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禁地(神农架鸟事)

人们欣赏鸟儿五彩斑斓的羽毛、轻盈的身姿,羡慕鸟儿婉转的歌喉、舒展的翅膀、自由的翱翔……从古至今,歌颂、赞美鸟类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写不尽鸟的千姿百态,道不完人间的烟火况味,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神农架禁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神农架禁地(神农架鸟事)

神农架禁地

人们欣赏鸟儿五彩斑斓的羽毛、轻盈的身姿,羡慕鸟儿婉转的歌喉、舒展的翅膀、自由的翱翔……从古至今,歌颂、赞美鸟类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写不尽鸟的千姿百态,道不完人间的烟火况味。

这些飞羽精灵,以“啾啾鸟鸣声声悦耳,翩翩羽影赏心悦目”之魅力吸引着一众爱好鸟类的人们循声追鸟,去探索、发现鸟的美丽,享受个中乐趣。

神农架是得天独厚的观鸟胜地,珍稀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神农架记录的野生鸟类有400多种,因南、北方均有一些鸟类进入,形成了东洋种和古北种相混杂的特点。

鸟类又被称为禽类,常见的禽类可分为猛禽、攀禽、鸣禽、涉禽、游禽、陆禽。

猛禽一般体形较大,性格凶猛,主要吃肉,占据着食物链的顶端。嘴和爪锐利,翅膀强大有力,善于捕捉动物,如金雕、苍鹰、秃鹫等。

金雕:鹰科,在我国鹰类中,最强有力、最勇猛威武的莫过于金雕,古巴比伦王国和古罗马帝国就曾以金雕作为王权的象征。俗名洁白雕,号为“森林鸟类之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善翱翔和滑翔,运载能力较差,负重能力不到1千克。鹰的视力敏锐,是人视力的数倍,可以从10公里的距离发现猎物的活动,被广泛用于仿生学上。捕食的猎物有数十种:羊、兔、鸡、鼠、鹿等。生性凶猛,经训练过的金雕,连狼也敢抓。捕到大猎物时,爪能像利刃一样锋利,先将其肢解,吃掉好肉和内脏部分,再将剩余部分分批带回栖息地。食量特大,一次可食肉5_6千克。巨翅也是它的有力武器,一翅扇过去,可将猎物击倒在地。易饲养,恋旧巢。如果亲鸟长时间不能带回食物,同胞相残则不可避免,大幼鸟会把小幼鸟啄得混身是血,甚至啄死吃掉。

相传老鹰在40岁时,爪子老化,喙长且弯,羽毛浓厚,飞翔十分吃力。这时,它只有两个选择:等死或蜕变,为了活,它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待新喙长出,将脚趾甲拔出。当新趾甲长出,拔掉老羽毛。经历了失血、感染、饥饿、甚至死亡的5个月危险期后,新羽毛长出,蜕变重生,重新开始搏击蓝天,又可以再过30年的美好时光。人们将其作为事业的象征:“大鹏展翅、鹏程万里”。

猛禽中也有不喜欢杀戮、以腐肉为食、重口味的另类。

秃鹫属于冬候鸟,鹰科秃鹫属,又叫座山雕,美国的国鸟。主食动物腐尸,被称“草原上的清洁工"。西藏盛行天葬,靠秃鹫食尸,被奉为神鸟、神鹰。脖子上一圈较长的羽毛,像人的餐巾一样可防止食尸时弄脏身上的羽毛。光裸的头颈部可以接收更多的紫外线,杀灭沾上的病毒。啄食时,面部和脖子现岀鲜红色,目的是警告同类勿靠拢。秃鹫食量惊人,1分钟能吞下大约1公斤肉,一群秃鹫在短时间内能将一头牛吃得精光。秃鹫胃内酸性比人类的胃酸高十倍,可以大量杀灭致病细菌。此外,秃鹫体内拥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这些特殊能力让秃鹫进食时可滤掉易感染的微生物,留下有利的细菌。

