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

我们在第一章中分析了人口、兵制、以及兵员组成。这一章先来分析一下兵器(本想简单分析一下,发觉东西还是太多,必须说清楚,这一章就先讲一下兵器,这与战损有极大关系)。

战争的背后是政治,说到政治就离不开背景。

【背景】:我们来做个对比:三国时袁绍打曹操,出动兵力80万,虽是争雄天下,但也只是局部战争,五胡乱华给华夏民族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公元520年南北朝,华夏人口竟然2000万不到(包含了南方的少数民族),北方3500万,全是少数民族 极少数的汉族奴隶。这一段时期,华夏民族竟然养不起20万的兵力。

以史为镜,牢记历史,“中国绝不能乱”,更不能自己人搞自己人,从而让外国人有机会趁虚而入。

【纪年争议】

争议:

古代历来有“逐鹿中原”的说法,中国(中原地区)哪个政权占了,应该算是那个政权主,按此算,正统就是北魏,相应的也应该用北魏来纪年。

那为何南北朝双方,为了正统之争,而打了一百多年的口水仗(南朝称北朝为索虏,北朝称南朝为岛夷),却不能判出胜负结果呢?

站在华夏民族的角度上,首先得肯定南朝为正统,这不但是华夏民族自我肯定,就连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也得从心理承认南朝是正统(虽表面上不愿承认)。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王猛与符坚之弟--符融,都劝谏苻坚勿征伐东晋,其反对的理由就是:东晋虽僻处江南,但是为华夏正统,人心向晋,不宜征讨。

但是,最终实现大一统的,却是源出北朝的隋。隋唐的正统性都无可置疑,而隋唐的江山在名义上又是从北朝这一支系禅让而来。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也都是有明确的禅让程序,既然肯定了隋唐的正统性,也就很难从根源上否定了北朝的正统性。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1)

而从唐朝的编修史书,即可得出唐人的这种态度。在唐朝房玄龄主修的《晋书》中,并没有把同期并存的十六国政权归入《某主传》,而是称为《载记》。唐·李延寿对南北朝时期这段历史,分别修了《南史》与《北史》。此外,唐·李百药编修《北齐书》,唐·令狐德棻主撰《周书》也都肯定了北齐、北周(北朝)的正统地位。

当然,也有人否定北朝的正统性,其中的代表就是宋朝的司马光。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纪年体史书。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

此十六纪,即宋人(司马光)肯定的十六个正统朝代,即: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五代(南朝有”纪”,北朝无“纪”)。司马光认为隋唐的正统性并不来源于北朝,而是隋兼并了南朝陈,承继了南朝陈的正统。但是,司马温公的观点,并没有彻底扭转后人对北朝正统性的看法,也许是其理由并没有那么说服力。而从后人将这段时期并称为南北朝,表明了南北朝都获得了后世的充分肯定。

【猜测】华夏民族积愤日久,双方绝无和解可能,一旦怒火爆发,必然是大报复。陈庆之孤军深入千里,是抱必死之心,行非常之事,再加上一路顺风顺水,士气高涨,正是符合置军于“死地”求生。每战不胜即是全军灭亡。

兵器: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2)

重装骑士,打过帝国时代的想必都不陌生,我们文明也是有游侠的,微软不地道

兵器与兵力有直接关系,人多装备差,人少装备精良虽不是每次都对,但基本如此。

我们在此,先回复7000对50万人数的疑问:

一、北魏当时使用府兵制,兵员超过50万无疑,但全部参战应该不可能的,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也就是收拢败兵再战,而府兵制也导致北魏士兵败后也只能继续待在战场上,而不敢当逃兵。兵员的组成也是游牧民族,自备马匹跟武器。大量的兵士被迫地一次次地参加作战,溃散成瘾后才会有了如下的历史记载。

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自发铚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

剑:

由于到东汉末年,剑就完全退出了实战行列,所以这时期出土的实物极少,且在壁画,画像石等材料中也少有反映。但从文献资料中可知,此时的剑只剩下两项用途了。一是在舆服制度中作为佩带饰的功能。

