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殡葬习俗(兰州地区传统丧葬习俗)

一、寿衣

在过去一般60岁以上就算上了年纪,要准备寿衣了。

寿衣要在有闰月的年份由女儿做,双身人(孕妇)不能做。做寿衣的材料多用轻薄柔软的丝麻制品,不能用斜纹布,不能用黄色、绿色料子。

做的衣服有衬衣、棉衣、外罩,男加长袍,女加裙子。

女的必须有一件红色衣服(据说阎王爷要脱死者的衣服,脱到红处便不再脱了),

穿寿衣的件数穿单不穿双,脖子的扣子不能系,袖子长度要盖过手。

鞋和枕头都要绣花。枕头的形状除一般方枕外还有锁形枕、荷叶形;

兰州殡葬习俗(兰州地区传统丧葬习俗)(1)

锁形枕头

兰州殡葬习俗(兰州地区传统丧葬习俗)(2)

荷叶形枕头

男士枕头上绣寿字(大篆寿字变形纹样)见图——

兰州殡葬习俗(兰州地区传统丧葬习俗)(3)

大篆寿字变形

兰州殡葬习俗(兰州地区传统丧葬习俗)(4)

兰州殡葬习俗(兰州地区传统丧葬习俗)(5)

寿字变形

兰州殡葬习俗(兰州地区传统丧葬习俗)(6)

寿字

女用枕头上绣万字(大篆字体变化纹样,见图),字的周围和四角绣上蝴蝶、蝙蝠等。

兰州殡葬习俗(兰州地区传统丧葬习俗)(7)

大篆万字变形纹样

兰州殡葬习俗(兰州地区传统丧葬习俗)(8)

大篆万字变形纹样

兰州殡葬习俗(兰州地区传统丧葬习俗)(9)

万字变形纹样

兰州殡葬习俗(兰州地区传统丧葬习俗)(10)

万字变形纹样

男戴软帽、瓜皮帽、秀才帽;女苫手帕。

父亲去世的女儿做褥子,儿子做被子——女铺男盖;母亲去世相反——男铺女盖。

二、老枋(寿材)

做寿材的木料讲究“一柏、二杉、三松木”,条件不好的人家就只能做最次的材料杂木等。寿材的颜色有全红、饰花等样式,过去功名最大者画上“五彩”(龙),次者画“中五彩”(虎),再次者“下五彩”,一般人是大红棺材,也有画龙头和人物图案的。

三、停放

人一咽气,就要捏死一只鸡,男用公鸡,女用母鸡。鸡收拾干净供在灵桌上。寿衣穿好后停放在堂屋(正屋)上首的一块门板上,用纸盖好,下首是守灵人用的草铺。

人亡后镜面的东西要用布蒙上。

四、设灵

桌上放食物等供品、烧香用的器皿、打狗饼(铜钱大的圆形油饼,多少岁多少个)用筷子穿起来插在一碗蒸熟的小米上。桌前放“窖纸盆”——用于孝子和来客点纸。

长子守在灵前,另外有几个称作“盘丧”的人轮换做伴,灵前不能离开人,不能让动物之类近前。其他晚辈都做孝子坐草铺,男的在屋内,女的在屋外台阶上。

一切事务都由请的总管负责,本庄、本单位的人(习惯上农村以生产队、城市以单位)办理。当代也可由专门的丧事服务公司全权代理。

五、总管分派各类专职人员和事务

1.请阴阳:选墓地,看打坟、起灵、下葬的时间。

做:

a引魂幡——由女婿买八尺红绸子,在竹子扎的圆柱体上坠七条布幡,中间一条较大,周围六条分别写上:玉女来接引、金童捧茶引、座添理遨引、蓬岛归真引、幢幡宝盖引、驾鸾仙遨引。

