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考研失败的感悟(一件小事考研)

考研初试成绩出来了,虽然今年没有带毕业班的学生,但是还是有“二战”的学生,其中有一位化工专业的学生,曾经在以前的文章也出现过。

遗憾的是,二战还是失败了。

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感知学生的心态还是非常乐观,因为已经有一份较稳定的工作了,并且在考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也算是为这次失败找了一个台阶吧。

二战考研失败的感悟(一件小事考研)(1)

1、系统地看待每次考试

早前我们就听说过“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一次微小的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却造成了一场巨大的变化。这也是系统思维的整体观和全局观的体现。

再说上文的“小插曲”,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得知学生笔试期间重感冒,身体不适,也是这次失利的客观原因。再回到考试这件事上来说,考试的正确率永远是最根本的,但是你也不得不去考虑一些外部因素,诸如身体状态、考场环境、饮食、睡眠都是影响考试的外部因素,平时的一些期末考试还好,到了一些特别重要、可能会影响一辈子的考试来说,可能就要将上述的因素考虑进来了。

所谓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里的东风并不是“等来的”,而应该是对天文、地理、常识等诸多知识储备而“算”出来的,当然实际的“风”与推算出来的会存在误差。如果要将这些外部的因素统称为“运气”,则就不完全正确了。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因素都要考虑进来,“风”还会远么?本来考试内容准备的是没问题,结果考前吃坏了肚子,岂不遗憾?

记得以前高考和考研的前一周还有适应考试的过程,每天按照考试当天的时间起床、吃早餐、练习当天考试的内容、休息等等。让思维适应考试的节奏、也让身体适应考试的环境,同时在考试的那几天应该对饮食要求更应该“苛刻”一点,选择自己最常吃的地方就餐。最重要的是不能生病,尤其是现在的疫情情况下,发热还是一个麻烦的事。

我们要做的就是将那些影响考试的外部干扰降低到最低。

就好比,在实习与考研之间,不可控的因素更多,需要系统思维,提前将不可控因素降到最低。

二战考研失败的感悟(一件小事考研)(2)

2、失败是另一个重新开始

好在,这位学生虽有遗憾,但并不是特别的悲伤,虽然失败了,但是我想更应该是一个提升学历的目的更应该是追求实现人生的价值,而人生的价值更应该建立在更伟大的事业中去。

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寒门学子通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寒窗苦读获得了“敲门砖”,却不愿再回到以前的地方了,他们更愿意选择去经济发达的地方工作,或者去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类似的“铁饭碗”,当然这个结局是每一位父辈们都期望的,也包括我目前的想法。但是这个思维应该会随着发展趋于稳定而改变。

而祖国的发展倾向也会趋向于中西部、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些地方更应该需要我们年轻人去,如果说这些地区还是自己的家乡,那就更应该主动的回到这些地方,用自己的所知和所学建设自己的家乡。鉴于上面的学生是二战,其实她本身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家乡有一份检察院书记员的工作。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换个说法更合适“回西部去、回基层去,回到那个称为家乡的地方去”。

提升学历固然是好事,但是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年轻人都应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祖国希望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