于是只具有华美的外形就够用了,这样一来,从西晋起甚至改用木剑。《晋书·舆服志》:“汉制,自天子至于百管,无不佩剑,其右惟朝带剑。晋世始代之以木,贵者犹用玉首,贱者亦用蚌,金银,玳瑁为饰”。

另一项用途是成为道教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器。陶弘景普通年间为梁武帝造神剑十三把,剑上分别刻有各种真人玉女名字,风伯雨师形,蚩尤神形,星辰北斗二十八宿等,就是突出的例子。从为数不多的实物来看,这时期由于与少数民族的兵器交流,剑的形制稍有变化,如北朝剑柄部较长,形制简单,剑格较宽。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3)

刀:

战争频繁促进了武器的革新。刀形有了新的变化,江苏镇江东晋晚期墓出土的三把铁刀,其中一把长77cm的铁刀,无环首,而是向后代装把式刀转变,刀锋变阔,刀尖微翘,由原来狭直的斜方刀头向前锐后斜的形状过渡。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4)

【猜测】由以上看来,其实剑是完全没用上,也用不起,刀不实用,7000人砍50万,100%笑话,好了下面有请主角登场

槊(资源来源于网络)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5)

槊是中国的冷兵器,位列“十八般武器”其一,是长杆矛的种类之一。槊在外形和攻击强度上酷似“红缨枪”和斧头,但是具体形制上又与两者相去甚远。

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槊又可分为马槊、步槊和杂槊。顾名思义,马槊是骑马时使用的武器,步槊则是步兵的专属,而杂槊则是其他外形独特、用法难以考证的类似“槊”的武器的统称。

作为槊家族的一员,马槊是重型骑兵部队里最常配备的武器,特别是在隋唐时期,马槊在武器库的地位可谓是显赫一时。那么,槊在古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它和枪又有什么区别?谁更胜一筹?

一、槊的前世今生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6)

许多人认为,槊最早出现的时期是汉朝,其实这个说法有失偏颇。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槊就已经被视作武器应用于战争之中。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槊有着另外一个名字:铍。

“铍”,是南方方言词所化而来。据学者王学理在《长铍春秋》一文所言,它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的吴国。

1983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青铜武器,据说是当年吴王夫差所用的武器,上面的铭文就明确点出这种武器的名字叫“铍”。但是因为考古学家在释读铭文时,将“铍”一词视作“矛“的通假字,故将此武器命名为“夫差矛”。

实际上,铍与矛差别较大,单就长度来说,铍就比矛长出一倍左右;其次是外形,铍的形状更接近于剑,而非矛。但是铍的组装方式和使用方法又与矛相似,这亦是不可忽略的事实。

铍又分为有鎏铍与扁头铍,有鎏铍在外形上与剑的相似度最高,扁头铍则是吸收了北方扁基剑的形制制作而成,铍头断面为稍扁的六边形。因为扁头铍的形制特点,所以在作战时常会出现铍头从柲(铍的柄)上掉落的情况。这一缺点直到汉代都未得到有效改进,于是随着作战的需要,扁头铍渐渐地被淘汰,流传下来的只有南方常用的有鎏铍。

西汉初立之时,汉高祖刘邦曾经试图驱赶匈奴,并御驾亲征,结果被困白登围数日,险些丧命。因为此时的匈奴都是骑兵作战,汉朝的步兵部队在匈奴面前可以说是毫无胜算,所以刘邦才被逼至险境。

等到汉武帝时期,国家富足,武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进骑兵部队。骑兵部队要求高质量的战马和训练有素的骑兵将士,虽然这花费了大笔开支,但是为汉武帝驱赶匈奴、开疆扩土赢得了先行之机。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7)

骑兵部队的兴起让铍有了大展身手的好机会,因为在骑兵纵横的战场中,铍在远距离中就能实现击中敌人的目标,因此它取代了原来的短剑,成为骑兵的常备武器。

西汉时期,有鎏铍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西汉的军队里曾设有“长铍都尉”一职,指的就是专门使用这一武器的部队指挥官。此时的铍与先秦时期相比,其形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有柄铍出现后,铍的质地、大小、形状都与此前大不相同。

