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年动画表(主编说第030期--)

GONZO: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GONZO这个名称来源于意大利语,中文翻译成“傻瓜”。也许是为了能够让名字变得实至名归,1992年这一支由同人社团发展起来的动画制作公司,多半成员都拥有极强的自我意识,往往很多时候都会因为注重个性从而忽略公司商业盈利的目的,于是乎在成立初期经常陷入庞大财政赤字。

1997年,由于《露娜银河之星》的好评,GONZO接到了来自SS平台游戏《超时空要塞 可曾记得爱》动画部分的订单。GONZO在这一次制作中,凭借华丽的数码制作方式,震惊游戏界,并为之带来了参与首部动画的制作的机会。

次年GONZO在早期真人电影的VFX视觉特效业务和游戏动画中得以扩大资本的积累,“做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这样的想法再次被提上日程,最终敲定以1967年的古董级漫画《青之六号》为首发作品。

《青之六号》作为世界最早的OVA数码动画,擅长写实摄影的樋口真嗣在制作过程的贡献有目共睹。《青之六号》问世后快速获得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短短三年间发售LD、VHS、DVD三种制式的影像,并有游戏推出,资本再度扩充。

进入2000年之后,《银河冒险战记》、《最终幻想U:疾风境界》、《全金属狂潮》、《百变之星》、《爆裂天使》等一系列动画作品让GONZO在日本众多动画制作公司脱颖而出,成为饱受瞩目的一颗启明星。

但正如开头所说,理念和想法的自我性,让其在此前的动画制作过程中因为制作方式的问题,导致大投入没法达到预定盈利。2008年,GONZO内部爆发严重的财务危机,亏损超过34亿日元。

被戏称为“烂尾社”的GONZO,尽管在一部分动画即将完结时确实出现过画质崩坏、原作剧情删减过度,以及莫名其妙完结等荒唐事情,但不可置否,一些烂尾的形成并非GONZO能够操作的,背后沉重的债务压力,以及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无奈感,无时无刻都在打压着这个曾经的王者。

2013年,一部原本顺应时代之作《狗与剪刀的正确用法》播出后却再次面临造成亏损状况。自此,GONZO正式停止独立制作动画,专心制作外包。

GONZO的兴衰算得上整个动画史上是极为沉重的一笔。中期亏损最多的作品,几乎都是独立出资制作。这样不仅让人联想起当年的PIG,一部独自投资的《攻壳机动队》剧场版差点让其破产,后来辗转之下通过上市融资才得以渡过危机,但GONZO当时已经上市,一旦亏损后果只会更加严重。加上GONZO作为一个主营动画的公司涉及领域太多,缺乏相应统筹最终导致无法收场。

XEBEC:穷则思变,二线公司的生存之道

由Production I.G完全持股的XEBEC成立于1995年。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xebec”是相对陌生的名词。但在日本动画制作会社中,“xebec”却是一个相当特别的存在。一切都得从这艘原意为大航海时期的小型三桅帆船开始起航时说起。

日本动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遭遇诞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泡沫经济使得市场出于瘫痪状态,尤其是宫崎勤事件之后,一度让这个行业停滞不前。谁也没料到80年代风头正盛的SF黄金时期会在短短几年内转入子供向时代,并且由动画革命引发动画产业变革。那个时期几乎算得上动画界的黑暗时期,老牌的动画公司举步维艰,新设的动画公司压根就没有维持下去的可能。

然而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底下,XEBEC凌空出现,并于建立当年开始进行TV动画的制作。非但没有出现成立初期缺乏资金的困境,更没有因为缺乏人脉关系疏通从而夭折的状况发生。这般幸运的创立环境要从1994年说起。那年小学馆为再次激起迷你四驱的热潮,找来了东京放送,而东放则选择由XEBEC负责这项制作。

《机动战舰抚子号》和《四驱兄弟》的好评如潮和商业市场的繁荣,XEBEC可以说得上是功不可没。动画界对这个初生牛犊逐渐熟悉起来,加上与小学馆、东京电视台的友好关系,足以让让XEBEC顺利解决成立初期的资金问题,走上无需集资外包的独立发展道路。

当时PIG的石川社长是这样评价Xebec的,“Xebec在赛璐珞时代的作品质量比现在还要高,而一般的都是反过来。”

而在一些动画迷们眼里,Xebec更像是“二分之一的Sunrise Gainax”。在拥有日升流行化的趋势的同时,又保留了Gainax的Otaku气质。

可是这样的盛赞并没有维持很久。2005年轻改作品《THE THIRD》与原创作品《英雄世纪》的商业失败让Xebec不得不放缓步伐,直到2008年,由于少年热血系列动画市场需求不及预期,XEBEC在日后发展方向的抉择中,将目光放到了卖萌与卖肉之上。从《我的狐仙女友》到《TO LOVE》,Xebec成为了当时真正的后宫动画王者。

