吗?一年一度的七夕节,走红的不是喜鹊,反而是一只只会“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复读机似的悲伤孤寡青蛙。

“你好,打扰了,我是您盆友给您点的孤寡青蛙服务……孤寡孤寡孤寡……”这是小七在朋友圈看到的好友收到的孤寡蛙。多个电商平台上都能购买到孤寡青蛙定制服务,号称可以送朋友送闺蜜搞怪整蛊。“反响挺不错的,很有趣,人已经麻了,我笑麻了”,有买家如此评论道。

又大又丑又好吃的东西(青年发现又丑)(5)

孤寡蛙纸巾盒

金蓓蓓认为,丑物在年轻群体当中受到欢迎,其实也受到了“流行”的影响,也就是一传十,十传百。一个事物只要有机会流行起来,那么它就会为大众所接受。一旦为大众所接受,它就会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哪怕是小众的。所以不排除有年轻人是为了社交、为了合群、为了赶流行而喜欢丑东西。

// “丑物”表达 //

“年轻人对丑物的喜欢充斥着那种想要彰显个性但又不想被你格外注意的心理”,金蓓蓓告诉记者,年轻人通过对丑物的喜欢去表达自我:“比如表达我是我自己,我有我自己的路要走,我是这样子的一个人,就是他们内心的呐喊,他们想要去让自己发光发亮。”

“菜狗”是一只裹在一颗大白菜里的身材浑圆的菜色狗狗,第一次见到它的人就能轻易感受到它“我就是很菜,你能奈我何”的蠢萌气质,年轻人们除了用“菜狗”吐槽队友“又菜又狗”,有时候也会用来自嘲,这让菜狗火出了圈,甚至一度成为“顶流”。

又大又丑又好吃的东西(青年发现又丑)(6)

菜狗

文文的菜狗是她男朋友送的:“他天天给我发菜狗的表情包,我说你天天发有本事给我买一个,没想到真买了,还挺可爱的,但我觉得他在内涵我,因为每次和他打游戏我都挺坑的哈哈哈。”

前不久,备受关注的电竞选手Doggo赛后在社交平台上更新动态,用了自嘲菜狗图并配文“怎么?没见过菜狗?”对此,有网友表示“自嘲菜狗,心态真的好”。

有意思的是,日本画师朋吉设计“菜狗”的初衷是因为家乡的孩子们都不怎么喜欢吃蔬菜,因此才决定创作 “蔬菜精灵”系列插画作品,想让孩子们对蔬菜更加感兴趣并愿意接受蔬菜,但“菜狗”在国内走红却与他的创作初衷毫不相关。

据金蓓蓓分析,这与不同的文化息息相关,在中文的语境和文化里,“菜”有衍生出来的一层含义,所以当菜狗从日本传到中国时意外走红也不奇怪。

// “丑物”不丑 //

“丑物其实不丑,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大众都普遍接受这些丑物,虽然它看上去是呈现丑态的,但是大家心里都喜欢它,第一次看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第二次看你会发笑,第三次看就会喜欢,所以年轻人喜欢的丑东西并不是真的丑。”金蓓蓓指出。

又大又丑又好吃的东西(青年发现又丑)(7)

绿马消费者评价

年轻人喜欢新鲜的、与众不同的事物,而丑东西从形象上看来,都具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略显夸张,丑得各有特色,丑得令人印象深刻。

金蓓蓓分析道:“这样夸张的表现方式,中老年人第一时间可能会受不了,觉得很丑,而这或许正是喜欢丑东西的青少年人想要达到的令人大跌眼镜的意外效果。”

“丑物”受到喜欢并非没来由,“菜狗”身上有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绿马”是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的文创,它有传统文化的底蕴;赠送“孤寡蛙”是一种友好的表达,毕竟不在意的人谁会专门去花钱买东西送给你呢?

受到年轻人青睐的“丑物”往往是萌的、可爱的、独特的、自带幽默搞笑属性的,所以他们嘴上说着“好丑”“辣眼睛”,但却一个劲儿的点赞、收藏、下单、种草,实则早已“被戳中心巴”。

年轻人喜欢“丑东西”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丑,而是因为“丑物”能减压,能给他们安全感,能带来欢乐,能增进情谊,还能给平淡的生活添加些色彩。

在青睐“丑物”的同时,年轻人们也在以此为媒介,表达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好地去理解美、追求美。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剪辑 网络/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