秃鹫的喙很软,很难撕咬动新鲜的肌肉组织,因此才会吃一些腐烂动物的尸体。

充满残酷竞争的动物世界,每一块肉都不能浪费,包括骨头。

敢于啃硬骨头的猛禽_胡兀鹫

胡兀鹫因嘴下长着一撮小胡子而得名,体型巨大,身高1米多,翼展长近3米。

胡兀鹫90%的食物是其他动物的骨头,被称为“鸟中鬣狗”。它们特别喜欢骨头里的骨髓,为了敲开骨头,胡兀鹫会把大骨头举到高处扔到地面砸碎后吃掉,根本不用担心和其它动物抢食物。胡兀鹫的食管非常有弹性,可以轻松吞下整块骨头,由于体内的胃酸很强,一根骨头下肚,不超过24小时就能消化。

关于高空抛物,胡兀鹫还摊上过人命案。一只胡兀鹫在高空砸龟壳时,将古希腊一个名叫埃斯库罗斯的剧作家砸死,原因是错把剧作家的光头当石头用了。

胡兀鹫有主动化妆行为。它们会在富含氧化铁的红色泥土中翻滚沐浴,将羽毛染红,一是为吸引伴侣,二是为震慑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避开寄生虫,保持羽毛和皮肤健康。

胡兀鹫有着十分悲惨的童年。胡兀鹫通常一次产2个蛋,只有孵化早、强壮的老大方能存活下来。弱小的一只作为防止老大死亡的替补队员,长期受尽其欺负,最终难逃一死。

奇怪的婚姻:有时它们会一妻两夫。一个单身的雄性会强行介入到一对夫妇中,并逐渐适应这种生活。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为了多一个人来保护后代。

胡兀鹫在我国分布很广,在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几乎常年可见。偶尔形单影只的胡兀鹫也会游荡到神农架、四川等地方,成为惊鸿一瞥的迷途之鸟。

攀禽大多数都生活在树林中,善于攀缘树;脚的构造很特殊,能有效地进行抓握。吃松毛虫的杜鹃、啄木鸟以及戴胜、夜鹰、蜂鸟等都属于攀禽。

绝色攀禽_戴胜:戴胜科戴胜属,有“山和尚,臭姑姑”之称,留鸟。外貌特征: 黄脖子、黑白花翅膀、细长嘴和一撮毛(醒目羽冠,直竖时像一把打开的折扇)。戴胜一名,来源于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头饰,戴胜鸟羽冠似西王母喜欢戴着的"胜"。它喜欢吃藏在地面里的各种甲虫、蝼蛄(土狗)、蠼螋(俗称夹板虫)等虫子以及虫卵,而这些虫子墓地特别多。久而久之,人们总能看见戴胜鸟在墓地忙活,“棺材鸟”的名字就此传开。因为这种鸟不讲卫生,雌鸟孵蛋时在窝里吃窝里拉,同时还会分泌一种恶臭的油脂,让鸟巢臭气熏天,可以熏走不速之客——这是戴胜另类的自卫方式。雄鸟也不会嫌弃自己的臭媳妇,每天捉来小虫给雌鸟吃,充当尽职尽责的好丈夫。至于“姑姑”,则与它们的叫声类似“姑姑”有关,以色列国鸟。

戴胜在地上行走时颇有风度,头随着步伐一点一点的,节奏鲜明,像一个头戴礼帽、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的绅士。

鸠占鹊巢、不愿承担养育责任的流氓鸟_杜鹃:杜鹃也叫布谷鸟、催春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叫声布谷)、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快快播种)。相传它为望帝杜宇死后所化。杜甫有诗云:"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但人们却对它颇有微词:它飞翔时喜欢模拟鹰隼的姿态,"狐假虎威"地吓唬别的鸟。"鸠占鹊巢"中的鸠,说的就有杜鹃,被指认是鸟中的流氓。这厮鸟性拙,不盖房,也不买房,就喜欢登堂入室强占别人地盘。总是将蛋产在别的鸟巢让它鸟孵化、喂养。上行下效,小杜鹃品行也不端,孵化后会将巢内鸟蛋挤出巢外独享义亲专宠。

鸣禽约占世界鸟类的五分之三,外型和大小差异较大。小的如柳莺、伯劳、山雀和啄木鸟;大的如红嘴蓝鹊、喜鹊。鸣禽食性各异,鸣声因性别和季节不同有差异,繁殖季的鸣声最为婉转响亮,如画眉、强脚树莺(叫声: 去_北京,儿紧睡 儿紧困)、噪鹃(哦啊)、黑卷尾等鸣声各具特色。

