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蜈蚣毒身亡(男子直播吃蜈蚣)

作者:狐大医○文 / 赵亚楠 编 / 干玎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中蜈蚣毒身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蜈蚣毒身亡(男子直播吃蜈蚣)

中蜈蚣毒身亡

作者:狐大医

○文 / 赵亚楠 编 / 干玎竹

NEWS

近日,一则“主播直播吃蜈蚣、壁虎身亡”的消息震惊了很多人。据《人民日报》报道,有人报警称一男子在屋内发生异常,警方到现场发现该男子倒在房间,已无生命体征。经调查,男子30多岁,生前系某平台主播,生前他正在屋内直播喝酒。为博眼球,他可能吃下了蜈蚣、壁虎等。

武侠小说中,各位能人异士常吃“毒虫”强身健体,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却沦为惨案。有民间“五毒”之称的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到底能不能吃呢?

蜈蚣可以入药,但不建议食用

2018年,珠江的母子听说吃蜈蚣能预防感冒,喝了杯生蜈蚣汁液,因脑膜炎紧急住院。

2016年,哈尔滨一位患者迷信偏方,吃蜈蚣治痔疮,导致肝肾衰竭的病人,结果抢救无效身亡。

2013年,福建一位大伯听说“蜈蚣抗癌”的偏方后,每天吃30克蜈蚣抗癌,最后“以毒攻毒”没成功,还吃成了消化道大出血,险些丧命。

分析背后的原因,多数因为患者混淆了入药和食用的概念。

蜈蚣确实一位传统中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蜈蚣解蛇毒的记载。近些年的研究也证明了它具有抗衰老、抗炎、镇痛、抑菌的作用。所以蜈蚣经过炮制后,确实可以入药。

但直接食用蜈蚣是很危险的,因为蜈蚣去掉头和足后仍有很强的毒性,它的毒液呈酸性,含有组胺样物质、溶血性蛋白质和蚁酸等有毒物质。

另外,寄生虫感染也是蜈蚣容易致死的一大原因。

2018年,《美国热带医学与卫生杂志》曾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称首次在蜈蚣体内发现能对人类产生致命危险的食源性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

轻度感染这种寄生虫可能并无大碍,寄生虫会自行消失。但研究人员说,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寄生虫会穿透大脑和脊髓,导致脑膜炎。在个别案例中,感染这种寄生虫还会导致瘫痪和死亡。

作为中药的蜈蚣,在炮制过程中会被晒干或者磨成粉,所以并不会携带这种寄生虫。

除了蜈蚣,其他四毒也不建议食用

除了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都不建议直接食用。

我国有毒的蛇类包括金环蛇、银环蛇、丽纹蛇、眼镜蛇、五步蛇等。研究表明,蛇毒中存在的磷脂酶能损坏细胞膜结构,有肌肉毒、细胞毒、心脏毒等作用;还含有磷酸二酯酶,能引起血压极度下降。有些毒蛇具有超强的毒性,比如太攀蛇、海蛇等,一口毒液就能毒死成千上万的人。

有毒的蝎子主要集中在钳蝎纲,蝎毒中发现了神经毒素、心脏毒素、肾毒素等,其中神经毒是毒蝎最致命的组分。

蟾蜍毒素含有心脏毒成分,另外还含有蟾蜍配基、神经毒、抗菌胎等活性物质。世界上最有毒的蛙是箭毒蛙,症状为首先出现神经麻痹,接着呼吸麻痹,中毒几秒即死亡。

虽然位列五毒,但壁虎身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分泌毒素。科学家们发现壁虎所带的毒,虽然源自于壁虎尿液,因为有些人沾上壁虎尿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出疹等情况,但是清水冲洗后会自然痊愈。

当然,即使选择这五类野生动物中没有毒性的物种,食用的危险系数也极高。因为它们多为野生,带有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且往往都是人类尚未发现的,人体无法免疫,一般的烹饪加工方法如油炸、做汤很难彻底杀灭病毒和细菌,因此建议不应让直接上餐桌。

比如杭州市疾控中心一次调查显示,杭州野蛇100%感染寄生虫——裂头蚴,一条蛇身上,最多能发现63条。

人感染裂头蚴引起裂头蚴病,其危害程度非常大,裂头蚴在人体内随处游走,会导致人眼、皮下、口腔颌面、裂头蚴病、中枢神经系统、内脏等部位的裂头蚴病,严重者可致眼睛失明、癫痫样发作或肢体瘫痪等。

英国《镜报》曾报道,34岁的大卫壮胆吃下一只壁虎,随后,大卫不幸感染沙门氏菌,于10天后离世。

食用野生动物,尤其要谨慎,不要为了证明胆气和豪气,或是追求奇特的口味,让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

参考资料

1. 蜈蚣的研究进展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3ce090244a02bfd2318947a18e7f9386.html

2. 妈妈,儿子在吃了生蜈蚣后感染了“老鼠龙形”

http://www.sohu.com/a/244742174_360323

3. 中国有毒动物的现状与研究

https://www.docin.com/p-1598636980.html

4. 一条蛇身上63条寄生虫,市疾控:切勿生食野生蛇、青蛙

http://ori.hangzhou.com.cn/ornews/content/2014-07/16/content_5364586.htm

5. 澳大利亚一男子与人打赌输了吞下壁虎 不幸身亡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8084172255471782&wfr=spider&for=pc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