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殡前摔瓦是怎么一回事(农村出殡时为何要长子摔瓦盆)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参加过农村的葬礼。通常来说,流程都很繁杂,各地的风俗也不一而同。但是有一项传统,却在广大农村都有保留。那就是在出殡前,孝子贤孙摔瓦盆的传统。为何在老人走后要摔瓦盆,还必须是长子长孙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农村出殡前摔瓦是怎么一回事(农村出殡时为何要长子摔瓦盆)(1)

传说在古代有个读书人,名叫张生。在他20岁的时候,娶了妻子何氏,还生了儿子金生。结果在金生刚满月时,何氏便因产后血崩而亡,张生又娶了继室慧娟。慧娟对金生像亲生儿子一样照顾,白天抱着,夜里哄着,张生对此也很欣慰。然而好景不长,在金生三岁时,张生便过世了。慧娟的哥哥和嫂子劝她改嫁,但慧娟却不同意。她说:“女人要讲三从四德,我既然嫁给张生,就要从一而终。我儿子现在三岁,等他年满十五,我便熬出来了。我现在不能丢下这一岁没娘,三岁丧父的孩子。”哥嫂看慧娟主意坚定,便不再劝她了。

为了将金生抚养成人,慧娟真的是历经艰辛。家里一有什么好吃的,她便会放到床头柜的盆里,让金生拿着吃。一眨眼的功夫,金生已长大成人,十五岁中了秀才,十八岁中了举人,成为县里面备受人重视的青年才子。但他还是改不了在床头柜盆里拿瓜果的习惯。就在金生第二年进京赶考之前,慧娟却病倒了。金生请来郎中,没日没夜的照顾,慧娟还是过世了。

农村出殡前摔瓦是怎么一回事(农村出殡时为何要长子摔瓦盆)(2)

金生哭得死去活来,每看到柜顶那个装瓜果的盆,便睹物思人,泪水忍不住的往下流,还昏厥过去好几回。乡邻一看,金生这么哭下去哪能行?毕竟是举人老爷,哭坏了怎么办?于是便趁着发丧时,他哭晕在棺材前的机会,把那个盆给摔碎了。从此,民间在举办丧礼时,便多了一项摔瓦盆的传统。

这“摔瓦盆”又被称为“摔老盆”、“摔吉祥盆”、“摔阴阳盆”,主要用来烧祭奠用的纸。它不能是随便一个瓦盆,必须专门从市场进行购买,直径大约是4寸左右,深1寸多,底部有一小圆孔。瓦盆买来后,家中晚辈按照长幼顺序依次在瓦盆底部钻孔,钻的孔越多,说明老人福气越大。

农村出殡前摔瓦是怎么一回事(农村出殡时为何要长子摔瓦盆)(3)

而摔这个瓦盆的人,必须是长子或长孙,如果长子已亡或没有长孙,才可以由次子代劳,上门女婿是没有资格的。因为这摔瓦盆不仅意味着告别死者,还意味着家庭财产继承权的划分。在摔瓦盆时注意的是,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且摔的越碎越好。如果第一次没能摔的太碎,也不能再继续捡起来摔,后面抬棺的师傅会用脚踩碎。这又是为何呢?主要是古人将这瓦盆当作了死者去另一个世界的“锅”,摔的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阳间的亲人也会越平安。当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是有点封建迷信,但在古代却表达了人们对亲人的寄托。大家觉得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