红嘴蓝鹊:雀形目鸦科蓝鹊属,别称长尾山鹊,叫声尖锐,似‘zha-zha-’声, 十分嘈杂,被称为“山喳子”。红喙、白头、蓝翅,尾羽修长而秀丽。红嘴蓝鹊展翅有凤凰之姿,滑翔有海鸥之韵,是鹊类中鸟体最大和尾巴最长、羽色最美的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分布广泛,有荤素兼容的食性,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和玉米等农作物,甚至蛇类。通常集群生活,领地意识十分强烈,会驱赶对其领地有威胁的鸟类。

红嘴蓝鹊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服侍在西王母身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代诗人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青鸟在此成为传书的信使,后来逐渐演变成百鸟之王--凤凰。

挂尸高手: “雀中猛禽”伯劳鸟。伯劳尽管属于鸣禽,但又具备猛禽的特征,嘴很强壮,上嘴的先端钩曲如鹰嘴,爪健旺有力。伯劳性凶猛,嗜吃小形兽类、鸟类、蜥蜴等各种昆虫及其他动物。栖于树顶,地面捕食,常将猎物挂在带刺的树上,撕碎而食之,故称其为屠夫鸟、“鸟界开膛手”。

文武双全的“社会鸟”

除了凶残的武力外,伯劳还拥有绝佳的智慧。它的嗓子仿佛被上帝掐过一样,叫声难听,却能轻易模仿多鸟叫声,从而麻痹、靠近猎物进行刺杀,防不胜防,成为了许多鸟类心中的“梦魇”,坊间有“伯劳叫,百鸟散”之说。

挂尸的原因:

伯劳腿部肌肉不发达,爪子力量较弱,把猎物挂在树上利于其分割大猎物;伯劳没有嗉囊,无法在体内储存食物,食物消化快,需要不停的寻找食物;抵御恶劣的栖息环境造成的食物短缺;宣示自己的领域,防止其他雄鸟侵犯;展示雄性魅力,吸引更多的雌性;给雏鸟充足的食物,增加后代出飞的数量;利于扩大食谱,降解有毒食物。

传说周宣王时,贤臣尹吉甫(《诗经》的主要编纂人)听信继室馋言,误杀前妻留下的爱子伯奇,伯奇的弟弟作了一首诗哀悼兄长,尹吉甫听了十分后悔,哀痛不已。一天尹吉甫在郊外桑树上看见一只未见过的鸟对他啾啾悲鸣,认为这只鸟是他的儿子伯奇所化,于是就说︰“伯奇劳乎,如果你是我儿子伯奇就飞来停在我的马车上”,话音刚落这只鸟就飞过来停在马车上,尹吉甫就载着此鸟回家,到家后用弓箭射杀继室以慰伯奇。伯劳鸟名由“伯奇劳乎”一语而得。

另外,成语“劳燕分飞”的典故也出自伯劳鸟。我国大部分种类的伯劳都属留鸟,燕子则是候鸟,在古人眼中伯劳和燕子的习性差异成了别离的代名词。

太阳鸟属雀形目、太阳鸟科。全世界共有14种,中国有7种,分别为叉尾太阳鸟、黑胸太阳鸟、黄腰太阳鸟、火尾太阳鸟、蓝喉太阳鸟、绿喉太阳鸟和紫颊直嘴太阳鸟。太阳鸟体重仅5-6克,包括尾羽在内,身长最多不超过15厘米。太阳鸟非常漂亮,鸟羽颜色丰富,鸣声婉转动听。当太阳、霞光映照在它们鲜艳的羽衣上,闪现红、黄、蓝、绿等耀眼夺目的光泽,故名“太阳鸟”。它有细长微弯的嘴和管状长舌,和蜂鸟一样以吸食花蜜为生。遇到小甲虫和蜘蛛,也不放过开荤的机会。吸食花蜜时,短圆的翅膀不停地挥动,身子倒吊,悬停半空,轻捷地将长长的嘴伸进花蕊深处。高难动作,简直和美洲的蜂鸟一模一样。所以,有人把它誉为“东方的蜂鸟”。 每年春季,是太阳鸟的繁殖季节。太阳鸟是带翅膀的“月下老人” ,为森林中山樱花、茶花等鲜花牵线搭桥,传授花粉,被誉为 “媒婆鸟”。

