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句子翻译太难(在通往英语高手的路上有一种殇)

英语句子翻译太难(在通往英语高手的路上有一种殇)(1)

我们接着上次的推文,把翻译腔的问题讲完,今天的内容比较多,为了方便大家记录,我把里面的重点内容加了底色。大多数例句依旧是从《基督山伯爵》中挑选的。

1.不像人话的主语

作为一个句子不可或缺的成分,主语扮演的角色可谓举足轻重,处理主语的翻译时稍有不慎,就会闹出翻译腔问题。在剖析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记住一句话——英文的主语抽象,中文的主语具体。如果怕记反了,你就想西方的毕加索,他画的人物都很抽象,中国画家刻画的人物形象却很具体。

所以,英译汉时,我们尽量在英语句子中挑选人或物这种具体的东西作主语。相反,汉译英时要找到汉语句子里描述情绪、感受、状态等的抽象词汇或短语作主语。一起看下面例句:

英语句子翻译太难(在通往英语高手的路上有一种殇)(2)

图中的划线句子需要我们英译汉,deep hatred是抽象名词,后面的face则是具体名词,根据刚才讲过的,英译汉时主语选择具体名词,因此我们将其译为:他的脸上浮现出了深深的恨意,而不是:深深的恨意浮现在他的脸上。我们再试着翻译一下这句话:昨天晚上,我的心隐隐作痛。

汉译英尽量使用抽象名词作主语,这句话包括“我的心”和“痛”,显然“痛”更适合作英语句子的主语。因此我们译为Pains shot through my heart last night. 不要译为My heart felt painful last night.后者虽然没错,但欠缺了那么点显示你水平的东西。

总结:翻译时,一定要学会调整语序,将各种句子成分进行转化,进而决定不同句子成份分别由谁来充当,千万不要不懂变通,看到句子的开头是什么,就拿它当主语。尤其是汉译英,之前跟大家讲过,无论是写作还是翻译,通篇下来全用I当主语,一定得不了高分,要适当变换主语。只要确定了主语宾语,接下来要做的无非是找到显得高级的谓语,有些人可能会问了,你怎么能想到pain和my heart之间用shot through?其实,这主要在于平时的练习和积累,下一期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英语的高级表达,让你写出来的东西不再显得寡淡。

2.乾坤颠倒的语态

这里主要指的是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中文多主动,英文多被动,即使中文使用了被动语态,很多情况下也不会让被字“露脸”,如得救,受灾,遇难等一个被字也没有,却还是表现出了被动。所以,大家中英互译时一定注意两种语态分别适用于哪种情况。一起看例句:

英语句子翻译太难(在通往英语高手的路上有一种殇)(3)

本句中出现了过去分词作定语表示被动,并且surprise和agitation放在句首,看似充当主语无疑,但这里却隐藏着巨大陷阱,如果我们翻译成由弗朗茨之前的猜测完全得到证实而引发的惊讶后焦虑……妥妥的翻译腔,(1)主语不具体 (2)定语太长 (3)在汉语中过于刻意地表现被动。

找出了症结,优化办法也就显而易见,译文为:由于之前的猜测完全得到了证实,弗朗茨感到既惊讶,又焦虑,这些情绪毫无疑问都反应到了他的脸上。

总结:(1)主语要具体,弗朗茨作主语再合适不过,这里我们需要增译一个由于来把之前的猜测完全得到证实,来把弗朗茨解放出来,不再让他与其他成分过多纠缠,好让他安心当好主语。(2)主语的问题解决后,定语过长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必再费心译成定语从句,而是可以单独翻译。(3)被动语态改成主动语态即可。

3.选择困难症——短语or短句?

碰到英文中有with复合结构的短语时,我们要警惕,如果硬要把with译出来,并且还直接译成带有的意思,翻译腔就会隔着屏幕溢出来。

英语句子翻译太难(在通往英语高手的路上有一种殇)(4)

我们来看一下译文——你持有这种观点

总结:与连词一样,英语中的复合结构以及插入语,其实都是起到连接句与句的作用,但在转换为汉语时,如果还把它们当成独立的成分直译出来,就会给人一种别扭的感觉,汉语中突然出现一句“带有这种观点”前不搭言,后不着语,很无厘头。因此,英译汉时,可以将一些短语译成短句,这样无形中就相当于给句子增译了主语,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4.强弱分明的动词

随着语言的发展已经交融,我们所熟知的语言里,有许多表达习惯也发生了改变,比较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中文里也出现了英文中的“弱势动词”。