随着冶铁技术的不断发展,汉朝的铍全部都将青铜原料改为铁料,用铁制成的铍无论是锋利程度还是耐用性上,都远远超过先秦时期的铍。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铍有了新的名字:矟。“矟”与“槊”是同音异构词,所以此时也有人称“铍”为“槊”。而槊(或称“矟”)指的是骑兵用的长兵器,它不仅比矛长,而且还有锋刃。

至此,铍真正成长为”十八般武器“中的“槊”。也正是因为这一称呼到此时才出现,所以人们都误认为槊的出现时期是在汉朝。事实上,若要追溯槊的渊源便能发现,它的历史可要悠久得多。

二、槊与枪的区别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8)

纵观槊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槊并非凭空出现的武器,它是在长久的战斗中,吸收其他武器的各种特点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形制的一种武器。也正因为如此,槊时常会与其他武器“撞脸”。

最初,人们分不清“剑”与“铍”;后来,人们搞不懂“矛”与“槊”。如今,依然有人“指槊为枪”,这大概是因为两者在外形上过于相似的缘故。但是在“十八般武器”中,“槊”和“枪”从未因相像而被化为同一武器,可见槊和枪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样武器。

在外形上,槊与枪虽然都是以硬木作为主材料,加上铁制武器组装而成的,但是在细节上,两者是大不一样的。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9)

首先,从长度上来看,槊的长度与枪相比,要长得多。在远距离的骑兵作战中,要想保证足够的攻击范围,这就需要武器具有足够的长度;如果槊的长度太短,让敌人有可乘之机来到马下,那么骑兵落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而槊由槊锋与槊杆两部分组成,槊锋的锋刃可以达到五十到六十厘米,大大超过了枪刃的长度。

枪则是由枪刃、枪杆、枪缨和枪纂构成,每一个部分都各有用处,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枪的枪刃短而锋利,这是为了保证使用者能够在精准且发挥最大杀伤力的情况下攻击对手。正是因为枪刃足够短小,所以在刺向对手时,士兵可以将所有力量都放在枪锋上,给敌人造成巨大伤害。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10)

其次,如果我们仔细比对的话会发现,槊的杆身不仅比枪要长,而且更粗、更硬,这是由槊的使用技法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骑兵在战争中使用槊的时候,最常用到的技法是:劈、盖、截、拦,它既能在敌人来袭时进行防守,阻挡敌人的进攻,又能在较远的距离中给敌人致命一击,出其不意。

然而,这些技法都要求武器本身具备一定的硬度,因为这些技法动作施力较大,如果武器本身不够坚硬,那么很容易出现因用力过猛而被折断的情况,影响作战。甚至,为了获得更强的攻击力,有的时候也会用铁代替木头制作槊杆。如,王彦章将军的槊就是用铁所制,还有明末著名的军阵用槊大师石敬岩也特别钟爱铁槊。

与槊不同,在战场上,枪更常用于投掷杀敌,有点儿类似于箭的作用,这就要求枪要轻巧便捷,所以武器制造者在打造枪之时往往会选用材质较轻的木头,同时减少枪身的维度。如果枪身太重的话,使用者无力掷出,枪也就失去了攻击的作用。

再者,槊与枪的头部大不一样。

槊的头部小且钝,但是锋刃上面有明显的破甲棱,上好的马槊锋刃如同宝剑一般,有八个面,威力无穷,能够迅速地卸下敌人的铠甲。无论是普通的鱼鳞甲,还是稍好的明光甲、或者锁子甲,在槊的面前都是不堪一击。

而枪则以尖头利刃闻名,枪的头部较长,而且锋利无比。这是由于枪主要用于劈砍和刺杀,枪头越长,越是方便劈杀;枪头越尖而锋利,则刺杀之时的威力更大。

而且槊在制作时通常会打造一个“留情结”,“留情结”听上去似乎温情脉脉,实则凶残无比。因为“留情结”可以让骑兵在使用马槊贯穿敌人时,依然可以自如地取出武器,防止因为拔不出槊而延误下一波攻击。如此看来,“留情结”不但不“留情”,还很“无情”。

