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智者自知仁者自爱(论语解析17)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论语智者自知仁者自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论语智者自知仁者自爱(论语解析17)

论语智者自知仁者自爱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

我们还是来看各大名家的解释

朱熹:乐,喜好也。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

钱穆:先生说:“知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知者常动,仁者常静。知者常乐,仁者常寿。”。

这样的解释一出,其实最大的疑问就是,如果智者乐水,为什么他不乐山呢?仁者乐山,那为什么仁者不能去乐水呢?你凭什么说智者似水,仁者似山呢?这是所有学习论语的人都会发出的疑问。很多大家对于这些疑问由于不能园满解释而故弄玄虚。  钱穆在本章更进一步讲:本章首明仁知之性。次明仁知之用。三显仁知之效。然仁知属于德性,非由言辞可明,故本章借山水以为形容,亦所謂能近取譬。盖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於自然,自然之美反映於人心,表而出之,则为艺术。故有道德者多知愛艺术,此二者皆同本於自然。

尽管钱穆又论述了很多,但是由于对“仁、知”的定义不甚了了,所以都没有说到点子上。都是从表面现象来看问题,没有从一个智者、一个仁者的属性上去看问题,因此就不可能理解,为什么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我们上一讲给大家讲了“仁”的概念,就是“一个人走正道即为仁”。

风平浪静的水面,波纹不兴,但是水下暗流涌动、深不可测。对不可知的事物的探寻,是一个知者最喜欢干的事,所以知者乐水,而不是水緣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

一个走正道的人,必然前方的路充满艰险,充满沧桑,山高路险再难也难不倒一个仁者的信仰,所以仁者乐山。不是因为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

所以朱熹、钱穆他们两人都在思考知者、仁者像不像水和山,根本就没想到水深不可测而测之的知者情怀,也没有想到山高不可攀面攀之的仁者风范。

知者动,仁者静。为什么?因为知者需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所以要动,指的是大脑要动起来。而仁者对于前方的山高路险要不能急躁,冷静面对,踏实而行,步步小心,所以要控制好情绪,因此才有知者动,仁者静。但是仁者和智者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一个整体。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知者和仁者是一体的,本章并不是要把知者和仁者给分开,只是文学上的修辞需要。

之前,我们在第5篇第18章,还学习了令伊子文三上三下的故事,孔子给他的是一个“忠”字,因其做事没有智慧而不能算仁。同一章季文子对待崔杼弑齐君的故事,由于季文子一再的逃避没有智慧去解决这个问题,孔子只给季文子一个“清”字,也没有给他仁。所以仁是需要利用智慧去解决问题的,一个仁者一定同时是一个知者,但是一个智者不见得就是一个仁者。我们在“智者利仁”一节中也说过,一个智者只有以仁为追求才有价值。夫子讲的“未知,焉得仁?”你要做仁者,一定是先有智慧,你首先是个智者,才有资格做个仁者。

仁者在追求人间正道的过程中充满了智慧和快乐,这种精神是永存的,所以才有知者乐,仁者寿。

好,我们来看本章的白话直译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1)

孔子说:智慧的人以探求如水一般深不可测的未知事物而快乐,走正道的人以攀登如大山般高不可攀的山峰而快乐。智者善于开动脑筋,仁者精于冷静思考,仁者在追求人间正道的过程中充满了智慧和快乐,这种精神是永存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