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符号的魅力(怎么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

数学是非常抽象的,尤其是数学符号,比如数字、字母、图形、关系式等,这些对于抽象思维不完善的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也是数学难的根本原因。我们都知道,数学符号产生与概念、演算、公式、推理等数学过程中,让孩子理解数学符号,会用数学符号,是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该怎么让孩子形成符号意识呢?

数学符号的魅力(怎么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1)

数学符号

一、用情景引发符号意识

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上学以后才接触符号,符号事实上一直在我们的身边,比如门牌号,积木的代号,衣服上的尺寸标志,鞋码大小等等。只不过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并没有产生相应的符号意识。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适当的应用这些场景,代入符号的意义,从孩子熟悉的情景入手,调用他们已有的基础知识,唤醒他们本身就有的智慧,引出符号意识。比如提问孩子“扑克牌里面J代表什么数字啊?还有哪些字母代表数字?我们怎么用字母代表数字?……”等等,用这些提问,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会怎么用字母代表数字。

二、用故事激发孩子的兴趣

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我们搜集一下不同符号的由来,组织成故事讲给孩子听,以此激发孩子的兴趣,在故事中学会符号,并探索符号的基本概念,比如阿拉伯数字传播的过程,以及其它计数方式。孩子听完故事,老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比较不同的计数方式的优劣,这个过程中也是孩子加深对数字理解的过程;再比如大于号和小于号被人接受的过程等等。

故事总能调动孩子积极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而常用的数学符号,都凝聚着数学工作者的努力和智慧,在探究的过程中,很容易帮助孩子建立符号意识。

三、参与符号解决问题过程

孩子学会符号、理解了符号,依然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关键的还是学会运用符号解决问题,参与到用符号解决数学问题当中,比如7x2是7个2相加,让孩子列算式计算,我们会发现这个算式很长,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提问孩子,能不能想办法把算式变的短一点呢?鼓励孩子去思考分析,并最终引入“×”号的概念,和孩子一起约定“×”的意义。

这样孩子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参与了符号创立的过程,从而能更好的感悟数学符号蕴含的数学思维本质,对未来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总结:

数学符号是数学学习中的一座桥梁,能够把数学中复杂的逻辑关系变得简单,让数学思维过程更加准确、简明、直观,掌握了数学符号,孩子的数学思维才会好,数学成绩也才会更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