由此可见,尽管槊与枪在外形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同,如果留心观察的话,要分辨两者亦非难事。

三、传奇的槊

槊在“十八般武器”中占据一席之地,又在骑兵部队兴起之后大放异彩,在中国冷兵器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

自南北朝之后,骑兵部队就是各个少数民族逐鹿中原的决定性力量,而马槊正是骑兵屡战屡胜的关键性因素。正是有了手握马槊、骁勇善战的骑兵部队,隋唐的门阀世家才能平乱世、兴安国。

历史上的不少英雄人物也对槊爱不释手,北朝东冀州刺史高翼之子高敖曹就曾手执马槊,以一敌百;太宗李世民的爱将尉迟恭也极善用槊,太宗曾言:“有尉迟恭一人执槊跟随我,我连百万雄师都不怕。”;还有李唐名将秦琼,曾一人手执马槊摧毁敌人营垒,万夫称道。

除此之外,程咬金也是有名的用槊高手。如此说来,大家可能会觉得诧异,毕竟在隋唐英雄传等小说里,程咬金最善八卦宣花板门斧。实际上,马槊才是他的心头好。

据说,有一次瓦岗军和王世充的军队激战,瓦岗军误入埋伏,情况危急,将领裴行俨也在战斗中被挑落马下,敌人纷纷围攻上来,眼看着裴行俨就要死于敌手。

就在这时,程咬金手持马槊,脚踏白马,孤身一人前来救援。因为战报延误,部队行军又太慢,程咬金一人疾驰才能赶到,大部队还在后头。敌军见状更是高兴,想着可以趁此机会一举拿下瓦岗军两名大将。没曾想程咬金一人挥舞马槊,冲进包围圈,接着又将前来挑衅的敌军统统挑下马。霎时间,王世充的军队死了一大片。

正当程咬金将战友裴行俨扶上马,王世充的军队中又冲出一名悍将,拿着长矛刺向程咬金。程咬金无暇避让,不幸被刺中手臂。但他没有如敌人所料的那样负伤不起,程咬金突然奋起,折断敌人的长矛,接着举起手中的马槊一下就劈死了敌人。众人见状,纷纷退却不敢上前,任由着程咬金带走负伤的裴行俨然,一动也不敢动。

此后,程咬金手执马槊突围救人的事迹就成了一段传奇,在瓦岗军中流传。

四、槊的没落

可见,从汉武帝大用骑兵驱逐匈奴,到宋朝时骑兵退居二线,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槊与骑兵占据了军事史大幅篇章,然而伴随着骑兵的没落,槊也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

宋朝之后,北方地区被少数民族所侵占,这里曾经是培育良马的最佳产地,国家没有可供作战的良马,骑兵部队因而也不再发挥曾经强大的攻击作用。与之相反,随着制式武器的发展,传统步兵的战斗力得以显现,步兵渐渐成为战场的主力,宋朝开始“以步制骑”,骑兵沦为步兵的候补部队,槊这种所向披靡的强大武器,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使用者。

加上槊本身的造价就很昂贵,制造工序繁琐,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失败的几率也很高,一旦失误,则会损失大量的材料,造成浪费。据计算,制造一支槊的木材,可以用来做十张好弓。宋朝对军费开支的投入本就十分吝啬,渐渐地军队也就不再使用如此昂贵的槊了。

除此之外,对世家门阀的压制也是造成槊的没落的重要原因。

李唐之前,使用槊的都是富贵的世家大族,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金钱打造槊,并且能够对士兵用槊进行系统性的指导。但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实行“文官治国”的政策,世家门阀失去掌管军队的机会,槊的使用和传承从此失去了推广人群。

正是由于上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槊才渐渐走向没落,并被其他兵器所取代。

虽然我们感伤槊辉煌的岁月不再,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槊的没落亦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先进的东西必将取代落后的东西,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其他领域,在武器史上的验证也十分明显。

冷兵器时代的武器,在今天似乎都已经成为了落后的代名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抹杀掉它们曾经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里所发挥过的巨大作用。毕竟,如今许多新式武器的制造灵感都源于冷兵器的制造,或是为了更好地取代冷兵器而创造的,这大概就是传承和发展的真谛吧!

