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5种表现说明问题严重(孩子如果有以下十种表现)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以“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为主题。

“我家孩子一回来就锁上门,我们也想跟他沟通,可说不了几句他就发脾气,我们能怎么办?”“孩子一放假就抱着手机,要么就是躺在床上抱着手机。”孩子无法沟通,这样的抱怨,不少家长都有,那么,要怎样打开孩子得心扉呢?

家长应有意识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2019-2020)》曾指出,2020年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深受心理障碍的困扰,其中抑郁检出率为24.6%。

孩子有这5种表现说明问题严重(孩子如果有以下十种表现)(1)

新桥医院医学心理科贺英主任提醒,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贺英支招,孩子如果有以下十种表现,家长应有意识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带其至专业的心理门诊就诊评估。

1、情绪持续低落、高兴不起来、烦闷;时常觉得活着没意思,自卑;对原本感兴趣的事失去兴趣,懒得活动,对什么都无所谓。部分会出现失眠、全身乏力、犯困等状态。

2、担忧害怕如考试、言谈、上学、参加社交活动等,出现回避行为。

3、沉默寡言,不和他人交流,行为退缩、或出现怪异行为,自言自语,自笑。

4、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完成作业困难,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或一直低下。

5、体重明显下降,吃饭时有意回避他人。

6、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中容易惊醒。

7、经常存在人际冲突,易怒,行为冲动。

8、遇到突发事件后,难以适应,影响到日常学习和生活。

9、存在医学检查难以解释的身体不适症状。

10、性困惑或性行为异常。

四种方法与孩子拉近距离

如何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呢?贺英介绍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四个重点。

1、学会倾听。面对孩子的表达时,不要着急在第一时间作评价或给建议,不妨耐心一些,为了表示你理解他的处境,用心倾听他的问题,你可以使用这几句中立式语言:“是吗?这样吗?然后呢?还有吗?”孩子很多时候需要的是陪伴和倾听,而不是拼命给他建议。

2、重视陪伴。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里,父母的陪伴是最重要的。一些父母认为对孩子的陪伴就是呆在一个屋檐下,但是呆在一个屋檐下却在两个房间中各做各的事,绝对不是陪伴。这里我们强调的是,高质量的陪伴,父母更多要做到的是“情感在场”,而非绝对的“物理在场”。如何做到“情感在场”呢?比如孩子在学校里遇到了不愉快的事,你能询问孩子并且耐心倾听。即使没有最标准的答案,也力求给孩子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然后告诉孩子:没有关系,谁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我小时候也遇到过,下次再发生,我会和你一起面对。不要用冷漠把孩子推开,更不要指责和谩骂孩子,把过错都推到孩子身上。

3、家长朋友们应该放松自己,降低自己的焦虑程度。如果你焦虑孩子的学习问题,首先需要你先放松下来,不要对孩子的学习那么紧张,你表现得轻松一点,孩子慢慢放松下来,接着才能动用自己的能力去面对出现的问题。

4、重视体育锻炼,和孩子一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家长可以利用周末、晚上的时间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最好和孩子一起进行慢跑、球类等项目。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起到解压的作用,一起锻炼也会增进亲子感情。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