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勇者为什么变成了儿歌(孤勇者如何从网络神曲变成了全民儿歌)

孤勇者为什么变成了儿歌(孤勇者如何从网络神曲变成了全民儿歌)(1)

随着人民日报等央媒的关注,《孤勇者》着实又火了一把。

再次爆红的原因,是人们突然发现这首起源于网络游戏的主题歌曲,在“10后”为主体的小学生中间刮起了“病毒式传播”,从各种短视频的BGM,变成了当代小学生的“接头暗号”。

然而,《孤勇者》在低龄人群中到底火到什么程度?又遵循了怎样的传播路径?爆火的背后传递着什么样的时代情绪?这一切是偶然还是必然?

家长:《孤勇者》“人传人”

“你们孩子都会唱《孤勇者》吗?我儿子不会唱,会不会被孤立?”在一个聚集了80后家长的微信群里,有家长略显焦虑地问。

回答他的家长朋友中,十个有八个都说:“会唱。”一位家长劝慰说:“别担心,你家孩子现在不会,过几天也会了。”

的确,现在《孤勇者》这首歌,已经出现了“人传人”现象。

孤勇者为什么变成了儿歌(孤勇者如何从网络神曲变成了全民儿歌)(2)

刘力是在接女儿回家的路上偶然听她哼起了这首歌的曲调,刘力问女儿,“从哪里知道的这首歌?”女儿说,“同学们都会唱。”

没过几天,刘力又在家中突然听女儿唱起了《孤勇者》的曲调,只是歌词略有不同。女儿告诉他,这是《孤勇者》的“梦想版”。

原来一首《孤勇者》已几经修改,出现了诸多搞笑版本,在小朋友当中传唱。所谓的“梦想版”,其实就是梦想着能够不上学、不写作业、吃零食和打游戏的歌词版本。

刘力把女儿演唱的视频拍下来发到跟自己同龄的朋友群里,引发了很多同龄家长的兴趣。

视频中的小女孩唱道:为什么上学五天,放假却只有两天,真希望能反过来,假期能无限;最好不用写作业,玩了命看动画片,手机电脑和平板一玩一整天……其中,小女孩唱到“真希望能反过来”这句的时候,还高兴地摆动双手,跳了起来。

刘力发现,从朋友们在群里的反映来看,只要是家里有孩子上小学到幼儿园阶段的,绝大部分孩子都会唱《孤勇者》,即便不会唱也会跟着哼哼高潮部分的旋律。

有朋友在群里发了另一段视频,是他傍晚在小区里遛弯时拍下的。

在昏暗的灯光下,夜幕中闪烁着孩子们滑板车和自行车的小车灯,几个孩子都在哼哼着小曲。虽然曲调明显走音,但仍能辨别出是《孤勇者》。“这歌本身挺好听,但是孩子唱出来,尤其一起唱的时候,听下来脑仁疼。”

孤勇者为什么变成了儿歌(孤勇者如何从网络神曲变成了全民儿歌)(3)

起初有家长以为孩子是从音乐课上学来的,但在讨论中发现,孩子之间传唱的歌曲并非来自课堂,而是来自网络上。

“我家孩子一开始也不会,后来是从大舅哥家孩子那里学来的,他家孩子管得松,老上抖音。”一位家长提出了自己观察的力证。还有一位家长说自己家两个孩子都会唱《孤勇者》,老大是从老二那里学来的,老二则是玩一款叫“迷你世界”的角色扮演类游戏,那里面有这首歌。

有二胎的家长发现,《孤勇者》主要是在幼儿园中大班或小学生的中低年龄阶段传唱,“我家老大已经上初一了,很烦她三年级的弟弟天天哼这歌。”

老师:用《孤勇者》和学生互动

发现孩子们喜欢《孤勇者》是在今年春季疫情防控的这段时间。某小学一年级的古老师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课间的时候她会给学生们放一些歌曲,当问起大家想听什么歌的时候,多数孩子会异口同声:“孤勇者。”

古老师以前在网络上也听过这首歌,但没想到一年级的学生们也会对这种流行音乐感兴趣。当她在课间放出这首歌时,有的孩子会不自觉跟着节奏蹦蹦跳跳,到高潮部分几乎全班的男生都会唱起来。

古老师发现,孩子们唱的《孤勇者》虽然曲调相同,但歌词并不同,她跟学生们交流发现,这首歌的歌词已经被改成了很多不同的版本,有“写作业版”、“奥特曼版”、“喜羊羊版”等等,从歌词就能知道,这都是孩子们自己改编的。