槊的制作:

一:因为真正的马槊的锋刃形状样式究竟是什么样的?由于没有出土实物,所以谁也不知道,一切都是猜测。如此,又怎能做得出真马槊!

但这还是小事,人云:“丈八长矛即为槊”,所以虽不知其形,但终归与长矛也差不多,只把它的长度做长就行了。而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第二条。

二:史书记载中的槊杆制作方法,工序复杂而繁琐。须耗时三四年才能完成的一根马槊杆的制作,这在现代人来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宋《大驾卤簿图》中的马槊。

马槊杆的制作。

首先,马槊杆与普通的大枪、长矛等取采用韧木削制成杆、或直接采取白腊杆不同。马槊的杆,是复合杆。

制作方法,是先将韧木削成篾片,然后与生漆、桐油、葛布、麻绳等粘合,且要经过三年以上的漫长工序制作,最后才成槊杆。而且,工序复杂,且成品率低,一次制杆十根,最终合格的不过二三根。下面来看看,制作马槊杆有多繁琐复杂。

第一步,选材。槊杆材料的选取,以上等韧木的主干。与制弓相同,最上等的就是柘木,其次则为以桑、柞、藤,最差是用竹子。切肉的砧板,江南农村土话叫“墩头”。墩头的最佳材料也是柘木,所以柘树又称“墩头树。”由此可知柘木硬而韧,且耐刀砍。

第二步,蔑片。韧木材选定,就由专业的“蔑片匠”将韧木剥成粗细均匀的蔑条片。当今的人,大多数不知这“蔑片匠”是怎么回事。而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农村经常有蔑片匠上门,来帮着做竹筐、竹箩、竹篮等等日用品。蔑片匠,能将竹木削成像纸一样薄的长条片状。这手艺,如今估计快失传了。仅凭篾片这一步,就注定了现在的爱好者们已经制不成真马槊了。

第三步,桐油浸泡。把韧木细蔑条用桐油反复浸泡、晾干、再浸泡,此工序过程耗时要一年。一年之后。待蔑条不再变形,不再开裂。然后在荫凉处风干数月,如此又是半年。一年半之后,开始制槊杆。第四步,粘合制作槊杆。用上等的生漆与胶,将风干的篾条粘合为一把粗、长度一丈八尺的长杆。外层用麻绳紧密缠绕。待麻绳干透,涂上生漆,再用葛布缠裏。一丈八尺为汉制,不知汉制丈八,合今日几米?待杆上生漆干透,再涂生漆,再缠裏葛布。以生漆、葛布交替,干一层、涂一屋、裹一层。如此步骤又得一年多,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不断、不裂,一根合格的马槊杆就制成了。以上四步完成,已近三年过去。如图。这是较为可信的马槊锋刃形状。第五步,装配锋刃、尾纂。槊杆成,去其首尾,截短到一丈六尺左右。前装精钢制成的槊锋,后安上红铜槊纂作为配重。锋刃、尾纂安装好,尺寸还要不断调整。合格的标准:是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这样,战斗时,骑士执槊驰马突阵,不须耗费大力,就能单手握槊轻松保持槊尖锋刃向前。由上可知,马槊槊杆的制作工序,不是现代人想复古就能复制得了的。所以,这就是古兵器发烧友们复制不了真正马槊的原因。

