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的十大铁律(经中自有无上法)

作者:黄向军

从掌握太极拳技能的角度来看,最核心的《太极拳论》,对于初学者而言,已经完全足够。

练习太极拳的十大铁律(经中自有无上法)(1)

知识、技能大不同

很多人把学习知识与学习技能混为一谈,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这种头脑不清让很多太极拳爱好者,面对拳经往往不得其门而入。

知识,是对现实世界的理性分析与综合,可以多角度地反复探讨同一件事情。这样一来,知识系统往往即使对同一个事情,也会有多重表达,甚至字面意思相反或者相左的叙述。之所以会这样,是面对不同的人,只有对应的表达才能更精准地传递信息。这样一来,知识系统的优势是:全面。研究太极拳文化的人,需要全面的知识,才能对这个领域有公正的认识和判断。

任何一种技能,对它的完整描述,一定包括基本原理、境界阶段、学习目标、检测原则、效果反应等等。如果这种技能系统不成熟,往往云山雾罩,让人不知所云;而如果这种技能系统很成熟,往往最关键的核心要领,就像傻瓜相机一样,名字是“傻瓜”,事实是高科技的集成。

应当说,王宗岳版的《太极拳论》就是这样的一部成熟文献。“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的开篇,让初学者看得心向往之。但这是基本原理,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体会,却非下手的要领。紧接着的“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是说练太极的人,将会经过“着熟”“懂劲”“神明”的境界阶段,这需要刻苦不断地练习才能进步。说到要求的核心要领,其实只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八个字,至于后面的“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等等文字,就都已经是检测是否做到的“检测原则”以及各种“效果反应”了。号称张三丰传下来的《太极十三势歌》“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一句,除此以外,也都不是“学习目标”。

事实上,成熟的技能系统,目标明确而一贯,越是简单明确,越对学习者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民国时形意大师尚云祥在新式学校里想教真功夫,只教人站桩,结果把人都站跑了。那些想学更多新架子的人,不正是以为学拳像背单词一般多多益善吗?

练习太极拳的十大铁律(经中自有无上法)(2)

学习技能的窍门

遍观太极拳经,大多都是描绘境界、现象、效应、状态,真正需要把握的要领,除了“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的“中线”的目标,还有什么是可以直接操作反复训练的?王培生教人打拳,说哪怕被摔出去在地上打滚,也得想着这个“中线”。这种练拳的状态,始终冲着目标操练自己,可谓“迷”进去了。如果目标对了,再真的迷进去,什么拳又练不出来呢?

至于说到如何练这个“中线”,可能会有人联想起儒家《中庸》的“中”,或者丹道《中和集》的“中”。事实上,这种效果依然是“学知识”的思维在作怪,让我们容易陷入分析加综合的道路去寻找答案,然而,这种思维面向的是“全面的知识”。正如日文中汉字书写的“手纸”指的是书信,不是中文语言中的“手纸”,古代中国天文学中的“周天”,也不是丹道身体修行中的“周天”,对于专业术语,是不能简单通用的。没有精准的提前定义,只从字面上就想完全理解术语是不可能的。因此,对技能的学习,绝对不能以学习知识的方式进行。

学习技能,是一个“练功夫”的过程,所谓“功夫”,是需要“花功夫”才能有“功夫”的。如果没有身体力行的训练,拳论拳经中的各种描述的真伪,提前是不能简单判断正误的。而对身体力行训练要诀的把握,往往不能简单不加控制地进行随意文本比较研究,以“本经”解“本经”才是正途。

练习太极拳的十大铁律(经中自有无上法)(3)

比如对《太极十三势歌》而言,直接可落实到身体上的动作,是“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就是很多拳师大白话所传授的“收收下巴头向上一顶一贴、尾椎骨对准鼻子尖”。让身体静态站着做到这个要求,并没有什么复杂的,真正困难的,是能不能无论身体怎么动始终保持如此呢?保持的了,就是有了中线。稍微哪里保持不了,就是功夫不到家。最平淡处,就是最高明处。《太极十三势歌》中其他文字,不过是做到这一要求的各种有益的身体控制经验罢了。

作为成熟的技能系统,应当说,创立各家太极拳的前辈们都已经说透,经中自有无上法,后人若不穿凿,任何一套架子,只要全面做到了各个要求,就自然出功夫。李雅轩总是让人“大松大软”,很多人做不到,还要师父再教。本来,练拳是一个“反求诸己”的事情,常常反省、检查自己的身体不合要求,是自己改的事情,师父已经领进门,自己身体不进步,关头脑何事?关师父何事?

亲爱的读者您好!了解更多武术知识、功夫养生,搏击防身,欢迎搜索功夫之神(GFZS119),还能与各路英雄相互切磋武艺,提升自我,得到更高的修为。(长按复制)

练习太极拳的十大铁律(经中自有无上法)(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