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猫疫苗前后注意事项(美国猫免疫指南最新精华总结)

疫苗的目的是帮助预防疾病,但临床实践中,许多猫在小猫时没有及时回来接种强化疫苗,更不用说在猫生中始终坚持疫苗接种这可能会导致猫疫苗失败和免疫力低下,从而导致疾病传播,甚至死亡兽医行业的目标之一是为客户提供科学依据,说明需要接种什么疫苗,以保持猫健康,并在临床实践中预防宠物群体出现任何疾病爆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打猫疫苗前后注意事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打猫疫苗前后注意事项(美国猫免疫指南最新精华总结)

打猫疫苗前后注意事项

疫苗的目的是帮助预防疾病,但临床实践中,许多猫在小猫时没有及时回来接种强化疫苗,更不用说在猫生中始终坚持疫苗接种。这可能会导致猫疫苗失败和免疫力低下,从而导致疾病传播,甚至死亡。兽医行业的目标之一是为客户提供科学依据,说明需要接种什么疫苗,以保持猫健康,并在临床实践中预防宠物群体出现任何疾病爆发。

最近几年,美国猫医师协会(AAFP)和美国动物医院协会(AAHA)对猫疫苗指南进行了必要的更新(英文原文标题:2020 AAHA/AAFP Feline Vaccination Guidelines.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 (2020) 22,813–830)。这些指南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全面、易于理解的表格,列出已批准的核心和非核心猫疫苗以及使用时的相关考虑。AAHA官网还有很多线上资源对指南内容起到补充和辅助的作用。

最新的2020指南将猫分为5个群体,分别为宠物猫、动物收容/动物救助机构的猫、TNR猫(捕捉-绝育-释放)、猫舍猫和等待收养的猫。猫舍猫的正式定义是“在商业设施中饲养的猫,例如,育种猫舍或寄养设施,以及有展示目的的宠物商店,”也包括流行的“猫咖啡馆”,因为这些设施往往容纳大量处于长期压力下的猫。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传染病,因为猫的数量直接影响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专业提示:重要的是,所有家庭有常住猫,同时又为动物救助机构收养猫的家庭都是高风险家庭。在任何领养/寄养猫进入家庭之前,所有永久居住的猫都应及时接种所有必要疫苗,并给予适当的免疫时间。

免疫不仅要考虑不同的猫群体,而且生活方式也应考虑,并提供了一个基于生活方式的计算器,以便为猫提供更容易的疫苗接种计划。目前针对猫特定寿命阶段的建议之一是,无论生活方式如何,所有小猫都应把FeLV猫白血病作为核心疫苗。疫苗风险-效益评估仍在疫苗接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医生应考虑以下因素:

●年龄和生活方式

●健康状况

●病原体接触

●病史

●免疫缺陷

我们鼓励为每只猫创建个性化的、以生活方式为基础的疫苗接种计划。必须询问这只猫的生活方式,以及家里任何其他猫或可能引入的猫。旅行,寄宿,住房和丰富的活动或短途旅行也应该考虑。这种疾病接触的风险评估应至少每年一次。需要注意的是,通用的疫苗接种计划并不适用于每一只猫。每只猫必须单独评估,猫主人和临床医生为这只猫也应形成一个计划。在多猫家庭中,单个猫咪的疫苗接种计划必须考虑到整个群体。

核心疫苗适用于所有免疫史不明的猫。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分布广泛。一般而言,接种核心疫苗可获得良好的保护。相关专家建议接种以下疫苗:

●狂犬病

●FeLV猫白血病(1岁以下的猫)

●(FCV)猫杯状病毒;(FHV-1)猫疱疹病毒;(FPV)猫细小/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猫核心疫苗建议从6周龄之后按3-4周的间隔开始接种,直到12-20周龄,在6月龄时而不是一岁时增加再次免疫接种,这是为了避免如果幼猫在最后一次加强免疫时(16 - 20周龄)仍有母源抗体,在6月龄加强免疫更能减小易感染疾病的窗口期。此后每3年重新接种一次疫苗。

非核心疫苗是应根据接触风险考虑的可选疫苗;这是基于地理分布和生活方式。可选或非核心的猫疫苗包括FeLV 猫白血(1岁以上的猫)、猫衣原体和支气管波士杆菌疫苗。目前普遍不推荐使用的唯一疫苗是FIP(鼻内减毒活疫苗)。该疫苗含有血清型II型的FIP病毒。血清型Ⅰ型的FIP毒株在临床占主导地位,与血清型II型没有交叉反应中和抗原表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该疫苗在临床可产生保护力。

针对主人和行业对疫苗接种的关注,疫苗接种前的血清学测试受到广泛讨论,有人制作了一张图表列出了测试病原体的有效性。分析抗体测试的结果可能很复杂,因为抗体测试的用途有很多。

根据所测试的抗体,抗体测试可用于:

●诊断感染

●查明以前接触的病原体(特别是未接种疫苗的动物)