马槊的运用。众所周知,若用无铁铠防护的骑兵,去冲击枪矛如林,飞矢如雨的步军阵,那就如同自杀!所以,在铁铠大规模普及之前,骑兵作战是以骑射为主的。东汉时,随铁甲与马铠的装备,已经有少数精锐铁甲骑兵突击陷阵,这就是突骑。三国,袁绍就装备有三四百副马铠。而铁甲骑兵陷阵突击的战术,就催生出了马槊。马槊之妙,全在于槊杆之上。槊杆就是古代版本的高科技复合材料。轻巧、坚固而充满韧性。驱动战马高速冲击的骑兵,与敌骑交驰而过时,若用普通骑矛刺击,反震之力会折手,也会使矛杆碎裂。所以,发起冲击的骑兵接敌后,普通枪矛多一次性使用,刺中敌人就要撒手,然后抽出随身锤棒、马刀等短兵继续冲击。而马槊因槊杆的弹性,可以抵消冲击力、重复使用。执槊骑士驰马刺中目标瞬间,手迅速一松,反震力释放,然后立即握紧槊杆。据说,槊杆释放出去的力会将被刺中的敌人反弹出去。当然,这只是据说,现代社会,一则已无马槊,二则,就算有,也再无法验证此说!但是马槊之妙用,必在此处,这是无疑问的。历史上那些以马槊闻名的大将。马槊出现汉代。曹操曾横槊赋诗,以曹操的身份,可断定曹孟德横得那一杆,必定是正宗马槊。

矛长丈八即为槊。张飞的丈八蛇矛,也必然就是马槊。当然,正史上没说张飞的骑矛有丈八之长。

令人感叹的是,隋唐英雄程咬金竟然不是抡大斧的。正史上,程咬金是个非常有名的使用马槊高手!而最有名的用槊高手,当然是大唐武臣排名第一的尉迟敬德。“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与尉迟敬德二骑诱敌,面对数千敌追兵时,李世民返身骑射,每发一矢则毙一敌。若敌骑成群迫击,由尉迟敬德驰马刺击,槊锋扫过,挡者立死,如入无人之境。于是,李世民发生了这样的感叹。意思是,只要我弓箭在手,你又长槊在握,敌人就算百万,也奈何我俩不得。如此武艺与意气风发,数千年来史上罕有。至于善使马槊的大将,实际从南北朝到隋唐,大将几乎都是用马槊的,多到数不胜数。马槊的消亡。马槊在宋朝开始被大枪取代,决不是大枪优于马槊!而是因中国武风沦丧,再不追求精工制作的昂贵兵器的关系。

马槊难制,决定了其造价昂贵。所以,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而用马槊的,清一色全是军功贵族与世家大族子弟。宋朝以前,最能光宗耀祖撑起门庭的,就是军功。所以,世家豪族都会督促门中子弟文武双修,并为其等制马槊、造良弓。为的就是搏取军,延续光大门庭。宋以后,军功再不能入仕,马槊等,随之消亡,直至绝迹。

盾: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11)

南北朝时期流行一种长条形大盾,这种盾牌体型较大,外观狭长,盾体自中间向上下两端收窄,上端和下端较尖,左右正中线向外隆起,不少盾牌的中心装有兽头形状的饰物。北朝、隋朝、唐朝的墓葬中都出土过使用这种盾牌的陶俑。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12)

另有一种长条形大盾,与上一类大盾形制类似,但盾体通体等宽,无两端收窄现象。这种差异是事实存在还是工匠制作陶俑或壁画时的习惯所致,便不得而知了。如果是前者,则这两种盾便可视为一种盾型的两种形制,如果是后者,则这两种盾便是一种盾了。南阳邓州出土的南朝画像砖、安徽六安东三十铺隋朝画像砖、唐道因法师碑碑座造像上均有这种盾牌的出现。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13)

接近于长方形的小型盾牌在南北朝时期也有使用,南朝出土过若干手持小盾的陶俑。这种盾牌的中心有一道明显的竖脊,四周也有框子,盾体上常见圆钉状结构。这种盾牌的框架明显,似为木框蒙皮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古人制作陶俑时,兵器比例不会严格依照实际比例制作,因此包括魏晋时期在内的这些小型长方盾牌是否是小型盾牌,也不可贸然断言。

甲: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14)

(上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复刻的北魏具装甲骑模型

魏晋南北朝还是甲胄融合的时期。此前的甲胄以札甲为主,没有受到外来甲胄形制的影响。但自这个时期开始,外来甲胄开始融入,成为中华甲胄发展史中的一部分。最典型的当属曹植列举铠甲名目中的“环锁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锁子铠。

