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南宁最新规划图(南宁水陆空)

“十三五”期间,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有关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强首府战略的工作部署,全力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铁路建设保持快速增长,公路网络持续优化,航道及港口码头建设快速推进,航线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公交都市建设成效明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

“十四五”期间,南宁市将乘势而上,依托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建设等契机,聚焦“空港”“陆港”“河港”优势条件,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补齐多式联运发展短板,助力“水陆空”三大枢纽港联动发展,全方位提升枢纽开放能力,在构建“双循环”新格局中发挥枢纽作用。

空港引领

打造面向东南亚区域航空枢纽

近年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建设有序推进,全方位衔接公路、铁路一体化的区域性国际航空中心加快形成。目前,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国内公共货站二期已完成主体工程,机场改扩建工程(第二跑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并计划今年开工建设,T3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已委托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沙井至吴圩、吴圩至隆安等周边配套道路接连通车,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GTC)项目进入冲刺阶段,计划今年与南崇城际铁路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和周边交通网络的不断优化,提升了临空经济示范区承载能力,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航空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2021年,该机场在飞国际货运航线11条,货邮吞吐量12.4万吨,同比增长15.94%,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2.4万吨,首次突破2万吨大关,同比增长119%。

未来南宁最新规划图(南宁水陆空)(1)

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GTC)项目进入冲刺阶段。(潘浩 摄)

南宁市将依托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第二跑道)、T3航站楼、南宁空港大通关基地、南宁区域管制中心等一批“空港引领”重点项目,完善公路、铁路集疏运体系,实现都市区1小时通达机场,推动大通关基地建设,推行生鲜类货物“7×24”小时预约通关,不断升级空港口岸功能。计划到2025年,南宁市基本建成面向东南亚的区域航空枢纽,有效发挥引领作用,航线数量比“十三五”末基本实现翻一番目标,航空客运吞吐量达到25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年,达到重庆、昆明现阶段航空物流发展水平。

陆港支撑

打造公铁联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自2019年南宁市成功获批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以来,以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南宁国际铁路港、南宁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为代表的物流枢纽项目掀起建设热潮,一批物流枢纽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场所、吴圩机场国际货站及海关监管场所在2021年相继投入使用,持续提升南宁市物流枢纽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打造面向东盟有效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物流服务基地,有效助推了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对外开放发展。2021年全市物流网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132.88%;全市货运总量实现4.29亿吨,同比增长16.76%。中越班列开行346列,同比增长108%;开行“中国—越南—老挝”农资产品跨境多式联运班列,开行前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挪威等国的中欧班列(中亚班列)7列,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南宁最新规划图(南宁水陆空)(2)

在南宁国际铁路港,工人正吊装集装箱。(黄维业 摄)

南宁市将依托南宁国际铁路港打造集铁路港、公路港、海关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智慧物流枢纽,重点建设南宁国际铁路港、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铁路专用线、玉洞铁路货运中心及货运东南环线等中国—东盟国际物流枢纽,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性枢纽;利用“米”字形高铁网快速辐射周边省市,建设南宁高铁物流园区、南宁农产品物流中心等一批南宁高铁物流枢纽,完善“陆港支撑”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面向东盟和西南中南地区的高铁快速分拨中心。计划到2025年,铁路实现客货分离,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实现双通道以上格局,交通支撑陆港型枢纽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

河港协同

打造以港口为依托的多式联运体系

近年来,南宁市积极实施船闸扩能工程,开展码头升级工程,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老口航运枢纽、邕宁水利枢纽、南宁至贵港Ⅱ级航道、牛湾作业区一期工程、六景转运站作业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辖区通航航道里程达629.5公里,2000吨级船舶可从南宁经贵港直通粤港澳。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将于今年建成试通航;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前期工作进展有序并计划今年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为南宁港发展西南地区江海联运启运港创造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南宁市开行了“南宁—钦州—唐山”公铁海多式联运班列和西江内河集装箱航线铁水联运路线,有效打通了南宁市多式联运通道。

未来南宁最新规划图(南宁水陆空)(3)

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舶在邕宁水利枢纽船闸前等待过闸。(黄维业 摄)

南宁市将紧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建设契机,依托平陆运河经济带,打造牛湾港区、六景港区及横州港区“3大中转港”,争取设立牛湾港区、六景港区“2个综合保税区”;升级瓶颈航段枢纽船闸能级,开工建设金鸡滩水利枢纽二线船闸、百龙滩枢纽船闸扩能工程;规划建设牛湾港铁路专用线、完善建设六景港铁路专用线等港口集疏运项目,不断完善枢纽港集疏运体系,升级南宁港枢纽功能。推动两广班列及左右江—六景—钦州港“水铁”联运线路开行。计划到2025年,以港口为依托的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基本形成,南宁至贵港一级航道建成,南宁港2000吨级以上泊位突破40个,船闸通过能力大大提升。中远期平陆运河效应发挥后,南宁港将逐步发展成为继贵港港之后的又一西江航道亿吨级内河港。

来源:南宁日报 记者 阮晓莹 通讯员 覃美静

未来南宁最新规划图(南宁水陆空)(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