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一条龙养殖对虾(亩纯利润在7万元)


大棚一条龙养殖对虾(亩纯利润在7万元)(1)



河北省南排河镇大棚养虾喜获丰收!近年来,南排河镇从现代渔业养殖入手,积极推动传统渔业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在大棚里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增加渔民收入的同时,也描绘出值得期待的“海堡”新未来。

大棚一条龙养殖对虾(亩纯利润在7万元)(2)

记者日前来到南排河镇张巨河村,沿海公路西侧,3个塑料大棚整齐排列,塑料薄膜覆盖之下是数个相对独立的养殖池,正在充氧的池水翻腾着欢快的水花。这些养殖大棚属于张巨河村启瑞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近海水域污染、海洋资源减少等原因,传统的捕捞和露天海水养殖生产模式举步维艰。面对这一现状,南排河镇积极引导渔民转变思想观念,学习先进养殖经验。

大棚一条龙养殖对虾(亩纯利润在7万元)(3)


启瑞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聂振树:2012年、2013年外塘养殖大面积亏钱,生活都不好过了,2014年镇政府领着咱们虾农们考察了江苏的棚养模式,2015年,我开工建设大棚。大棚养殖避免了大雨、冰雹等自然灾害,而且亩产量比外塘养殖高五十倍,外塘养殖亩产量80-100斤,大棚养殖亩产5000-5500斤,价格也高,这是反季节上市,价格平均比(外塘养殖)高7-8块。


大棚一条龙养殖对虾(亩纯利润在7万元)(4)


棚养对虾不仅品质好,而且能应对各季节上市,因此每当棚养对虾出水时,总是被一扫而空。自2016年上半年投产以来,聂振树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亩产量达到5500斤,是外塘养殖的十倍以上,亩产纯利润在7-8万元。看到大棚养虾效益高、风险小,附近的虾农们也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而此时,聂振树也有了自己新的打算。


启瑞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聂振树: 2017年这两茬虾养完之后,11月份准备动工再建3个棚,通过我的养殖经验感觉效益还可以,再把规模扩大一点,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大棚养虾需要注意这五点
1.清塘消毒在虾苗放养前,将池水放干后用高压水枪清池,烈日曝晒数天后,使用生石灰湿法清塘,即蓄池水0.5米左右,将生石灰放入木桶中水化后立即趁热按150千克/亩的比例均匀遍洒全池,浸泡一周。排干池水后进水,使用约0.1克/米3二氧化氯对水体消毒。消毒3 天后施肥培藻,培养以硅藻为优势种的硅藻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50厘米。

不少养殖户在进行杀菌、病毒的操作过程中喜欢使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容易引起疾病的复发,而传统的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且杀病毒或者是细菌不具有广谱、高效的特性,最新的技术是采用银离子,通过带正电荷的银离子吸引负电荷的病原体后进入病原体内将病原体的官能细胞杀灭从而实现高效、无刺激、彻底的杀菌的效果。


大棚一条龙养殖对虾(亩纯利润在7万元)(5)


2. 放养购苗前测量池塘水体pH 8.3、盐度25、溶氧5毫克/升以上,询问苗企水质状况,保证pH差异在0.5以内,盐度差异在3以内,以免虾苗不适导致死苗。选购虾苗需要注意,附肢完整、弹跳有力、光滑透明、无病变。放苗时天气晴朗无大风,放苗前底增氧机开启,使得棚内的水体达到富氧的状态。虾苗运至养殖场后,把氧气袋放进养殖池,使袋子温度与池子温度相近,温差3℃以内,放养密度约为20万尾/亩。
3.投饵虾苗下塘后,次日开始投喂开口料(粉料),每天投喂4 次,5~6小时一顿的时间间隔,日投饵以10克/万尾粉料。投喂后观察虾苗吃食情况,即肠道是否饱满、肠道颜色是否与饵料颜色一致。转料好后3 天开始加料,150~300克/天。虾苗2厘米左右开始投喂零号碎料,并放置料台,驯养虾苗进入料台摄食,料台上放料为投饵量2%左右,放置1 个料台,投饵后1~1.5 小时观察料台。虾苗5厘米左右开始投喂一号碎料,8厘米左右开始投喂一号粒料,换料时从少量掺入开始过渡到完全换料。投喂碎料后就开始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营养添加剂,以保证关键营养需要,同时增强免疫力。投饵量根据进食情况、天气变化、生长阶段等因素及时调整。

投喂时,可以搅拌添加乳酸菌投喂,不仅能促进消化,有益肠道健康,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成本;还能一定程度抑制有害细菌滋生。


4.日常管理虾苗下塘后,每天坚持巡塘观察虾苗摄食及其活动情况。养虾先养水,水质调控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工作。一般前期藻类不稳定、水环境变化大,尤其要注重水质调控,维持藻相稳定,避免倒藻。前期虾苗蜕壳频繁,1~2 天一次,适时补充钙质和微量元素。增氧机常开,保持水的“肥、活、嫩、爽”,但5厘米以前少开两台增氧机,以免水流过急伤苗。整个养殖过程基本上保持封闭养殖,减少海水外来病原的传播,在养殖后期水环境恶化时每天换5~15 厘米水,换水时快排慢加,避免温差过大。

大棚一条龙养殖对虾(亩纯利润在7万元)(6)


5.病害防治加强各项管理,定期监控,投喂优质饲料,保持池水的优质稳定。在疾病防控中维持水环境的稳定,即pH 7.5~8.5,日变化0.5 以内、氨氮0.5 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0.2 毫克/升以下,溶氧5 毫克/升以上。通过调节碳氮比,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养殖的优势,提高养殖成功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