2014年,XEBEC从AIC手上拿来《魔剑姬》,开做第二期《魔剑姬!通》。大尺度地扩大角色乳量,无顾忌地使用杀必死方式让画风明显迥异于第一期。由此可见XEBEC已经在迎合市场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早期的创造力与独特的表现手法。

今年XEBEC有三部作品,除了将《苍穹的法芙娜EXODUS》的制作提上日程之外,其余两部作品《绝命制裁X》和《TO LOVE DRAKNESS 2ND》基本上就是后宫动画。

在老牌实力公司和新生代强劲势力的双重威胁下,为求生存与发展,看来XEBEC注定要卖肉与后宫的道路上一直前进。XEBEC的演变历程,既体现了二线动画制作公司的无奈,也是整个动画界辛酸的缩影。

ARMS:难登大雅之堂的多元性题材贡献者

Arms,别称“军火社”。

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受到宫崎勤事件影响,动画开始分级,限制增多,TV动画受到较大冲击,但是OVA产业影响不大,第三次动画热潮期间,涌现出很多的动画公司,ARMS便是其中的一家。

一直以成人动画展开活动PIERROT PLUS在1996年开始从良洗牌,并将成人动画制作的指挥棒交给清水修,Arms顺势而建。

与TV动画和OVA相比,20分钟左右的成人动画要省钱得多。原画和动画数量少,单一画面停留时间很长以及重复作业比较多的特点让非大制作的成人动画普遍造价都很便宜,但卖的却挺贵,所以钱来得比较快。Arms刚刚成立,人力物力尚可,但没有号召力,只好依附在大型成人动画厂商旗下制作作品,虽是挂名,但实际制作却是他们。

Arms最早参与制作的成人动画是《美少女战士 五人的维纳斯》,随后时间里梅津泰臣主动上门,将负责成人动画《A KITE》交由其负责制作。这部动画剧情内容褒贬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是成人动画当中的佼佼者。由于《A KITE》反响不错,后期梅津泰臣三部曲作品都交由Arms负责制作。

2004年前后,成人动画的市场不太景气,再加上预算问题,Arms开始考虑转型。2005年,Arms以成人动画《緋忍伝呀宇種》为关山之作,正式退出成人动画。此后Arms将重心向TV动画倾倒,《妖精的旋律》与《下级生2》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制作而成。

成人动画的套路被Arms全都移入TV动画的制作当中,使动画里面涉及血腥的场景描绘痛快且淋漓,从掉头断肢,到解体屠戮,极大程度还原了原作的黑暗风格,只可惜过于直面的血腥描写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尽管后来的《一骑当千》系列让Arms在这个竞争加剧的动画界得以存活,然而由于Arms对轻改编经验不足,制作人员选取有误等若干原因之下,其后制作的《魔王勇者》并没能达到同期《刀剑神域》的高度。

2013年以来,除了人气平平的《百花缭乱少女武士》二期之外,Arms负责的作品就只剩下一部《想要成为世界最强》的标准卖肉番。

Arms的经历,向我们展现出在日本这样一个动画公司林立的国度里,属于小型公司的生存之道。从色情到暴力的选材,从OVA到TV动画的方式转变,Arms在作画水准,人物拿捏以及脚本构成上都算得上成人动画中数一数二的领军者。

或许Arms这个难登大雅之堂的地位,让成就变得意义不明,但就日本动画题材史而言,其表现出来的多元性,明显有着极大影响力。

日本历年动画表(主编说第030期--)(1)

将一部部“动画不能”的原作制作成动画的GONZO已然成为时代的眼泪

日本历年动画表(主编说第030期--)(2)

《太空丹迪》完全是一部BONES自嗨作,幸好观众并不讨厌这种自嗨

Brain's Base:我们一直致力于制作有特色的动画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动画黎明期五大动画公司之一的Tokyo Movie正在经历非常复杂的改组,深感不安的制作人小沢十光决心独立。1996年Brain's Base就此诞生。

就在Brain's Base苦恼没钱没金主的情况下,玩具公司BANDAI带着他的玩具企划出现了。为推广《盖塔机器人号》当中出现的真盖塔机体,填补《盖塔机器人G》到《盖塔机器人号》中间的空白,BANDAI萌生一个为真盖塔这个机体做部动画的念头。但顾虑风险与风评,并不想找大型公司负责制作,因此才找上了当时作为新人的Brain's Base。很快全13话的真盖塔制作完成,并且很快便获得了新时代的观众认可,人气迅速攀升。

通过协助BANDAI学到的技巧,2002年,Brain's Base开始挑战TV动画。然而《冒险游记Pluster World》的收视率并不如人意,预想子供向动画与玩具宣传动画逐渐脱离时代要求的Brain's Base 毅然决然转型。

