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女性教育的重大变革)

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实际上是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

几千年来,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始终在男性之下。

中国人的传统生育思想一直就是重男孩不重女孩。

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女性教育的重大变革)(1)

《女诫》教导女性“卑微第一”

男人为了要个儿子,甚至把女人当成生育机器

女性在社会中得不到应有的权利,尤其是在教育方面

男子独享教育特权,但是占社会人口半数的女子只有极少数可以在父母那里中得到一点教育机会。

直到近代以来,女子教育才开始得到发展。

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民国成立后,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女子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认为发展女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它曾公开表示:“处于今日,自应认提倡女子教育为重要之事。

1912年,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初中小学男女可同校

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女性教育的重大变革)(2)

民国时期小学男女同校

然而好景不长,北洋军阀政府上台后,女子教育再次受到扼制。

当时的教育总长汤化龙曾说:“对于女子教育的方针在使其将来足为贤妻良母。

但总的来说,女子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

但是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仍然很低。

除了教会学校之外,女子中等学校刚刚开始创办,甚至还没有女子高等学校。

1912~1913学年,全国共有学生总数约300万人,其中女生只有约14万人,只占百分之五、

在中等学校中,女子普通中学极少,大多数女生都集中在女子师范学校。

一些偏远省份、经济落后地区甚至连这样一所师范学校都没有。

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女性教育的重大变革)(3)

北洋师范女校

新文化运动

1915年,我国掀起了一场重大的思想文化运动。

这就是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女性教育的重大变革)(4)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刊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的领导下,掀起了抨击中国传统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宣传民主平等的民主主义思想。

这些倡导者们非常重视妇女问题。

在《新青年》中专门开辟了《女子问题》专栏,呼吁解放女性。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全国教育联合会呈请教育部设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来又再次呈请推广女子教育。

1919年,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计划书》,其中就提到设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五四运动后,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男女教育平等成为讨论的热点。

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女性教育的重大变革)(5)

南京大学女校部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教育界的努力下,五四运动以后的女子教育,相对于民国初年有了较大的发展。

女生在学生中的比例也开始(此前一直为4%左右徘徊)得到上升,在各阶段都达到了6%。甚至在师范学校和实业学校中比例达到7%,并逐年上升。

民国时期,女子教育发展极为缓慢,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后,我国女子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尽管仍有部分人持有封建思想,但这无疑是我国女性的重大进步,为我国实现男女平等也奠定了教育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