什么叫弱势动词?我们注意到英文中的make,have,give等动词经常搭配一些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名词,构成动词短语,如make contributions to中,make与contribute转化成的contributions进行了搭配,contribute本身就可以用作动词,反而要变成名词,再由make充当动词,你看,英语多么重视就业问题,生怕有些词失业。这种起辅助作用的动词,我们称为弱势动词,contribute这种本身就能当动词的我们称其为强势动词。在翻译时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例句

英语句子翻译太难(在通往英语高手的路上有一种殇)(5)

画圈部分包含明显的弱势动词make,译为让我印象深刻,如果译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较长,再翻译句子的其他部分就不好处理了,如果把英文改为impress me greatly,表达便稍显平庸。

总结:英文“藏”动,汉语“露”动,这里的动指的是强势动词,英译汉时要直接译出强势动词,没必要再让弱势动词介入,就像使我印象深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否则句子就显得冗长;反过来,汉译英时要把强势动词藏起来,可以通过引入弱势动词来藏,也可以通过其他办法,如She proposed we hand in our homework as early as possible.这里出现了强势动词propose,如果要把propose藏起来,我们可以引入弱势动词,使其变为put forward a proposal,或者改成 It was her proposal that our homework be handed in as early as possible.这样就显得比较高级了。

5.连词强迫症

我在前面的推文中提及过此条,当时讲的主要是when的翻译方法,并提到一些我们在学习语法时老师经常强调的一些连词,如until还有so that等,接下来我们补充一下连词的常见翻译问题及解决办法,对整个连词的翻译做一个总结。

有些人在翻译时,似乎对连词有一种特别的执念,习惯把所有连词一字不差地译出,仿佛有一个连词没译出,这个句子就成了残花败柳,十恶不赦了。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译文中句与句之间的因果,顺承和转折等等,生怕读他们译文的人看不出这些关系。

大家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初中生已经基本有能力读一些名家之作了,这些文章如果充斥大量的因为所以,尽管但是,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们来看一下划线句子

英语句子翻译太难(在通往英语高手的路上有一种殇)(6)

完全符合英语多长句的特点,70词左右的句子只有最后一个句点,其他部分全靠逗号,连词还有引导词连接,句中共出现了三个连词——while,until还有and then这个连词词组。我们分析一下句子结构,比较复杂,有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时间状语从句,翻译起来会比较麻烦,我们用一个比较实用的办法,先按照英语顺序把对应汉语句意写出来,就是:我的大多数读者都知道,歌剧《帕丽齐娜》的第二幕以著名高效的二重唱开始,在这一幕当中,帕里斯娜在睡觉的时候向阿佐吐露了她爱乌哥的秘密,他的丈夫经历了所有嫉妒的影响,直到确信抓住了他的思想,随后,在一阵愤怒中,他叫醒了妻子,告诉她自己知道了她所犯下的罪,并威胁说要报复她。

这肯定不是人话,甚至还不如机翻的通顺,接下来我们根据之前讲过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把它优化一遍,让它符合表达习惯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不译出连词,多用四字成语,定语不要太长且少用“的”字,多用意译,调整语序等方法。

下面是优化后的译文:大多数读者都知道,歌剧《帕丽齐娜》第二幕的开场有一段闻名遐迩的二重唱,可谓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演的是帕丽齐娜在睡梦中对阿佐透露了一个秘密,原来她早就对乌哥芳心暗许。她的丈夫确信这件事后,妒火中烧,怒不可遏,他叫醒帕丽齐娜,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她干的好事,还威胁说要报复。

总结:连词在英文中的最大作用就是连接那些,就像一管502胶,没了它,英文多短句的定律便不会成立,在出现句点之前,那些零散的句子全靠连词从中斡旋,连接,因此我称它为502,但英译汉时,我们就当这管胶已经渗进了缝隙里,再也看不到了。所以,翻译只要用词达意,确保译文信息完整就可以,不必字字对应。最后,我留下一段英文,当做检验大家学习成果的测试,可以在留言区写出答案。

英语句子翻译太难(在通往英语高手的路上有一种殇)(7)

有人好奇,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翻译,因为我觉得翻译可以让我们变得“活泛”,不呆板,这也就是别人常说的“译无定法”,说到底,你译出的东西让人应该让人看着舒服,顺眼,读起来不拗口,不别扭。而我们却常常在一些应该灵活的时候选择墨守成规。

我常常在想,一个人想取得成功,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对他所在赛道的规则要烂熟于心,世界上所有领域中的精英莫不如是。我说一句教条的话——在尚未熟悉的事情上,你要循规蹈矩;在了若指掌的事情上,你一定要学会“投机取巧”——活用,优化,甚至改变规则。翻译,其实展现的是你对英汉双语的转化能力,还有你对英汉差别的了解程度。

下期与大家分享英文中的高级表达,敬请期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