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商业化利弊(少林寺4.52亿元拿地)

4月7日上午,少林寺进军房地产的消息在网上发酵。前一天,郑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新发布的一份《竞得喜报》显示,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亿元的价格,竞得了郑政东出[2022]2号地块。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持有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7.44%的股份,为该公司的最终受益人之一。

少林寺为何要斥资4.52亿元买地?资金从何而来?地块将来用途如何?7日当天,少林寺未对此作出回应。这并非少林寺首次卷入风波,2015年,少林寺筹款约1950万元人民币,在澳大利亚购置土地用于建设少林禅修中心。

地块用途1年前已确定

今年3月22日,郑政东出[2022]2号地块挂牌。同一天,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为4.52亿人民币,与地块起始价完全一致。

郑政东出[2022]2号位于郑东新区育翔路南、龙湖内环东路西,使用权面积为38166.93平方米,项目性质为商业用地兼容商务用地,地上、地下出让年限均为40年。规划指标方面,建筑限高不得超过24米,容积率须小于1.5。

少林寺商业化利弊(少林寺4.52亿元拿地)(1)

郑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有15份关于该地块的出让文件,详细记载了地块用途等信息。

根据《产业方案》,2020年12月,郑州市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就已确定该地块的用地产业方向要求。该项目定位为文化产业类项目,建成后主要业态必须从事文艺演艺、文化展览、文化创意产业办公、酒店及服务型公寓,包括一座可容纳800-1000人的文艺演艺中心,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一所艺术展览馆,面积约3000平方米;一个文创产业园区,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一所国际五星级酒店,面积约1.8万平方米;服务型公寓面积约1.92万平方米,可对外销售。

少林寺商业化利弊(少林寺4.52亿元拿地)(2)

在产业经济要素方面,文化产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和文化产业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均不得低于20%,5年期营收额度要求累计实现营收超过8亿元,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之日3年内须投资达产,年税收强度不低于30万元/亩,项目总投资不得低于16亿元。

方案还对自持比例作出规定,地上物业自持比例不得低于地上计容面积的66%,包括文艺演艺中心、艺术展览馆、文创产业园区和酒店等。在取得国有建设用地后,受让人必须在6个月内将工商、税务登记迁入郑东新区,或在郑东新区完成新设登记作为项目的建设运营主体。

释永信为背后大股东

与地块本身相比,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关注度更高。该公司共2名股东,河南铁投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持股51%,河南沅翰实业有限公司持股49%。天眼查显示,最终受益人分别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释永信。河南沅翰实业有限公司背后的大股东为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释永信拥有后者80%的股权。

这是“少林寺进军房地产”说法的由来。普通人质疑的焦点包括“是否拿善众捐的钱买房做生意”“少林寺以后还会介入哪些行业”“买地是否与佛法冲突”等。

少林寺商业化利弊(少林寺4.52亿元拿地)(3)

少数理解的声音表示,一名网友称,“不要忘记最早的金融机构就是寺庙,这算是回归本业了”。记者注意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建波曾在论文《中古时期寺院发展及启示》中表示,“寺库”是我国金融史上最早的大规模从事多种类业务的金融机构,一方面是虔诚刻苦的修行,另一方面是聚敛并流通数量惊人的财富。

7日下午,新黄河记者先后多次拨打少林寺方丈室和少林无形资产管理中心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这并非少林寺首次卷入买地风波。2015年,释永信接受《环球人物》采访时,解释了他在澳大利亚买地的动机和资金来源。释永信称,他将澳大利亚项目定位为“回归自然和实证传统的少林禅修中心”,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什么酒店和商店;为付清约合1950万元人民币购地款,发动海内外少林弟子一起筹款,这笔款来源于十方,也会用于十方。

2004年,释永信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拿出一份塔林保护方案,称他要拿出500万元征收两块地,给被征地百姓提供照相和冷饮摊位,塔林建成之后为申遗添分。

此次购地的4.25亿元是否由少林寺承担?如果是,这笔钱从何而来?目前少林寺尚未公开回应。天眼查显示,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6家公司,其中存续状态的有7家,包括郑州嵩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河南沅翰实业有限公司、河南非常少林展览有限公司等,版图涵盖文化、旅游、投资等领域。

嵩山旅游景区官网显示,2010年接待人数260万人次,实现收入1.74亿元。按照释永信多次提到的三七分成,每年少林寺可拿到约5200万元门票收入。到2018年,嵩山景区年接待游客量已超过300万,按照80元/门票计算,少林寺的门票收入逾7200万元。

进入少林寺公众号的佛事登记板块,随堂普佛仅需5000元功德金,另外3项佛事功德金均过万元,梁皇宝忏(七天)的功德金为58000元。

2021年,中国嵩山少林寺推出“少林功夫段品制”小程序,“少林功夫段品制培训班”已成功举行四届六期,近五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林功夫习练者参与考评。记者注意到,培训费为1900元。此外,少林寺举办“少林武禅文化营”等活动,为期一周的活动收费7600元。

少林寺商业化利弊(少林寺4.52亿元拿地)(4)

早在2008年,少林寺开了淘宝店,现在还有微店,店内售卖膏药、书籍、香囊、念珠、日历等。释永信自己也有微信公众号,3月31日,他发布了在线莲位供奉信息,一个常年莲位功德金1000元。释永信公众号底部广告位为开启状态,每篇文章底部显示不同类型广告,广告被点击后,公众号可获得收益。

“佛法可以求财富”

7日晚,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铁岗认为,这个案例说明,地产不再仅仅是一个建筑地标,建筑将是一段历史、一个区域文化的IP形象与符号,它将成为地方打造区域新文化、推动区域新产业、新模式、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房地产不仅仅再是通过房子买卖、交易扮演拉动经济功能的产业,房地产将逐渐扮演着融合与积聚区域文化、科技、资本等新经济发展要素的平台功能,通过经济发展新要素的挖掘、积聚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李铁岗说。

对少林寺是否应该商业化运作的争论已持续了超过10年。梳理近20年的采访报道,释永信从不回避讨论少林寺商业化。早在2004年,释永信曾回应《新京报》:少林寺也应该有企业的观念,给社会提供一种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只有坚持这个理念,少林寺才能更好地生存。

美国普度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杨凤岗2014年接受《法治周末》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的某些部门或者个人试图利用寺庙赚钱,致使寺庙被商业化,需要严格限制,他还呼吁寺庙财务公开以及寺庙的经济活动接受政府相关部门和公众的监督。同年,释永信公开表示,少林寺每年都要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审计,但对公众公开账目,还要考虑佛教界以及周边其他许多因素才行。

201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曾发文称,“不净、不静、不敬”之风日盛,寺院的本质和功能都会扭曲,不彻底治理商业化问题,将严重影响到佛教的健康传承发展。

在微博上,最近3年,有两个人向释永信提了同样的问题:佛法可不可以求财富?

释永信两次的回答一致:“可以。佛本来就是‘两足尊’,即福德与智慧具足。佛教我们求的是圣财净财、功德法财。”

新黄河记者:杜林

编辑:韩璐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