b铭旌——外甥买七尺红绸子,盖在棺木上,写死者姓名、身份、官衔等。如果没有外甥,引魂幡、铭旌均由女婿做(不一定亲手做,分摊费用也是一种做法)。

2.报丧:给亲朋好友送信,通知送殡时间。本庄人不请自到去帮忙。

3.派土工(挖墓人):挖好后坚守到下葬,专人送食物。

六、待客

发丧的日子根据“阴阳”算定的时间,第三天时无论发不发丧,一般都要待客——招待亲朋好友,大家都要前去吊唁走礼。

礼节讲究:亲缘关系的礼为:蒸一副大馍馍(一斤面一个的蒸馍共10个)或三斤点心、挽帐、纸火;一般关系可炸麻叶子四个或八个、花圈、纸等;单位送挽帐、花圈等。

七、送葬

1.接流水客。

从早上开始到亲朋好友前来吊孝、吊唁,门口有专人接,有来人就高呼“接客!”院内一人接着喊“点纸”,所有孝子哭声相迎,来者在灵前点香、烧纸、磕头,男士自己点,女性由孝子代点,这段时间的来客叫“流水客”,用粉汤、馍馍(也叫头舀或头肴)或羊肉泡馍招待,叫“流水席”。

2.接姑主(男逝者为外家,女逝者为娘家)

姑主来到要特殊迎接:桌上摆酒具,抬到巷口,所有孝子拄丧棒排队哭着出门迎接,“姑主”接过执事人斟的酒洒在地上,然后在执事人引导下进灵堂,点纸、磕头,孝子们随后回原位。

姑主们吃饱喝足后,可对孝子提出各种意见,如:对老人不孝啦、丧失办理不周啦等等。如果得罪了姑主,他们便有意挑剔,拖延时间。一般姑主也应遵守起灵时间,提意见要适度。不管姑主如何为难,孝子们都不能表示不恭。

3.起灵

一般在午饭前起灵。由房下老年人将死者入殓:棺材抬到灵房门前,不能落地,用木凳支着,把死者放入),用门帘遮挡,不能让死者见阳光。入殓好后主事人喊:“请姑主验棺!”姑主看过后,主事人喊:“孝子们告别!”,孝子观遗容后,盖棺。

主事人喊:“起灵!”长女婿双手举引魂幡在前引头出发。一到院子里,除孝子以外的人们一哄而上,争夺引魂幡上的红布条(可用来做裤带、给小孩缝衣服等,图吉利)女婿躲闪着继续向大门口走,后面是死者的长子,由一人扶着,头顶“窖纸盆”,手拄丧棒倒退出大门,然后把“窖纸盆”摔碎。

送葬的时候把病人用过的东西该处理的、包镜子的纸等带到坟地焚烧处理。

4.下葬

灵柩到达目的地后,墓坑里留一名土工叫“扫堂人”。

在阴阳指挥下下葬,要拉线将棺木放正,孝子们再看一次遗容然后盖上棺盖,孝子们往墓坑里丢些钱币,做为对土工的感谢,扫堂人用硬币在墓坑底部摆成北斗七星状,其余现金土工均分。

阴阳将铭旌放在棺盖上,棺材上方的土壁上留一小洞放吃食罐,土工添几锨土后可回,然后孝子、亲房们添土完坟,最后烧纸火。孝子将丧棒插在坟堆上。

八、葬后

灵柩出门后家里就可以进行打扫,烧掉不用的东西,用药渣水泼洒,驱邪灭菌。从墓地归来,便设宴招待所有客人,以前用烩菜,现在也和酒店一样的炒菜。

九、祭奠

葬后三天内,家人每晚送一次水火(泼散食物、烧纸),三天收土。

从送葬之日起,每七天到坟头烧一次纸,共烧七次,称为“头七、二七、……”七七四十九天,此后100天烧百日纸,换鞔(man)皮子孝。

以后大型一点的祭奠活动是每年烧一次纸,共三年,三年内不能娱乐、办喜事、穿彩装、贴春联。

第三年烧纸时宴客、脱孝,以后就可以正常生活了。

第十年也会进行较大型的烧纸活动和宴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