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短的诗100首(诗词大唐最笨)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网上曾有的这样一句问答:史上最笨的诗人是谁?

答:贾岛。

问:为什么?

答:因为贾岛有一句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两句诗,花了三年的时间写成。这确实是一个很“笨”的诗人,可是,就是这三年憋出的两句诗,却成为经典名句,后世流传。

唐朝最短的诗100首(诗词大唐最笨)(1)

“两句三年得”出自贾岛的《题诗后》,是贾岛题在《送无可上人》这首诗的后面。

让贾岛费尽心思写作的《送无可上人》有什么高妙之处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

《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zhǔ】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无可:僧人,本姓贾,贾岛堂弟。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为上人。

贾岛曾与无可同住长安西南圭峰之草堂寺,无可将南游庐山,于是贾岛作此诗赠别。

雨后初晴,圭峰上蔚蓝天空格外新鲜,我们为草堂寺无可上人送行。在蛩鸣的秋天,他带着麈尾,离开了寺院,暂别了亲人。

潭水中倒映着他独行的身影,他将身子倚在树边休息。最终他应烟霞之约,把天台山作为近邻。

唐朝最短的诗100首(诗词大唐最笨)(2)

在这首诗中,贾岛表达了对堂弟的留恋之情,对佛门清静之地的向往。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是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即是表述写下这一句的艰难过程。

“两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的说法,但是,贾岛为了写就这两句诗,费了很大一番工夫,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贾岛花费一番大工夫写作出来的句子,究竟好在哪里呢?

唐朝最短的诗100首(诗词大唐最笨)(3)

送别堂弟,堂弟孤独行走的身影,倒映在潭水中,给人形影相吊的寂寞感。堂弟旅途疲惫,于是,靠在树边休息,这又在寂寞中平添了孤独无依的悲苦。

独行,潭照影。疲累,树栖身。

孤苦,清冷,扑面而来。

明代布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评价这两句:贾岛“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其词意闲雅,必偶然得之,而难以句匹。

他说,贾岛这两句,词意闲雅,一定是偶然得到的,再难找到恰当的句子与它相匹配。

唐朝最短的诗100首(诗词大唐最笨)(4)

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写诗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情调偏于荒凉凄苦。

贾岛的这两句神来之笔,自然也是“苦吟”的结果。

唐代诗人孟郊与贾岛同称为“郊寒岛瘦”,孟郊被称为“诗囚”,贾岛被称为“诗奴”。

诗奴,贾岛甘愿成为诗的奴隶,为了写好诗,狠下苦工夫。

唐朝最短的诗100首(诗词大唐最笨)(5)

因为爱诗,贾岛还出过两次“车祸”。

其中,“推敲”的典故,最为人熟知。

贾岛骑着毛驴,在思考一句诗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完全不看路,于是撞到了京兆尹韩愈的车驾。

幸好韩愈也是爱诗之人,他丝毫不责怪贾岛,还和他一起思考,建议用“敲”字。两人结成好友。

可是,不是人人都是韩愈。

还有一次,贾岛又骑着毛驴满街跑,秋风正盛,落叶满地,贾岛吟道“落叶满长安”,却始终联不到好句。

又冲撞了当时的京兆尹刘栖楚的车驾。刘栖楚可没韩愈那样的好脾气,气得他把贾岛关了一晚上才放出来。

唐朝最短的诗100首(诗词大唐最笨)(6)

贾岛写诗,下苦工,爱琢磨。他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

更高妙的是,他写成之后,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有许多人称他为最“笨”的诗人,其实,不如说他是最认真的诗人。

逐字推敲,逐句锤炼,正说明了他认真审慎的写诗态度。

贾岛去世的时候,家无一钱,只有一头病驴,一张琴,令人感慨。

他的一生,似乎都用来写诗了,我们又怎么忍心苛责这样一位认真苦吟的诗人呢?

唐朝最短的诗100首(诗词大唐最笨)(7)

文章来源:诗词世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