从2005年起,Brain's Base加入了委员会的阵营,保持每年一部作品。前三年间共制作了三部商业机器人动画,都以失败收场。

就在反复失败和碰壁之间,Brain's Base迎来了第一部轻改作品《永生之酒》。Brain's Base的改编赋予了《永生之酒》新的魔力,卷数的穿插进行,恰到好处的内容删减让作品的整体结构一度达到超越原作的高度。鉴于放送以来,在日本以及其他地区都有不错的口碑,让出自同一手笔的《无头骑士异闻录》制作权毫无悬念地落回Brain's Base手上。不可否认《无头骑士异闻录》比起早年的《永生之酒》更具流行要素,Brain's Base在包装上所花的心思让该作在业界广受好评,商业方面也取得了骄人战绩,直接杀入当年的销量四天王。

在从《永生之酒》到《无头骑士异闻录》的三年空隙之中,Brain's Base基本都在围绕轻小说制作。而近两年的Brain's Base像发现新大陆一般,热衷于制作十多位美少年应对需求越多越多的女性观众的乙女向动画。

作为一家很会随机应变的动画公司,Brain's Base不做风险投资,也不盲目跟风,拿捏时机以适当的题材从而在动画市场上大杀三方。当然,并非所有作品都能做到极具商业价值,作画方面的时好时坏也确实令人忍俊不禁(比如无头经常出现的角色崩坏等等),但不落俗套的独特确实很有保证。无论是氛围营造还是演出手法,在看似简单的制作之下,都不难看出Brain's Base的努力和用心。

BONES:我们要以骨头的硬度,做具有骨架的作品

在SunRise卖弄的关子,总算可以在骨头社这里揭晓。其实也没有很玄虚的内情,人才流失的情况几乎贯穿各行各业竞争之下。虫制作所的崩离催生了大批新生动画公司,日升就是其中之一。也许是出于过来人的心态,SunRise成立之初就针对本社的人员出台了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人员的稳定。然而在世纪相交之际,还是难逃一劫,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让公司的制作人南雅彦拉上与SUNRISE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逢坂浩司、川元利浩,独立门户创建了BONES。

1998年成立的BONES从2000年才开始正式的动画活动,与其他反目成仇的职场设定不一样,同在東京都杉並区的BONES与SUNRISE相处平和,甚至在骨头社创立初期,SUNRISE很是照顾。骨头社最早期的作品之一《星际牛仔:天国之扉》,便是和Sunrise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

二十一世纪前期,动画方向性发生正在逐渐变化,各家公司都在探索各自出路,自信满满的BONES决心从熟悉的机甲动画入手,再次尝试原创动画的制作,《翼神传说》由此产生。动画开播以后,凭借独树一帜的人物设定和剧情铺垫,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大批观众,BONES用自身的实力与作画演出的能力再次被观众认可。

但就在BONES准备乘胜追击之时,所制作的一部坐在冷门动画特等席的动画《幻之记忆库拉乌》,使其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然而骨头社并不气馁,一部《交响诗篇》再次为其收获一大堆忠实粉丝,2006年一部《樱兰高校男公关部》跳出了骨头社只做SF的框架,这部娱乐元素极高的青春喜剧,为其带来了一批与以往不同层次的受众。

尽管现在看来骨头社声名在外,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在2010年以后,BONES除了《银河美少年》取得佳绩,其他作品鲜有成功。2011年《GOSICK》、《NO.6》与《UN-GO》强差人意的表现,让人慢慢心灰意冷。加之正值原创动画复兴年,BONES没能很好地赶上这番热潮,致使整个2012年也几乎消声觅迹。

虽说2014年回归的渡边信一郎让骨头社看到一线希望,但其后《太空丹迪》、《野良神》、《地球队长》、《噬魂师NOT!》、《棺姬嘉依卡》、《棺姬嘉依卡AVENGING BATTLE》五部作品的强势推出,却依旧并能看见较好的转变。

近年来骨头社原创作品开始大幅度减少,反观当年与BONES齐名的Production I.G却在原创动画领域里混得风生水起。今年频繁跳档的《血界战线》,到现在热播由水岛努倾力加盟的《超人幻想》,其热度和知名度终究及不上早年的作品。

《赏金猎人》、《翼神传说》、《交响诗篇》、《黑之契约者》、《银河美少年》五大大原创巨作让骨头社坐拥一批忠实观众,《钢之炼金术师》与《噬魂者》两大漫改作品更是为之奠定了不容忽视动画制作地位。然而实力与底气的延续和壮大,毫无疑问会是今后Bones发展的核心聚焦点。

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后,新生代制作公司凭借前人打下的厚实基石,在动画行业迅速发展起来,“重量不重质”的创作主张却让观众面对日益增多的动画作品热情消退。这些“新人公司”将会是年少轻狂终成败寇,抑或独辟蹊径胜为王,我们下期接着再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