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

百年树人欢迎投稿微信ID:bnsr100,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道德的起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起源

百年树人欢迎投稿

微信ID:bnsr100

❶ 邮箱:bnsr100@126.com

❷ 要求:成长故事、教育心得、 文学作品、时事/文化评论等

❸ 注意:标明是否二次投稿

❹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我

道德的本质

文/子休 来自 哲学院 经授权转载

群里有师弟问我,我经常说的道德是什么。的确,自己以前一直在反思“道德”这个东西,但是却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一个梳理和总结,而这时应该有的,所以我把自己通过理论学习和观察所得出的对于道德的理解,在此做一个总结吧。这里所谓的道德,就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口中都会经常提到的道德,只是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做了不同的解释,消解其遮蔽,使其本质澄明而显现出来了。

以下即我对“道德”,从语源学、现象学角度的思考。

从实用主义和语源学的角度说起

  1. 价值观的本质:实际遵循实用主义的逻辑而冠以行而上的名义,为道德及通常嗯价值观念的内在逻辑。

  2. 道德即是“道出来的德”,因此是言说的,给人听的;不同于价值观念。但是不论道德还是价值观念大体都遵循1中所述之逻辑,不过价值观念自己心中还有个相对稳定的确信。

    常人皆以为“道德”中的“道”指的是道路的意思,旨在说明“道德”指向的是一条正确的、通向真理的道路。但这种解释显然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道德观念,是一种道德绝对主义的观念,读过西方哲学史的人都知道,形而上学到了近现代哲学就已经被消解了,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其理论基础在哲学界已经没有尺寸立锥之地,转而成为了宗教问题、信仰问题。因此,在哲学上,这种将道德解释为“正确道路”的解释方法,显然是一个历时长久的错误。(所以我强调我在这里所谓的道德,说得就是人们心中确信的那种道德,不过如果人们从信仰而非哲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一概念,那么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本文之内容的)

  3. 语言、言说的本质即在于区分。一切“区分”即语言,不论是发声的还是不发声的,“区分”即是语言,语言即是区分。道德的本质在于言说,因此也在于区分,道德存在的目的就是要:把人或者行为依据所谓的“德”区分开来。这个“德”指的就是人的价值观念。

    《道德经》中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按照这个解释,应该理解成:

    “言说本身是是可以被言说的,但是这样一来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言说了;语词也可以被命名,但是这样的命名也会遮蔽其本质。宇宙洪荒之时,没有名称,因此万物没有界分;自从有了言说,有了名称之后万物才被人为地区分开来。”

  4. “道德”是“言说的”,即“说出来的应然性”。每个人说话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此“道德”由大多数人掌控,代表了“群体”的水平、认识和利益诉求。

    尼采的贡献

  5. 尼采考证,古希腊没有道德这个概念;类似的概念,只有卓越,希腊的史诗等其他艺术、文学作品大抵从艺术的角度给予卓越者高度评价,就连神也都是“不道德的”。

  6. 从苏格拉底这个尼采所谓“希腊的败类”开始,有了上述意义上的“道德”,到基督教时代,“利他主义”的“道德”达到高峰,希伯来信仰文化完全取缔了希腊智性文化。进入黑暗的中世纪。

  7. 尼采认为达尔文“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希腊以后被破坏。人类中的低能者们联合起来,创造了“道德”这个概念,以此来约束和迫害强者以及那这追求自由者和异端。(弱者往往是多数派,社会底层阶级;强者往往是少数派,有产阶级)

  8. 一切宗教和信仰,一旦被比国家更强大的“利维坦”(指的是群众)吸收利用,立刻都变得同质了,没有任何区别了(原因见第一条),成了“奴隶道德”。

  9. 尼采认为,从人类道德开始,弱者兴起,强者灭绝或同化。人类的个体性、精神性与生存方式发生退化。希腊不复存在。

    道德的两个本质属性

  10. 不“道出来的德”,不论其代表了何种利益取向,一般就其本身都是无害的,因为其只是观念而不是行为,观念本身并不对社会造成影响。我们称这种“德”为价值观念,放在具体的人身上就叫“德性”。我们说一个人的德性如何,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价值观评价这个人的价值观念。这种评价其实是一种对比,一般别人的价值观和自己的价值观越接近,就会受到越高的评价。

    但是别人的德性如何,我们是不能直接见得的,这时候就要依据他人呈现的表象。他所呈现的表象,一种是道德,这是最普遍的表象,因为每个与你相识的人都要与你沟通,一沟通,难免是要“谈人生”的,而“谈人生”,或多或少涉及这一点。还有一种就是“德行”,亦即这个人依据自己的“德”所为之行。现在人大多喜欢“听言观行”,认为眼见为实。但是一时的“德行”同“道德”一样可以伪装,这也是有人倡导长久观察之故。

  11. 价值观念是人心中对于事物价值的确信,是内在的。与道德的“言说性”对应的是它的“内心确信性”。还有一个类似的概念是“德行”一个人所道之德不一定是他的价值观(也就是他的德性),它的价值观也不一定是他的道德,这就叫表里不一。但是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的“德行”会与其价值观相互一致,这就叫知行合一。道德与德行不匹配不叫知行不合一,价值观(德)与德行不匹配才叫知行不合一,前者很常见,后者少见。

  12. 每个人都有价值观,但不是每个人都有道德。“有道德”有时指一个人满口仁义道德,有时指一个人对于社会主流道德的遵守。

  13. 总结一下: 言说性、说出来的,是道德最根本的本质。正是因其此性,而形成海德格尔所谓的闲言,导致了人的沉沦与非本真状态。 此为道德的第一本质。

    而道德的本质“宣之以口”,和群众在数量上和舆论声势上的优势,决定了“道德”的另一个本质:就是“为大多数人的诉求说话”。而大多数人的声音,不可避免地代表了相对低水平的声音,代表了弱者的诉求。所以有道德以降,“道德”就“奴化了”,成了奴隶道德。此为道德的社会本质,也称为第二本质、衍生本质。第二本质不适用于个人的道德,但是由于人是社会的生物,道德必然也是在社会之中才有意义,因此其射虎本质也是作为其本质而存在的。

    社会主流道德

  14. 价值观具有个体性,个体如果不言说,群体不可能自动勾连,无法自动形成整体的价值观;而一旦言说,价值观就成了道德。因此,没有所谓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只有社会主流道德。所谓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乃是一个混乱的概念。

  15. 社会主流价值观不是一种价值观,而是一种道德,因此应该称做社会主流道德。因为如果没有大量的嘴巴其势汹汹地道来,他们的这种价值观是无法形成主流的。这种道德对于社会上每一个人道德的约束力都很大,大多数人不敢说与主流道德相违背的事情;但是对于人们德行的约束力会略低一些,因此很多人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对于每个个体的德的约束力就更小了,但是约束力虽小,影响还是巨大的。

  16. 这个对道德的本质的考量,乍一听有些反动,因为它直接澄明了道德的核心本质,揭开了其行而上的面纱,澄明其因为含混不清而令人生畏惧的地方——利益、掩盖和说教。一切“德性”,一说就成了“道德”;不说而自己恪守,则是“德”,美好的德,我们称之为美德。

  17. 道德绝对主义者和有特殊信仰的人是不能接受这里所说的“道德”的概念的,他们会认为我说的这个道德不是他心目中的道德。其实这不过是依旧在用“形而上”的面纱为自己的道德遮羞。只要你说、你表现,那么,你的“道德”就是我所谓的道德,就满足道德的第一本质性。如果你的道德也正好契合社会大多数人的道德观念,那么就满足了第二本质,成了最具代表性的道德 ——社会主流道德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