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取经路上有哪些故事(西游记到底讲什么)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可谓老少咸宜,妇孺皆知。关于西游记这本书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则各有不同的看法。看似简单的取经故事,内涵无穷,为人津津乐道。下面,小编带大家梳理一下关于西游记核心主旨的三种经典看法——“修心说”、“内丹说”以及“玩世说”。

西游记的取经路上有哪些故事(西游记到底讲什么)(1)

86版西游——影视剧的里程碑

明末的谢肇淛对西游记有一段经典的评价“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这番评论用了“求放心”的典故,认为西游记的主旨在于找回迷失的本心,可谓拉开了“修心说”的序幕。在明末心学的广泛影响下,“修心说”很快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发展。一直到现在,此说认为西游记的故事以心猿(悟空)的经历为主线,对应放心(大闹天宫)——定心(五行山下)——修心(西行降魔)三个阶段,西游记讲的就是人修心的过程,并用佛教的词汇为佐证。

到了清代,情形发生了变化。西游记一书中有大量的道教修炼词汇,如婴儿、姹女、金公、木母、刀圭等。清代的道士提出了西游记实际是在假借取经故事,描述内丹修炼的过程。此一观点迅速流行,成为当时解读西游记的主流。诞生了诸如《西游真铨》、《西游原旨》、《西游证道书》等一系列从道教炼丹角度解读的书籍。甚至因此说的盛行,许多人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长春邱真人。直至今天,依然有部分学者从此角度解读,取经的磨难对应道教的“九还七返”,并从原著的细节描写入手,挖掘其内丹的意象。

西游记的取经路上有哪些故事(西游记到底讲什么)(2)

清代刘一明的《西游原旨》,为“内丹说”的代表作之一。

“内丹说”的繁琐分析,催发了民国时期文人学者对西游记的“反动”思考。鲁迅、胡适等名家对西游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玩世说”。认为西游记只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不必思考有什么“微言大义”。如胡适评价道“《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这点玩世主义也是很明白的;他并不隐藏,我们也不用深求。”算是对清朝对西游记过度解读的一次拨乱反正。此外,鲁迅先生等人经过考证,认为《西游记》作者为明朝淮安人吴承恩。此观点被后人所遵从,成为主流结论。

西游记的取经路上有哪些故事(西游记到底讲什么)(3)

胡适先生

日移时易,到了信息时代的现代,西游记的主旨有了更多解读。如“阶级说”(认为悟空是农民阶级反抗精神的代表)、“讽刺说”(西游记是在讽刺佛道、讽刺明朝廷、讽刺嘉靖等)、阴谋说(取经是一个局,背后是各派仙佛势力的争斗)……《西游记》就如同一本无字经书,各路读者在其中肆意涂画。这也是其独特魅力所在吧。

那么各位看官,您认为《西游记》到底是在说什么呢?欢迎各位评论区中留言交流。我们一起看《西游》,品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