●接种疫苗之前或之后的免疫评估。

临床医生应该了解何时以及为什么他们应该进行抗体测试,并在接种疫苗之前利用这一知识做出基于证据的决定。不幸的是,抗体检测对于FHV-1和FCV的免疫评估并不可靠,因为它们都需要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测试结果不应该被用来决定是否接种疫苗。在法规要求接种狂犬病疫苗或病毒流行并应遵循疫苗说明书建议的地区,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必不可少的。血清中和结果不能用来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病疫苗。

每一种疫苗都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为每个人对引入免疫反应的外来物质的反应都是独特的。目前可用的猫疫苗有良好的安全记录;但是由于兽医和主人都缺乏报告,疫苗不良反应的真实概率可能被低估。重要的是,在宠物的病历中记录任何不良反应,以便辅助判断将来的疫苗接种,无论其严重程度如何。应联系疫苗生产商。国外还可向相关部门报告不良反应事件。

最常报道的疫苗反应是嗜睡、厌食和接种后有若干天发热,或注射部位的局部炎症,所以记录疫苗接种位置很重要,猫需要考虑注射部位肉瘤。虽然过敏反应很少见(可能表现为呕吐、腹泻、呼吸窘迫、面部或全身瘙痒、面部肿胀和塌陷),但不管猫以前是否接种过该病原体的疫苗,它仍然可以发生。如果有过敏反应的猫需要重新接种疫苗,建议使用不同的疫苗配方,并在接种前20-30分钟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然后密切观察行数小时。

目前,猫疫苗接种指南专家组建议兽医和主人使用“3-2-1”规则监测接种部位的肿胀或肿块。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任何肿块有必要活检:

●疫苗接种后3个月仍存在肿块

●直径大于2厘米

●接种后1个月增大

建议对任何符合上述标准的肿块进行切开活组织活检。细针穿刺可能无法提供诊断性细胞组织,而切除活检很难达到注射部位肉瘤所要求的合适切除范围(5厘米两层筋膜),这会增加了肉瘤侵袭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风险。重要的是接种后有后续检查和电话回访有无不良反应,猫注射部位肉瘤(FISSs)值得关注。

由于存在FISSs风险,专家组建议接种疫苗在下肢远端,如果肿瘤需要截肢治疗,以便获得一个干净的边缘/切面。其他建议如下:

●肩胛骨之间空间勿接种

●不要减少接种疫苗剂量

●不要做腹部下方皮下注射,因为如发生肿瘤,需切除筋膜及5cm边缘。这会从腹部和腹腔切除大量组织

推荐的疫苗接种部位(尾部和肢体远端),并记录以便后续跟踪任何不良反应。目前建议以以下方式给猫注射疫苗:

●右前肢核心疫苗

●右后肢狂犬病疫苗

●左后肢猫白血病疫苗

图1绿色表示推荐,红色表示不推荐部位

目前认为,临床医师在在接种疫苗的解剖部位应有适当的自主决策权。强烈建议保留完整、准确的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等记录。

在兽医实践中,每个人都在猫正确接种疫苗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诊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疫苗接种事务,同时还应配备一名替补负责人员,且都应该接受相关培训。

兽医的工作:

●评估动物,不管动物当前的接种状态如何

●讨论个体化的疫苗接种计划,然后与猫主人合作讨论并达成一致

除了制定疫苗接种方案外,兽医还应向其他工作人员提供以下方面的教育:

●人畜共患病预防

●不同疫苗有不同注射部位

●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轻微事件(肿胀)

●疫苗配制和处理(AAFP建议在配制30分钟内使用)

●锐器安全处理和意外事故预防

兽医技术员或兽医助理的工作:

●疫苗储存和库存管理

●临床中注重猫友好的接诊技术,以减少猫在检查和接种疫苗期间的压力

●与客户沟通和跟踪,包括口头和书面说明接种疫苗和接种后的潜在不良事件

前台/客户服务人员:

●维护动物病历,包括疫苗接种信息(接种日期、序列号和有效日期)

●提前安排加强接种和年度接种的后续预约。强烈鼓励提前预约,以尽量避免错过推荐的加强接种,特别是一系列疫苗接种才能产生适当免疫力的情况下。

●了解接种疫苗后可能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和轻微不良事件

宠物主人是猫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但专家组强调疫苗接种应由兽医进行。疫苗接种是一种医疗操作,虽然疫苗可通过兽医以外的渠道获得,但除非有妥善储存、处理和接种,否则疫苗可能无法发挥保护作用。

许多动物救助机构自行接种疫苗,而不是由有执照的兽医接种。相关指南建议人们重视疫苗的储存/处理,并分享完整的记录(包括注射部位、序列号和到期日期),以确保猫能够得到基于风险评估和生活方式的正确接种方案。

AAHA和AAFP向社会公众提供很多教育材料。关于宠物主人的谈话要点应该包括:

●疫苗有助于预防特定疾病

●兽医是评估猫个体的疫苗接种的最佳人选。

●猫接种狂犬病疫苗非常重要。美国许多地方要求猫应该接种狂犬病疫苗。即使某些地区不需要接种,仍然建议接种狂犬病疫苗。

●严重的疫苗反应非常罕见,但兽医应告知主人任何疫苗接种的风险与效益。

请记住,客户和临床兽医团队有相同的目标:为宠物提供最好的护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