后来古老师在网上看到有孩子用《孤勇者》的歌词来对暗号,她也学着和学生们对过几次,“学生们都会很开心地配合,会觉得老师跟他们很亲近。”

对于为什么会喜欢《孤勇者》这首歌,学生们也各有说法,有的学生说,孤勇者是一个刺客,很飘逸、很帅气;有的学生说,这是一首描绘劳动者的歌曲;还有的学生说,这是医生消灭病毒的歌曲。

古老师说,从跟学生们的交流中她感觉到,孩子们喜欢《孤勇者》这首歌,应该源于疫情期间的一个网络视频,视频中有一个剑客拿着剑杀死了病毒,BGM就是《孤勇者》这首歌曲。

所以,孩子们觉得这个剑客很勇敢,有一种侠客精神,能够打败病毒,让大家的生活恢复正常。

孤勇者为什么变成了儿歌(孤勇者如何从网络神曲变成了全民儿歌)(4)

北京海淀区定慧里小学的音乐老师刘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听到孩子们传唱这首歌就是在自己的音乐课上,一些孩子在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时提到了《孤勇者》。

“这首歌本来是《英雄联盟》动漫游戏的主题曲,发行有一段时间了,但在孩子们之间传唱出来应该是今年春季疫情期间,在网络上有歌颂防疫志愿者的版本,所以后来就越传越广。”刘老师回忆道。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刘颖分析,《孤勇者》这首歌的旋律很适合孩子们学唱,节奏比较快,韵律感很强,这让孩子们很容易接受,而且节奏和歌词都显得铿锵有力,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这也符合孩子们在追求未来希望的心理预期。

刘颖说,她印象最深的是歌词中的那句“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英雄梦,这首歌触动了孩子的梦,而且让孩子们知道,英雄不仅仅是消防员、警察、医生,也包括自己身边的老师、父母等。

因为这首歌的火爆,定慧里小学的音乐老师们还将《孤勇者》这首歌作为一个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来进行教研,老师们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让学生们用不同的器乐、舞蹈方式来演绎《孤勇者》,这也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教学效果。

再次爆红 经历了怎样的传播?

除了在低龄人群中“出圈”,歌曲《孤勇者》近期在各大社交平台的热度也持续攀升,与《孤勇者》有关的话题数次冲上热搜榜榜单。

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歌曲《孤勇者》的传播路径可大概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引多位娱乐圈明星翻唱、打入学生群体内部、作为成年人与小朋友的“接头暗号”、受到主流媒体点名关注。

第1波:引来众多明星翻唱

2021年11月8日,游戏《英雄联盟》衍生动画《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的中文主题曲《孤勇者》正式上线,歌曲由唐恬作词,钱雷作曲,陈奕迅演唱。

北京青年报记者检索发现,歌曲上线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凤凰传奇、张韶涵、信、腾格尔、阿朵等多位明星曾在节目现场或录音棚中翻唱过《孤勇者》。

在浙江卫视一档综艺节目中,杨坤、杨丞琳、朱星杰合唱了《孤勇者》,微博话题“杨坤孤勇者开口就有了”阅读量达788.8万。

而在《乘风破浪》节目中,那英、许茹芸、谭维维、郑秀妍合唱《孤勇者》,微博三个相关话题阅读更是达到1.4亿。

第2波:打入学生群体内部

在娱乐圈“破圈”的同时,《孤勇者》也在学生群体内广为流传。有全班集体合唱、有弹奏表演,还有老师专门为同学们编排了这首歌的桌舞。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早在今年3月中旬,网络上就已经掀起了关于“小学生为什么喜欢《孤勇者》”的讨论。

3月29日,两名小学生课间用综合楼大厅的钢琴弹奏《孤勇者》引得同学们集体合唱,该视频在抖音点赞量达332.1万。

陕西一名音乐舞蹈老师发布全班同学跳《孤勇者》桌舞视频,视频获赞21.9万,评论8.6万。

云南昆明一英语老师发布同学们因拔河失利而痛哭合唱《孤勇者》视频,微博话题1.4亿阅读。同时,该视频在抖音获点赞量177.2万,评论12万。

湖南邵阳一幼儿园演出时,一个绿衣服的小姑娘因在舞台上声嘶力竭地演唱《孤勇者》,表情及肢体动作极其夸张而走红。该视频在抖音获点赞量14.3万……

直到现在,打开各大平台搜索“《孤勇者》小学生”关键词,仍能看到许多高热度内容,这也是歌曲《孤勇者》成功打入学生群体最直观的体现。

第3波:成为孩子的“接头暗号”

