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手术后出现黄疸有何症状(肠癌导致梗阻性黄疸)

2021年1月13日,张某因腹胀、纳差加重来到我院肿瘤科找张医生进行诊治,通过张医生的问诊,了解到张某已经发现十二指肠占位1年多了,2019年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行磁共振检查提示十二指肠占位,梗阻性黄疸。

据张某以往病例报告了解到,张某于2019年6月,因“恶心呕吐1周余”于安徽省立医院进行了CT检查:十二指肠软组织影,考虑恶性肿瘤伴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癌栓可能,胆囊结石、脾大,后在该院做手术,未找到恶性肿瘤细胞。其后未行特别治疗。2020年4月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入住我科,2020年4月14日于我科行十二指肠穿刺活检术,病理:(十二指肠穿刺组织)镜下纤维脂肪组织中见极少量异型腺上皮,组织较少,请结合临床。2020年04月20日于我科行CT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术后胆汁引流通畅,每天引流墨绿色胆汁600-800ml,患者皮肤巩膜黄染逐渐消退。2020年07月患者因胆管引流管不慎脱出在我科更换胆管引流管,此时患者十二指肠占位还未能明确。其后患者辗转就诊省内外多家三级医院,均表示胆管引流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众所周知,病理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肿瘤放化疗等治疗必须取得病理诊断才能抗肿瘤治疗(肝癌除外)。面对患者求生的欲望,肿瘤科组织科内大讨论,一致认为:患者经过1次手术、1次穿刺活检仍未找到癌细胞,无法病理诊断,也就无法进一步治疗,但患者症状、影像学符合肿瘤诊断,在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于2021年1月13日再次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经过5天紧张的等待,终于得到病理诊断:十二指肠腺癌,诊断明确。患者流出了久违的笑容。

肠癌手术后出现黄疸有何症状(肠癌导致梗阻性黄疸)(1)

病理检查报告

肠癌手术后出现黄疸有何症状(肠癌导致梗阻性黄疸)(2)

放疗前

家人看着患者每天不能吃饭,胆汁每天从管子里往外流,心里不是滋味。手术、放疗、化疗是肿瘤治疗三大主要手段,由于患者肿瘤巨大,外科手术是不能了,患者肝功能异常,暂不适合化疗,目前只有放疗了。查阅各种肿瘤诊疗指南、规范,对于十二指肠癌的叙述很少,足见十二指肠癌治疗的难度之大,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确定予以十二指肠局部肿瘤及转移淋巴结放疗。考虑到患者病灶紧贴肝脏,胃,小肠,脊髓等重要脏器,放疗剂量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达到治疗剂量又可能小肠,肝脏,脊髓等重要脏器造成不可逆损伤。

肠癌手术后出现黄疸有何症状(肠癌导致梗阻性黄疸)(3)

放疗后

肠癌手术后出现黄疸有何症状(肠癌导致梗阻性黄疸)(4)

放疗后,拔除引流管前,几乎无胆汁排出

2021年1月25日我向医院分管放疗过院长汇报患者情况,考虑到患者病情极其复杂,在过院长协调下,邀请省立医院放疗科程勇教授及省立医院高级放疗物理师吴爱东教授为患者会诊,两位教授不顾舟车劳顿赶赴我院共同为患者制定放疗计划,CT定位:扫描范围上起肝上缘下至髂前上棘水平,设定靶区制定计划行姑息放疗,计划靶区剂量:临床可见病灶外扩0.5cm,DT:50Gy/25f,常规分割,经过反复修改、论证、再修改、再论证... 从上午11点直到下午3点,计划终于顺利完成,两位教授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治疗到将近一半的时候,患者高兴地对我说,董主任,你看,我的管子怎么从昨天到现在不流胆汁了,我又问了一句:你的大便现在是什么颜色的,患者说,大便变黄了,众所周知,患者十二指肠肿瘤经过放疗肿块缩小,接触胆总管的压迫,胆汁经过胆总管引流到肠道,所以就出现了患者所说的胆汁不外流了,大便变黄了,我在心里窃喜,患者病情改善了。这个时候患者复查肝功能恢复基本正常了,开始给与替吉奥口服同步化疗,至放疗结束,患者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肠癌手术后出现黄疸有何症状(肠癌导致梗阻性黄疸)(5)

2021年3月1日复查CT

放疗后患者食欲改善、腹部疼痛症状消失,KPS评分放疗前70分提高到90分,3月1日复查上腹部CT:十二指肠肿瘤缩小,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欧张,顺利拔除引流胆管。目前患者拔除胆道引流管3天,皮肤无黄染,大便淡黄色,无乏力,无腹胀。

患者出院时激动地几度哽咽,说:“没想过到带了近1年的引流管还能拔除、没想到自己的大便能再次恢复黄色,更没想到真的能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医疗技术,在这里由衷的感谢肿瘤科各位医生护士精心的治疗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