涉禽是指那些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它们的腿细长,颈和脚趾也较长,适于涉水行走,不适合游泳。休息时常一只脚站立,大部分从水底、污泥中或地面获得食物。鹭类、鹳类、鹤类和鹬类等都属于这一类。

白鹳:鹳科鹳属,是大型涉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两个亚种。全球3000只,是鸟类中的高级贵宾、鸟界国宝。身形高大,展翅若鹏;羽毛鲜艳,以纯白为主;嘴长、颈长腿亦长,喜欢营巢树上,常在草地漫步,休息时一足站立,如同在做瑜伽。食昆虫,鱼类,虾,蛇,蜥蜴,老鼠和小鸟,是消灭蝗虫的英雄,欧洲人称“送子鸟”,是种吉祥鸟。德国和立陶宛两个国家同时将其尊为国鸟,这种待遇全世界恐怕也仅此一例。

相传,送子鸟白鹳落到谁家屋顶造巢安家,谁家就会喜得贵子,幸福美满。因此,在欧洲的乡村经常能看到住家的屋顶烟囱上搭着一个平台,是专为白鹳准备的。

白鹳的迁徒和繁殖地很有规律。每年,雄鸟从越冬地先行回归故里,找到去年使用过的巢加以修缮,然后静候雌鸟归来。雌鹳飞到繁殖区后,直奔主题先看房,盘旋于空中,观察比较巢穴。这时候,雄鹳就会展翅高飞,热情相邀。如果巢造得好,热情又高,一准会打动雌鹳的“芳心”,双方正式结为“夫妻”,生儿育女。

被世人误解为“鸟尽可夫、禽兽不如”的鸨鸟。鸨鸟是匈牙利国鸟,属候鸟。是一种非常稀少的动物,和大熊猫一样珍贵,种类和数量消失快,我国现在也只剩数百只,是体重最大能飞的鸟,号称亚洲驼鸟。

鸨鸟头小颈长,外形似雁。古人认为其性风流,逮住什么鸟都能结婚,由于身躯肥大不善飞行,容易在地上看见其交配,又因雌雄差异大,看不出是同一种鸟,以为它们水性杨花,为“万鸟之妻”,继而转嫁到妓女头上,给青楼中的妓女头头安了一个新的“职称”_老鸨。

鸨鸟的食谱中除鱼、蛙、昆虫外,还捕食农业害虫,是益鸟。鸨鸟的天敌是鸷鸟(鹰、雕等凶猛的鸟),遇到侵犯,屁股朝敌,向鸷鸟喷大粪,鸷鸟立即被恶毒的粪水腐蚀掉很多羽毛。雄性大鸨翘屁股露私处是用以吸引雌性,雄性大鸨会取食含有毒素的芫菁科甲虫,来毒死体内的寄生虫,以防交配时把寄生虫传给雌鸟。雌性在挑选雄性时,不仅看雄鸨的舞姿、听叫声,而且看它的臀部是否干净,以便选择那些最漂亮,最健康的高富帅男朋友。

至于为什么叫鸨鸟,还有一个传说:古时有一种鸟,它们成群生活在一起,每群的数量总是七十只,形成一个小家族,于是乎把它的集群个数联系在一起,在鸟字左边加上一个“七十”字样,就构成了“鸨”。

鸨鸟分公母,民间传说公鸟即为成语“饮鸩止渴”里的鸩鸟。鸩鸟宛如硫酸的祖先,鸩毒来源有二,一是拿肉逗它,用木头接住它流的唾液,后把这块木头锯下来烤干研成末,下到酒里边;二是用鸩鸟的羽毛划下酒,酒即含剧毒,无色无味,饮之令人立即毙命。

《南唐书·申渐高传》中说:南唐皇帝李升顾虑大臣周本威望太高,倒了一杯“鸩酒”赐给周本,周本察觉后分出一半酒奉给皇上,表明君臣一心。为帝王演戏奏乐的优人申渐高接过毒酒一饮而尽,并将杯揣在怀中走了。待李升暗遣人带着解药到时申渐高已经“脑裂”而死。宫廷毒杀根本不屑于用砒霜,可见鸩毒的毒性要比砒霜强得多。