《孤勇者》在学生群体内流行起来之后,北竟青年报记者还注意到,有多位自媒体博主前往街头寻找小朋友“对暗号”,很多时候,一句“爱你孤身走暗巷”刚起头,小朋友们就已经开始回唱“爱你不跪的模样”。

有趣的是,4月2日,贵州凯里有一小伙儿在学校门口跟随《孤勇者》音乐打鼓锻炼胆量,没想到竟吸引了一群小学生围观。后来,大家跟着节奏一起唱响《孤勇者》。该视频点赞量47.4万。

孤勇者为什么变成了儿歌(孤勇者如何从网络神曲变成了全民儿歌)(5)

第4波:受到主流媒体关注

除了民间各方极强的传播力量,各大媒体的关注也成为歌曲《孤勇者》红遍全网的一大重要原因。近两个月来,《孤勇者》更是受到了主流媒体的点名。

5月26日,人民日报官微发表文章《孤勇者作者回应歌曲成儿歌 音乐温暖前行的奋斗者》,话题阅读次数达2.6亿。

5月8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发布《9种古乐器解锁古风版孤勇者》,微博话题阅读量509.4万。

7月4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小学生为啥都爱唱“孤勇者”?》,阅读量10万 。

乐评人、短视频从业者:各方的共同胜利

“一首歌火了,大家抢着做自己的版本,已经是现在业内常态。”一位音乐产业从业者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讲述他所观察到的业内逻辑。

“大家都抢着赚一笔流量的钱。”一位短视频行业从业者补充说道,“看到歌曲火,平台、公司很多人会把火的内容往上推,为的是蹭流量。很多学校带着学生翻拍也是这个逻辑。视频火了,也是为学校做宣传。”

“《孤勇者》确实是一首高质量歌曲。词曲都很精良,和弦走向也不落俗。”一位90后平台音乐人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小朋友喜欢这样正能量的歌曲,很正常,加上本来就是《英雄联盟》游戏动画的中文主题曲,还覆盖一大批游戏玩家,他们都是年轻人,和学生群体有很大重合。”

“今天一首歌能否流行,能否有很高的翻唱度,早已不是歌曲本身好坏的比拼,而是平台与资本的游戏。”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乐评人如是说。

分析这首歌火爆的原因,四位受访人均表示,作为《英雄联盟》游戏动画主题曲,《孤勇者》广受欢迎的背后和各个版权方及音乐平台、视频平台有能力重金砸钱有很大关系。

“现在一首歌火不火,80%靠砸钱,20%靠运气。当然如果具体到《孤勇者》这首,歌确实做得很好之外,作为《英雄联盟》游戏的代理运营商的大公司平台,当然会在自家游戏动画主题曲的推广上砸钱,重金推广。热度越卷越高,大家都获益,也就有了流行。”该乐评人表示。

“三大有音乐业务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到了版权竞争白热化,很多时候大家会推自有版权的歌曲,给竞品平台版权歌曲很少流量,这已经是平台竞争常见的做法。因为每播放一次,就会对应有一份收入,但如果一首歌实在太火,也是控制不住的事。”

一位短视频行业从业者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当一首歌有热度后,网红翻唱、拍短视频蹭热度,MCN公司为了流量,还会在后面砸钱推,把内容推进更大的流量池。这就制造了全网的热度和可见度,最终这首歌被小学生听见,他们开始自发演唱,就是流量的更大胜利了。”

也有媒体表示,爆火的文化逻辑是经验丰富的专业者进入网络流行曲赛场。

“当然,《孤勇者》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因为背后是传统唱片产业在支撑,有丰富制作经验、有众多代表作的钱雷担任制作人,有众多代表作的女作词人唐恬作词,她个人对抗癌症的经历也在这次《孤勇者》的传播中被人们熟知。换句话来说,《孤勇者》的火遍全网,更有着专业人士下场的意味。”

教育专家:这首歌的流行,和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教育专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小孩子有一个成长发展阶段,4岁时是其个性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对外界有明显的感知。这首歌的流行和现在未成年人外在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现在的孩子父母和老师,大多都是督促孩子们要考更好的成绩,孩子们情感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们需要一定渠道进行宣泄,而这首歌就满足了这个需要。

