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不懂如何和孩子沟通(少跟孩子讲大道理)

文:幼子学堂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孩子叛逆不懂如何和孩子沟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孩子叛逆不懂如何和孩子沟通(少跟孩子讲大道理)

孩子叛逆不懂如何和孩子沟通

文:幼子学堂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对于情绪的了解是少之又少,他们在3岁左右的时候,右脑要比左脑更为发达,而右脑掌控的是感性,这也导致了孩子大多比较情绪化,容易因为一点事情就变得特别的不开心。

准备出门逛街的时候,小婉特别的开心,一直家里蹦来蹦去的,小婉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和母亲一起逛街。平时母亲都比较忙,难得有空抽出来陪小婉逛街,小婉自然开心得不得了。

在逛商场的时候,小雅也是一路连蹦带跳的,等到了快吃午饭的时候,小婉说想吃冰淇淋,小婉的母亲说:“都快要吃午饭了,不要吃零食了,不然等会你就不想吃东西了。”

小婉一听,不乐意了,说一定要吃,小婉的母亲没有同意。忽然小婉大哭了起来,说自己就是一定要买。小婉的母亲有点被吓到了,没想到自己的女儿情绪变化竟然会这么大。

其实,如果孩子的情绪教养高的话,那么他就不会随便的发脾气,完全不理会父母的感受。而且情绪教养越高的孩子,对于他们人格的养成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我们可以来具体了解一下情绪教养的重要性:

第一: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情绪教养高的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会比一般的小孩高。人什么情况下自控力会下降?一般当人出现了负面情绪的时候,他的自控力就会慢慢的下降,负面情绪容易让人的整个状态都变差,可如果这个人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那他就能更快的恢复过来,同时自控力也得到恢复。

而情绪教养高的孩子,他们可以很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的控制住自己,不容易出现失控的场面。

第二:更加理性的对待人生

有些孩子,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处理起事情的时候,容易带有情绪,比如中午难过了,就不想吃饭,父母怎么和他说都没用。

而情绪教养高的孩子,则能更加理性的看待事情,不会把过多的情绪带入进来,同样是不卡新,但是他就不会说因为不开心所以我不吃饭,这就是在理性的看待事物。

情绪的教养,要从零岁就开始

为什么说情绪的教养要从零岁就开始了,因为专家们发现还处于婴儿期的孩子,他们就已经能够和大人互动了。

虽然他们不懂得说话,可是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孩子的第一声哭声,便是一次情绪的表达。孩子用哭可以表达很多的事情,比如他想小便了,比如他肚子饿了。

然后在他两个月左右的时候,他就会开始学会微笑,这种微笑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可能是表达他的愉悦,也可能是在表达他想受到关注。

在婴儿小的时候,如果父母的负面情绪过多,将会导致孩子的整个人的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那家长们要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绪教养:

第一:引导孩子认识情绪

情绪是千变万化的,但它并非是怪兽,孩子没办法掌控情绪,往往不是因为被情绪这头怪兽吓到了,而是他的能力还不足以让他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因此,父母有义务的帮助孩子认识情绪,了解情绪的方式有很多,不过归纳起来可以分为情绪绘本和情绪游戏两种。

情绪绘本:

情绪绘本就是专门用来阐述情绪的,孩子因为大脑发育的原因,他们会具象的东西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情绪绘本通过把情绪具象化,从而让孩子清晰的了解到各种情绪都是什么样子的。

情绪游戏:

情绪游戏需要父母的参与,比如父母扮演一个郁闷的人,然后让孩子来猜。孩子需要通过观察人脸的变化,说话的语气,以及肢体语言的表现来综合判读自己的父母此时是怎样的一个状态,而这种情绪游戏能够很好的让孩子全方位的了解情绪的真面貌。

第二:帮助孩子正确应对负面情绪

负面的情绪,并非是不良的坏情绪,如果每次孩子难受,父母都和孩子说这样的情绪是不好的,人应该永远保持开心,那么孩子就会故意去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让这些情绪得到合理的释放,有可能导致孩子变得压抑和难受。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负面的情绪,有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重点在于你怎么去释放这些情绪。比如通过打篮球,通过跑步或者是画画等等。

父母需要引导孩子通过以上提到的这些正确的方式来解压。而不总是让孩子去压抑自己。

第三:父母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父母有时候来了情绪,难免会对孩子发脾气,这是因为受到了踢猫效应的影响,人在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时,容易把这些负面的情绪传给比自己低一等的人,可能是下属,还有可能就是自己的孩子。

因此,父母除了引导孩子认识情绪,还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不随便对孩子发脾气。

少和孩子讲各种大道理,从情绪教养入手,逐步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塑造稳定人格。

我是幼子学堂,想要了解更多有价值的育儿资讯,还请关注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