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教育援疆(衡鄯一家亲同心逐梦)

编者按:衡山连天山,湘莲映雪莲。

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一直是衡阳对口援助县。三年来,衡阳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帮助鄯善县改善各项民生事业,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组团式”医疗教育援疆等领域结出累累硕果。

红网时刻 记者 谭倩 通讯员 全荃 吐鲁番鄯善县报道

孩子们在学校里唱着歌、在操场上踢着球,年轻人善用自己的技能在各自领域努力奋斗……以援疆为纽带,一些感人暖心的美好瞬间,正在鄯善县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呈现,“疆”来可期的动人故事每一天都在更新。

鄯善学子收获“重量级项目礼包”

4月18日,一个个足球小将身影交错,辗转腾挪,在崭新的运动场上奋力奔跑。这一幕经常在新疆鄯善县滨沙学校的绿茵场上演。

县域教育援疆(衡鄯一家亲同心逐梦)(1)

孩子们在滨沙学校运动场上进行足球训练。图:全荃

两年前,他们还只能在水泥地、沙漠里完成足球训练。因为滨沙学校靠近库木塔格沙漠,球员们经常在沙漠拉练,增加体能和耐力。球队守门员麦迪乃·伊布拉音说:“以前爸爸、妈妈不希望我参加足球队,操场坑坑洼洼,摔跤了特别疼。小石子钻进鞋里,也得继续硌着脚操练,一下课就要脱鞋‘倒土’。在沙漠跑步,也吃力得很。”

入疆之初,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成员、鄯善县委副书记蒋长富带领队员们来到鄯善县各个学校考察,了解到一些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生均校舍面积不能达标。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校园环境,新建、改扩建4所学校和幼儿园,修建12所学校运动场的“重量级礼包”在援疆项目规划中立项。其中,滨沙学校项目分为两期,一期为教学楼,教学楼面积为4523平方米,总投资1276万元,于2020年9月正式竣工。二期为运动场,面积为13898平方米,于2021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

去年,五年级的阿卜杜萨拉木·萨塔尔从鲁克沁镇转学到滨沙学校,看到崭新的足球场他非常高兴。得知足球场的修建离不开援疆工作队的帮助,他伸出大拇指对记者说“亚克西”!

“衡山连天山,湘莲映雪莲”,这句话刻在滨沙学校操场的墙上,是受益于援疆项目的群众的心声,也是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在新疆播撒的“民族团结的种子”。

“红石榴”深植边疆沃土

当滨沙学校的孩子们在球场上快乐驰骋时,另外一群受益于“援疆”的孩子们也在音乐的藤蔓上攀藤而上。

今年2月21日,在衡阳市广电演播大厅,“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童声颂党恩 湘吐一家亲”主题活动舞台上,数十个孩子唱着《少年说》。聚光灯的映射下,他们身上的民族服饰更显得熠熠生辉。

县域教育援疆(衡鄯一家亲同心逐梦)(2)

2月15日至23日,鄯善县“红石榴”童声合唱团来到湖南,参加“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童声颂党恩 湘吐一家亲”主题活动,与衡阳市祁东县启航学校、石鼓区人民路小学的孩子们首次同台放歌,用天籁之音唱响衡州大地。图:周围

这些表演的孩子来自湘疆两地的儿童合唱团,分别是新疆鄯善“红石榴”童声合唱团、湖南祁东启航学校儿童合唱团。主角之一的“红石榴”童声合唱团来自湖南衡阳对口援建地——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鲁克沁镇阿曼夏村。

说起这个合唱团,时间追溯到2020年。彼时,衡阳市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在教育援疆工作中多措并举、频出实招。牵头组织衡鄯两地的29所学校结为“红石榴”·“湘吐同心工作室”共建校,其中,衡阳祁东启航学校与吐鲁番鄯善阿曼夏学校结对共建。两年来,衡鄯两地的师生们通过书信往来、云上联线等方式开展交往交流活动;建立“红石榴”爱心支教团,援疆教师们利用业余时间“组团式”支教,让阿曼夏学校的学生们参加形式多样的“兴趣班”;成立“红石榴”童声合唱团,邀请湖南科技大学“心与馨”志愿支教服务队来校指导……衡鄯两地孩子们的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连在一起。