苍鹭:鹭科鹭属,别称灰鹳、青庄、老等,总爱把脖子缩成S形在水边静静的等着鱼儿上钩。

苍鹭是一种很有智慧的生物,觅食方法独特,发现小鱼时,会衔来嫩枝,折成几段丢入池中,还不时用嘴移动小枝,鱼儿误以为是小虫,浮上水面抢食,苍鹭便乘机饱餐一顿。捕到大鱼,会将鱼在岸上摔死后吞食,先吃鱼头,避免被鳍刺伤。当黄鼠狼紧紧扣住苍鹭的喙和苍鹭打架时,苍鹭就将黄鼠狼带到河边淹死吃掉,既解决了敌人又填饱了肚子。

牛背鹭:鹭科牛背鹭属,别名黄头鹭、放牛郎等。头发呈淡金色,可以将头毛炸开,颇有晚年金毛狮王谢逊的风骨。羽毛通常为遁入佛门后的白色袈裟,腿为红色,博茨瓦纳的国鸟。

牛背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不以食鱼为主而以食虫为主的鹭类,与水牛之间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总爱站在牛背上啄食寄生虫,为牛赶走身上的蝇虫,担仼警卫仼务,也常在牛背上歇息,免费拥有了一辆房车。

游禽是指喜欢在水中取食和栖息的鸟类。种类繁多,在我国分布广泛。包括雁鸭类、鸥类等。如天鹅、大雁、鸳鸯、鹈鹕、海鸥等。

鸳鸯:号称“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禽",鸟纲,鸭科。鸳的毛色艳丽,鸯的平淡无奇,鸟类王国竟是美男子的天下,这实为动物生存繁衍的需要,生物学上称自我保护色。因生活中总是成对出现在水中,最早把鸳鸯比做爱情鸟的是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诗:“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以后文人竞相仿效,指待永恒的爱情。其实,仔细观察,鸳的配偶不固定,可谓是懂得及时行乐的花花公子,而鸯为了哺育后代甘当默默无闻的村姑角色。

绿头鸭:主要栖息在水生植物丰富的河流、湖沼等水域中。属杂食性动物,以野生植物的叶、茎、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和水生动物等食物。美国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绿头鸭具有控制大脑部分保持睡眠、部分保持清醒的习性,也就是说它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睡觉。这种半睡半醒的习性,可以帮助它们在危险的环境中逃脱其它动物的捕食。

鸟类中的“谦谦君子”_大雁。大雁,鸭科雁属,冬候鸟,乃禽中之冠。全世界共有9种大雁,我国就占了7种。常见的有白额雁,灰雁、鸿雁、豆雁、斑头雁等,民间通称为“大雁”。

大雁自古被誉为“五常俱全"的灵物。雁有仁心,一队雁阵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不能凭借一己之力打食为生,其余的壮年大雁绝不会弃之不顾,为其养老送终,此为仁者之心;更有情义,雌雄相配,从一而终,至死不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说的就是大雁。飞行时或为一字或为人字,依长幼之序而排,称作“雁序”。阵头由有经验的领头雁引领,既使壮雁飞得再快,也不会赶超,是礼让恭谦之意。雁为最难猎获之物,因为大雁有智,落地歇息时,会由孤雁放哨警卫。雁之信,指野雁随时节变换南北迁动,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

西汉最美邮递员

大雁信守时间,有组织有纪律,因此,古代希望通过有信义的候鸟传递书信。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单于胁迫他投降,苏武不愿屈服,被流放到北海无人区放牧一群公羊,匈奴扬言要公羊生子才可释放他,同时对汉朝谎称苏武已经死亡。后汉使者得知苏武没死,就向单于说,汉朝天子打猎时射中一只鸿雁,雁足上系着一封帛书,说明苏武仍活在某个大泽中,单于只好释放了他,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后终于回到了汉朝。由于这个典故,“鸿雁传书”就被用来作为书信代称。

《史记·陈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的鸿指的也是大雁。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耕地。一天,陈胜对工友们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中的谁富贵了,不要忘记老朋友啊。”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摔不死的幼雁:

大雁防犯天敌袭击幼鸟,把鸟巢筑在百米高悬崖峭壁上,可不会飞的幼鸟离巢成了难题,只有从悬崖上跳下去这无异于自杀,奇怪的是幼鸟几经摔打碰撞落地,稍事缓解竟然安然无恙。原来是它们体内的多个气囊减缓撞击力救了命。

走禽也叫陆禽,主要在陆地上栖息。体格健壮,翅尖圆形,不适于远距离飞行;嘴短钝而坚硬,腿和脚强壮有力,爪为钩状,很适于在陆地上奔走及挖土寻食。山鸡、白冠长尾雉、锦鸡等都属于这一类。

山鸡有接骨绝技。山鸡在自己的腿骨摔伤后,通常会飞到河边,用嘴啄一些软泥,涂在自己骨折的腿上,然后再叼一些细草混在泥里,最后在外面用泥糊结实,类似石膏固定法。

成语“山鸡舞镜”比喻顾影自怜,自鸣得意。 有一年,南方有人献给曹操一只极美的山鸡,并说山鸡特别喜欢自己的羽毛,每当在水边望见自己的影子,便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可大臣们怎样逗引,山鸡都一动不动。大家请来曹冲,他命人取一面大铜镜竖在山鸡面前。山鸡在铜镜前看到自己美丽的形体,翩翩起舞,在镜子前拼命地唱跳,精疲力竭而死。

白冠长尾雉有着华丽的外表,这位名角大腕儿过着隐居的生活,濒危程度远超大熊猫。头戴白色小帽,面部为带状黑色,羽毛鳞片状斑斓多彩,灿如飘带的长尾长可达1.5_1.8米,是戏剧的头饰,鸟类中的翘楚。平时以群居的方式活动,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它生性机警,听觉和视觉亦甚敏锐,稍有动静,即刻逃离,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自断尾羽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红腹锦鸡别名金鸡,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中国上千年的文化图腾,是“锦绣前程、幸福吉祥“的象征。雄性红腹锦鸡是色彩最为艳丽的一种雉类,相传中国现代鸟类学研究泰斗郑作新院士就是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标本馆看到红腹锦鸡的标本之后,为其美丽的外表所震惊从而下定决心返回中国从事鸟类学研究。

在所有的鸡类中,几乎都是雄性负责“貌美如花”,雌性负责“赚钱养家”。雄性红腹锦鸡顶着金灿灿的高调发型,妖娆的赤红肚兜,棕色的扇状披肩,搭配长长的尾羽,甚是起范儿。走路迈着清一色的小方步,高贵傲娇,腾空起飞时,身姿非常优美。雌性朴素低调,一件棕色的“外套”不离不弃贯穿始终。雌雄相比,超没夫妻相,也极不登对。红腹锦鸡实行“一夫多妻”制,通常雄鸟会拥有2-4只雌鸟。

在古时,锦鸡还是一种重要的身份象征,诸多飞禽的排序中,锦鸡的排序仅次于仙鹤,明清时期二品文官的补服上就是锦鸡。红腹锦鸡在少数名族中也颇为受宠,仫mu佬族以它为吉祥之鸟,象征勤劳勇敢,奋发向上,据传陕西省宝鸡市的名字就得自本物种。红腹锦鸡在我国古代具有“五德”之誉: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鸟中神仙眷侣绶带鸟,体态美丽,体型似麻雀大小。相传寿带鸟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身,它们常常成对出现,拖着曼妙的长尾上下翻飞,飘然若仙,形影不离。这种鸟,最突出的特征是雄性有着两条长长的中央尾羽,有的甚至长达身体的四五倍,像绶带一样,因此古人为它取名“绶带鸟”,因“绶”与“寿”谐音,故又名“寿带鸟”。“寿带鸟”到了老年,全身羽毛变成白色,当它摇曳着白色的长尾,缓缓飞翔于林间时,就像在风中飘起的朵朵白花,因而人们又称之为“一枝花”。

“寿带鸟”性格比较活泼,喜欢在林间穿梭飞行,以昆虫和蜘蛛为主食,也食用少量植物。绶带鸟还是最细心的“家长”,他们会及时为孩子们清理粪便,以防止天敌发现小鸟,确保安全。为了保护美丽的羽毛,爱美的“寿带鸟”每天都会洗澡。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鸟界也不乏众多奇葩。