锁子甲是用细小的金属扣环互相套扣,通常每一环与四环相扣,层层叠加,形同连锁。这种甲有两大特征:一是密度高,足够坚固;二是柔软性非常好,如同武侠小说中刀枪不入的软猬甲,可以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外面再套上衣袍,不易看出。锁子甲显然来自西方,是中世纪时期流行的主要铠甲,据推测,它在汉末魏晋之际传入中国, 主要是北方政权的军队使用。《晋书》中对锁子甲形制有这样的描述:“胡便弓马,善矛槊,铠如连锁,射不可入,以革索为,策马掷人, 多有中者。众甚惮之。”

锁子甲传入的最直接途径是战争。前秦君王苻坚派遣大将吕光征伐西域, 大获全胜。吕光在与西域军队的作战中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其中就包括锁子甲。随后,中原地区也逐渐掌握了锁子甲的制造技术,让这一新式甲在中国开枝散叶。不过,当时锁子甲并非主流铠甲,只有新疆、西藏等地装备。尽管如此, 它的生命力却比裲裆铠、甲骑具装强得多。后两者到唐代时趋向消亡, 而锁子甲则位列《唐六典》,清朝依然能见到身穿锁子甲的武将。

梁朝  战神陈庆之的事迹是真的吗?华夏信仰白袍战神陈庆之(15)

(上图)南北朝时期北齐铁札甲武士, 根据河北邺南城出土的铁甲胄样式绘制(刘诗巍 绘)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销连”与“铆合”两种新的制甲方式。“销连”是以销为标准件,是定位零件,用来确定零件的位置,前文提及的马铠各部位组合多采用销连法,这是欧洲铠甲的基本制造方式,但中国传统札甲很少采用,直到魏晋南北朝此法传入中国后,中国才开始使用。“铆合”,指的是用铆钉把物品铆接起来,这种方法当时多用于制胄。

南北朝时期兜鍪和胄的主流形制,与三国两晋时期差别不大,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半球体胄顶加甲片编缀的兜,有的从兜鍪两侧下垂,有的则包裹全脸,仅露眼、鼻、口;其二,无胄顶形兜鍪,这种盔与汉代齐王墓出土的铁胄形制相似,不过其所带顿项比齐王胄的要大得多,脑后可开合,应该可以根据头围大小进行微调;其三,普通铁胄,这种铁胄在呼和浩特曾有实物出土,整体由生铁铸成,胄顶有短管,应是插羽毛等饰品之用;其四为兜鍪罩甲,严格来说它不算头盔,只是装置于头盔上的首铠。南北朝时期通过铆合法制作的铁胄、兜鍪还未有实物出土,但这种方法在唐代制胄时得到了发扬。

魏晋南北朝,因兵祸连绵、动荡不安,各政权为了存活或取得霸权,不得不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军事角逐,客观上刺激了军事发展,包括甲胄在内的武备在这一时期推陈出新,可谓中国甲胄承上启下的时代!

【猜测】出于战略原因(需要占领几座城池做为元颢根据地),梁武帝萧衍对陈庆之的4000步兵 3000骑兵,应该还是全套武装的。

假设3000的骑兵有优良的装备(骑兵都是宝啊,南梁竟然放出来了,不可能拿去送死),步兵装备即使差也差不到哪,而且是雇佣军,应该来说装备精良是无疑的。

北魏:发生农民起义,尔朱荣去镇压时,也不过7700的精锐。还有一说是70000,如果有7万精锐,都不用打了,以当时南朝的国力,7万北魏精锐统一天下太轻而易举了。

所以当时两国精锐差不多,尔朱荣不过7700,全是骑兵,陈庆之3000骑兵,还有4000步兵,极大可能还有步兵槊。7700是尔朱荣的底牌,不会拿去冲击步兵方阵,再说也基本与送死差不多,有7万,早冲了。

最终靠府兵来跟陈庆之打,空有人海战术,只要施展不开,与斯巴达300勇士阻挡波斯是一样的效果。

篇幅原因,今天先到这:不讲这些背后的情况,你就找不到陈庆之战损少的原因,陈庆之带的是精锐无疑(经过长达一年的数十次战斗,已经是在实战中成长起来了),用全身披甲精锐打普通自带马匹及武器的府兵,我看行。

关注我,下章继续为你分析大通北伐成战神的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