县域教育援疆(衡鄯一家亲同心逐梦)(3)

湖南科技大学“心与馨”志愿支教服务队志愿者为孩子们上音乐课。图:蒋红

“红石榴”,既作为援疆工作的核心品牌,也成了这群维吾尔族孩子实现音乐梦想的阶梯。今年2月,“红石榴”童声合唱团在衡阳市援疆队的组织下来衡参与演出。演出十分成功,孩子们收获了湘疆两地无数人的喜爱,也获得了在线观看网络直播网友的如潮好评,仅新浪湖南直播平台就有110万人点赞。

“4月份,我们和启航学校的朋友们还去了湖南音乐厅再次表演!”14岁的热孜万古丽·夏木西是合唱团的团长,说起在湖南的见闻,她意犹未尽。在湖南时,她和小伙伴们还见到了“八千湘女上天山”代表黄厚瑜老人,参观了衡阳的学校、青少年宫、博物馆、南岳衡山、石鼓书院等,还去了橘子洲和韶山。感受校园风貌、遍览好山好水、浸润传统文化的同时,湘疆两地不同年龄的孩子共同感知着祖国大江南北的异同、树立了共同的信念。

县域教育援疆(衡鄯一家亲同心逐梦)(4)

活动结束后,热孜万古丽·夏木西与启航学校的朋友们依依惜别。图:周围

如果说,援疆工作队在阿曼夏学校的教育援疆实践成效正静待开花结果。那么,鄯善县职业高中和鄯善县二中则有了立竿见影的变化。在“组团式”教育援疆全力推进下,2022年鄯善县二中的“红石榴”援疆班32名同学有29名考入一本,其中985、211高校12名,教育质量和水平稳居全市前列。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援疆教师们积极开展职教创建工作,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成功推动鄯善县职业高中升格职业中专,提升办学层次的同时,更有利于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职业教育的独特光芒

来时雪漫天山路,雪莲花开又一年。

三年来,衡阳援疆在教育领域实现软件、硬件双提升,为鄯善各族干部群众提升职业技能、促进稳定就业打开了一条新路径。其中,职业教育见效明显。

从衡阳祝融学院培训归来的马晓琦,是第一期电商援疆班的优秀学员之一。他干过餐饮、导游,但都惨淡离场。2020年,从衡阳祝融学院培训回疆后,马晓琦和几个学员开始尝试直播卖石头,替本地石农代销了几百万元的玉石产品。“接下来,我们准备承包土地,开始公司化运营。”因为援疆工作队的帮助,马晓琦与同期从电商援疆班结业的李崇林、古丽巴努组队“作战”后,实现了从“职场菜鸟”到“创业先锋”的逆袭。

县域教育援疆(衡鄯一家亲同心逐梦)(5)

晚上是电商直播的高峰时段,马晓琦在电脑上管理后台、监测数据。图:全荃

“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一大批年轻人参加了‘职业训练营’‘素质提升班’,并在鄯善各行各业获得就业创业机会。这也意味着,形成了从衡阳师资培训逐渐过渡到当地开展培训的职业教育良性循环,从而帮助当地百姓提升专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蒋长富介绍,三年来,援疆工作队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工作,派出100名医疗人才赴衡阳南华大学等进修;400余名富余劳动力及未就业大学生多批次赴衡阳技师学院、祝融学院参加培训;还在全县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开展电商培训共计42场次994人次,孵化培育了一批电商人才和市场主体。

春和景明,清风徐来。在这场跨越千山万水的国家战略中,衡阳的援疆人们与衡阳市、鄯善县的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始终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并留下了许多生动美好的故事。他们立足鄯善县教育发展需求,探索援疆工作实践路径,打造“红石榴”援疆品牌,为受援地“软件”提质、“硬件”升级,一次次拾柴培火,让教育援疆的故事继续薪火相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