累死的翠波鸟

生活之累,一半缘于生存,一半缘于攀比。曾经南美洲原始森林里有一种翠波鸟,攀比心太强,容不得别人巢穴比自己大,一旦发现别的鸟新建“房子”,它便忙碌不停地扩建巢穴,直至累死。

其实,人生也正如翠波鸟筑巢,要想真正获得快乐,活得轻松自在,就不能总拿别人为参照,许多时候自己满意就好。

繁殖奇观:把雌鸟“囚禁”起来

犀鸟终身不换配偶。它们在树洞中营巢,并用独有的方式共同养育后代:犀鸟在孵卵育雏期间,雄鸟会把雌鸟囚禁在树洞中,自己担负觅食喂养雌鸟的责任。选好产卵孵化的树洞后,雌鸟在洞内,雄鸟衔泥将洞口封闭,只保留一个“小窗口”用于交流和喂食。

白天,雄鸟奔波于森林和“家庭”间,贴心地喂养雌鸟和幼鸟。夜晚,它们就在树洞外站岗放哨。如果雄鸟力不胜任,雌鸟会啄破洞口出来,再将洞封好,与雄鸟一起喂养幼鸟。这种奇特的繁殖习性,目的是减少天敌的伤害。

我国仅云南和广西有此鸟,为留鸟。

松鸦:狡猾的“听风者”

松鸦是一种分布极广的鸦科鸟类。和其他聪明机智的鸦科一样,松鸦在看到别人藏食物的地方后,会记住位置以便之后再去寻宝。研究显示,它们会先偷听其它鸟儿藏食物时发出的声音,随后再循声而来,将别人辛苦囤积的“宝库”扫荡一空。

彩鹬_独特的性别角色反串

“雄性美不胜收、惹草沾花,雌性灰不溜秋、看家养娃”是人们对鸟类贯有的认知。其实,鸟类当中还有一种非常罕见的现象,就是一妻多夫制。这个物种叫做彩鹬,雌性美貌甩开雄彩鹬十条街,后宫佳夫三千,繁殖期由雌鸟占域求偶,带娃什么的都由雄性来做。

帮鳄鱼“清理”口腔卫生的牙签鸟

埃及鸻,主要生活在热带非洲,流连于湿地。它用又细又尖的嘴,将鳄鱼塞在牙缝中的肉渣啄出来吃掉,帮鳄鱼把牙剔干净。鳄鱼很享受这种服务,自然不会伤害它。这种“牙缝中讨食”的方式,独树一帜且一举两得。“牙签鸟”也因此得名。

牙签鸟和凶猛的鳄鱼相处和谐。有时鳄鱼睡着了,牙签鸟飞到它嘴边,用翅膀轻拍几下,鳄鱼就会自动张开大嘴,让牙签鸟为它“剔牙”,自己则闭目养神。牙签鸟的感觉很灵敏,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惊飞,这时鳄鱼便会猛醒过来,准备迎击敌人。

能为矿工报警的鸟_金丝雀

原产非洲的金丝雀对“瓦斯”十分敏感,矿井中只要有很微弱的“瓦斯”,它就表现出不安,停止歌唱,很快会失去知觉。矿工们根据这种现象,便立即撤出矿井,采取各种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鸟儿天生是人类的朋友,呼吁大家爱鸟护鸟。

(禽兽指鸟类和兽类。明代文官服饰上的图案以飞禽的羽翼翱翔象征文官的风采,以走兽的矫健姿态比喻武官的威仪,人们以他们的穿着简称为衣冠禽兽。衣冠禽兽本是个万人仰慕、光彩照人的褒义词,后因做官的飞扬跋扈,一代不如一代,使百姓憎恨,久而久之变成了贬义词。)

最后轻松一下,玩个猜鸟类字谜:

头等鸟 ( 鸭)

鸟儿长了牙 (鸦 )

合养一只鸟(鸽)

一只鸟生十张嘴 (鸪 )

一只鸟一张嘴(鸣)

鸟儿啄烂半条蛇 ( 鸵)

鸟儿多美丽 ( 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