“情感没有(得到)满足,孩子的生活体验就跨越了实际年龄。” 储朝晖认为,家庭和学校应该进一步减轻孩子的压力,让其“回归童年”。

储朝晖表示,“我们每个孩子就好像是一个球,当你把它投到什么样的墙上,他就做什么样的反弹,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不宜过分解读。《孤勇者》这首歌就是当下孩子情感状态的一种反射。”

孤勇者为什么变成了儿歌(孤勇者如何从网络神曲变成了全民儿歌)(6)

儿歌是时代情感的镜子

《孤勇者》的火爆让原唱陈奕迅也有些意想不到,亲自发微博说:“听说我唱了首儿歌。”

据南京师范大学秦艳琼的论文《童谣综论——从文艺学到教育学》中介绍,“儿歌”一词始作于周作人:“儿歌者,儿童歌讴之词,古言童谣”。因此被认为,儿歌是童谣的现代名称。

儿歌、童谣为民间歌谣的一部分,是广大民众创作的口头诗歌,是他们现实生活、思想情感和心理愿望在有节奏的、音乐性的口头语言中的真实反映。

因此,从歌谣的定义就能看出,歌谣的流行从古至今其实都是一种民间文学表达形式,它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密不可分。

据相关资料介绍,童谣的出现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先秦著作《思文》中就有“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这就是民间歌颂尧帝征集的童谣。

在中国古代,童谣反映社会现实,也成为一种常态,有如前文那样歌颂太平盛世的,也有揭露社会阴暗的政治童谣。

明清时期以后,研究者敢于正视历史,以独立的学术视角批判古代政治童谣的神学色彩,重塑了童谣本该有的生活面貌。

孤勇者为什么变成了儿歌(孤勇者如何从网络神曲变成了全民儿歌)(7)

作为音乐教师,刘颖对《孤勇者》的流行也有社会层面的看法,她认为好的音乐歌曲都必然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才能够成为热点。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 ,在举国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孤勇者》所传递出来的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充满正能量的歌词,给在这个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带来更多的鼓舞。

此外,刘颖认为,《孤勇者》这首歌的背后就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歌曲的词作者唐恬是一个抗癌十年的女子,她不仅仅是歌词创作者,也是歌曲故事的主人公。可以说,《孤勇者》这首歌从诞生开始,就带有着励志的基因。

《孤勇者》衍生出众多版本

《孤勇者》是游戏《英雄联盟》衍生动画《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的中文主题曲,由唐恬作词,钱雷作曲,陈奕迅演唱,于2021年11月8日以单曲的形式发布。

2022年,《孤勇者》成功“出圈”,被很多音乐大咖、知名乐手翻唱。与此同时,让原唱陈奕迅都没想到的是,此歌曲竟成了儿歌,成了“全国小孩子统一爱好。”

起床铃声《孤勇者》:在河南许昌,一位幼儿园老师将起床铃声改为《孤勇者》,当歌声在寝室响起,小朋友们都不赖床了,反而起床一起唱起了《孤勇者》。

拔河助威《孤勇者》:在云南昆明某小学,一个班级连续三年输掉拔河比赛后,同学们忍不住在教室里哭,老师怎么安慰都没用,于是唱《孤勇者》激励他们,大家情绪激昂地跟唱后都得到了缓解。

缓解紧张《孤勇者》:在广东珠海,一位医生给治牙小男孩唱《孤勇者》消除恐惧。医生表示,小朋友做根管治疗有些紧张,自己和他“对暗号”,《孤勇者》唱完,孩子明显就不怕了。

“假期版”《孤勇者》:“为什么上学有5天,放假却只有2天,真希望能反过来假期能无限,最好不用写作业,玩了命看动画片,手机电脑和平台一玩一整天。零食、甜点,怎么都吃不完;玩具、卡片,无尽的零花钱,这才是小朋友该有的童年。别做梦了,起床赶快去上学。”

“作业版”《孤勇者》:“是谁发明了作业,每天写都写不完,稍微字写得难看,爸妈就变脸……是谁说快乐的是童年,为什么却有写不完的作业。”

“行业版”《孤勇者》:警察、医生、矿工、消防员、检察官、乡镇公务员、人民海军、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等都加入改编大军。

此外,还有耕地版《孤勇者》、监狱抗疫版《孤勇者》;孩子们改编的“奥特曼版”《孤勇者》、“喜羊羊版”《孤勇者》等等。

目前,此歌曲已无法完全统计究竟有多少个版本。

正如很多孩子们感受到的那样,《孤勇者》歌词中蕴涵着勇气、热血以及抚慰、治愈。

这些情感使得这首歌让更多人产生共鸣,并让孤勇者有了多重解读的空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编辑/张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