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故事会(中华好故事国学有双青春的翅膀)

国学智慧故事会(中华好故事国学有双青春的翅膀)(1)

经过一场长达数年之久的爆发式发展,各大卫视的综艺之争已经渐渐从躁热阶段进入到理性阶段,面临一轮全新的洗牌。随便买个国外版权照葫芦画瓢就能大赚一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很多缺乏内容与品质支撑的节目被大浪淘沙,一些既能满足娱乐需求又富有文化营养的精品综艺逐渐浮出水面,引领了新的潮流。例如浙江卫视的原创文化节目《中华好故事》,在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故事中寻宝,打通了文化与娱乐的任督二脉,研发新颖活泼的竞赛形式,贯彻娱乐化、互联网化、青春化的制作理念,让国学展开了青春的翅膀,人文与娱乐顺利接轨,把文化综艺推进到“人文 ”时代。

全新理念

“人文 ”推动荧屏新时尚

至今年暑期,《中华好故事》已经推出第三季,来自全国各大中学名校的“学霸”,在这个充满了纸墨书香的国学擂台上,通过知识竞赛、故事演绎、名人出题、知名校友助阵这些有趣且多元的环节设计,展开电光火石般的决战,引领观众进入国学的“故事世界”。台上拼的是选手们的学识与脑力,张扬的是青春的个性和风采,激发的是全民的文化意识与兴趣。针对当下小情小调泛滥的综艺乱象,这档节目吹响了文化综艺复兴的号角,喻示了 “人文 ”时代的到来。

纵观当下荧屏综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除了精通娱乐变现的商人,有志有识之士也不少,他们致力于经典的传承,专注经营文化庭院,却很难在迎得市场的认可,只能苦心维持,被动的孤芳自赏。毕竟,在影视高度产业化的今天,娱乐和文化,仍然是一对难以相融的姊妹花。如何把娱乐做出文化味,把文化做得够娱乐,一直是摆在各大卫视决策者案头的一道难题。

《中华好故事》就是突破这一难题的破冰之作,它的成功不仅局现于节目本身的收视率、影响力和文化推广意义,更是催生出“人文 ”这一全新理念。如果说, “互联网 ”是以信息和社区为基本功能的1.0模式转入到更加注重交互体验的的2.0模式,衍生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和生活理念,那么《中华好故事》就是以现代娱乐手法,为代表的文化综艺已经通过荧屏推开了文化这扇窗户,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全新的风景。

在市场的大环境下,《中华好故事》选择了一条正确而又先进的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进行了现代思维的包装,让国学在综艺的推动下,焕发了新的生机。

这档节目再度证明,国学不是阳春白雪,而是日常营养,没有文化的娱乐迟早会会淘汰,就像当年风靡世界的电子游戏街机已经被更加现代的游戏所取代,反过来看,像我们传统的围棋、象棋、华容道、七巧板、九连环,在历经了几千的雨雪风霜,世事境迁,仍然能够历久弥新,长盛不衰。

正是人文与综艺的高度契合,表与内的互补,形成了《中华好故事》的核心竞争力。不可否认,娱乐仍然是综艺节目的第一驱动力,不娱乐,何谈收视,没有收视,就无法生存。如果说以往的人文综艺总是一条腿走路,那么《中华好故事》无异是找到了文化与娱乐共舞的新模式,而这种人文与娱乐,电视台与互联网的和谐共赢,促成了“人文 ”的诞生。

台网融汇

互联网助推文化综艺复兴

《中华好故事》能够成功启动“人文 ”概念,除了娱乐与文化的对接,也离不开对互联网这个放大器的保驾护航,从上一季节目开始,节目就开始运用摇信、微博等媒介与观众产生互动,打通了大屏与小屏之间的通道。

如果说,现代娱乐是通往文化的一扇门,那么互联网就可经形容为是打开这这扇门的钥匙。它的底蕴够绵长,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经过现代综艺手法的包装,以快节奏、强情节等特点,赢得了荧屏观众的喜爱浙江卫视能够原创出这样《中华好故事》这样通过人文撬动娱乐产业的节目,底气一方面来自国学的博大精深,一方面则是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而其最终现的影,

从娱乐发展来看,互联网也是是荧屏综艺的生命线,现在来看,综艺在近几年时间里高速发产,几成文化浪潮,其根本离不开互联网的推波助澜。

互联网最大的功绩是通过媒介平台与个人终端的连络,实现了人与环境的交互,产生全新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影响力。看看现在各种网络化的游戏,电商对电影,网剧对电视剧,网络视频平台对卫视的冲击,就不难发现,互联网正在全面渗透并占领传统影视行业,无往不利。

在信息高速发达,娱乐空前繁荣的当下,互联网的交互方式是传统媒介的有力手段,本季《中华好故事》,节目在赛制、选手、舞美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之外,还首次引入了微信摇一摇实时互动答题游戏,有力的勾通动荧屏与网络两大群体的参与性,精巧的环节,丰厚的奖品,让台网互动成为可能性,加上全新开发的网络互动签题小游戏APP,动态海报,主题活动等内容,把一批平素不看电视的网友吸引到电视机前。

拒绝填鸭

95后思维与传统文化的亲密互动

基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好故事》的内容略显高端,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通过紧接地气,嘉宾与选手的交流是站在相等的平台上,而不是一方答题一方评判的不对等关系,对于选手们来说,无论楼含松、钱文忠两位大师,文化才女蒋方舟,还是出题嘉宾千惠,既是良师,也是益友,他们与选手的交流就像促膝而谈,娓娓道来,分外坦城,让选手们在紧张的比拼之余,可以减轻压力,尽情的释放青春个性,而他们不加掩饰,真实的状态反应,也是以往同类节目所不具备的。这种形式也就像孔子所言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正因如此,《中华好故事》也被文化人士称为“流动的孔子学院”。

而从非常游戏化的环节设计,也保证了选手和年轻观众能够保持丰沛的热情参与其中,在脑力比拼中得到快乐,限时抢答,九宫格抽题,汉字墙,投箭游戏,形式丰富多变,每道题的方式和题型都不雷同,不仅包含艰深的国学,历史、文献的考证,也有对奇幻世界“妖精”的解读。相比之下,十几年前的《开心词典》一路全是选择题,奖品成为最大看点,近些年的《最强大脑》凭奇观吸睛,很多技艺缺乏现实感,也包括近期一些节目设置比较正统,气氛更像是考场和教室,只有《中华好故事》做到了寓教于乐。

在一个崭新的时代,文化需要全新的解读,而不是填鸭式或高考式的灌输,《中华好故事》就是拒绝填鸭、应试教育,虽然是竞赛,但不重结果,而是内容,这也和当下正在渐渐改进的教育体制不谋而合。所有参与节目的选手基本都是95后,有些甚至可能是00后,节目让他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原本书本上枯燥的信息,以最鲜活的方式提取出营养,对每一位选手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无论走到赛制最后,还是中途被淘汰的选手,他们的经历中只有励志的成长,没有失败的苦恼。

《中华好故事》在商业竞争中坚持做文化,获得现在的成绩,不得不说是国学文化的魅力使然,不得不说是文化综艺的一次胜利,而造就如今天这一片天地的,也不得不提起这档节目幕后的推手——浙江卫视。一向在“人文一抹蓝”的浙江卫视,继《人文深呼吸》《华少爱读书》之后,再度推出了《中华好故事》,以简单、活泼的方式展现艰深的国学,无论诘屈謷牙的文言对白,还是小桥流水的国学幽径,这样的综艺出现在追名逐利的国产荧屏上,能获得关注度和,即是新鲜事,也是必然之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