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烧烤你不知道的事(关于烧烤的那些事)

时下有一句流行语是这么说的:如果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那就来一顿烧烤,如果一顿解决不了那就来两顿。可见烧烤现在已经深入人心,很多人都很喜欢撸几串。提起烧烤,那就不得不提东北烧烤,而在东北烧烤中,锦州烧烤绝对是领军品牌。现在在很多城市都能看到锦州烧烤的招牌。

吃烧烤你不知道的事(关于烧烤的那些事)(1)

锦州烧烤的招牌

但其实烧烤却不是锦州原生的。大概在八十年代末,在一些街边路口才陆续出现了卖烤肉串的人。那时候基本在夏日的傍晚,一个中年男人,推了一辆自行车,车的后架上放着一个小型的烤肉串炉子和一袋碳。前车两边各挂一个兜子,里面是穿好的肉串、调料和一个小马扎。找个有人流的十字路口,靠边就开烤,早期的街边烧烤品种很单一,只有用细铁丝穿的羊肉串,也就是现在所谓的钢丝小串。烤串的人坐在小马扎上默默的烤串,撸串的人就或站或蹲在炉子边上吃,烤串并不卖酒,想喝要自己带。一袋子肉串买完就收摊。后来慢慢的根据顾客的需求,烤串品种陆续增加了鸡脖、鸡翅、鸡脆骨,还附带卖啤酒,在路口摆摊烤串的人也有所增加,但是出摊的时间还是夏天的晚上,地点还是马路边,这时候的烧烤还属于饮食界不入流的行当,属于存地摊食品,还不配进店经营。

吃烧烤你不知道的事(关于烧烤的那些事)(2)

钢丝小串

烧烤行业真正在锦州大发展是在九十年代初期。早期的锦州是辽西地区工业重镇,大型企业中多,比较知名的有铁合金厂、焊条厂、塑料花厂、面粉厂、重型机械厂、陶瓷 厂等等,各行各业热火天白花齐放。

吃烧烤你不知道的事(关于烧烤的那些事)(3)

80年代的锦州百货大楼

但是到八十年代末由于工业技术装备老化、经济结构落后、市场经济的冲击及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等原因,造成竞争力下降,绝大多数企业倒闭,这就形成了大量工人下岗潮。由于烤串这个行业门槛比较低,既不需要高超的手艺,也不需要较大的启动资金。所以一部分下岗工人就开启了烤串创业模式。同时,由于当时吃烤串价格低廉,非常适合唠嗑,吐槽,骂娘,也就成为了很多人首选的消夏模式。到了90年代初期,随着烧烤业者的增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形中推进了烧烤的工艺和档次,烧烤行业在锦州区域快速发展,烧烤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丰富,于是就有了那句话: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没有锦州烤不了的。烧烤的形式,也由最初的地摊儿,变成了大排档和店铺经营。经营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只是夏天的晚上而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了。

吃烧烤各地稍有不同,有重辣口的,有偏甜口的,有喜欢生烤的,有喜欢熟烤的,有喜欢原汁原味的,有喜欢调料腌制的。锦州本地人大多喜欢生烤并且不能提前腌制,要边烤边刷调料。并且吃的时候要佐以天津利民辣酱和生大蒜。就仿佛新疆人吃羊肉占韭菜花一样,据说是更入味。

如今的烧烤,已经成为一种饮食文化。烧烤店遍布全国,很多店铺不但烤的食品味道鲜美,品种繁多,而且环境优美,明厨明灶,丝毫不逊一些高档酒楼。每逢休闲时间,呼朋引伴,撸串灌酒,那是相当巴适。

吃烧烤你不知道的事(关于烧烤的那些事)(4)

诱人的烧烤

偶尔,不经意间还是会想起当年昏暗路灯下的烧烤摊, 烤炉上正在滋滋冒油的钢丝小串,不善言谈的老板和几个的神采飞扬的二逼青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