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到底多强(近800年拿得出手的蝶恋花不多)

王国维先生赞扬纳兰性德时,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笔者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了。毕竟北宋后还有南宋,南宋辛弃疾、陆游的笔力,非纳兰性德所能比。何况李清照晚年的词作多数也是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也是纳兰性德比不了的。

纳兰性德到底多强(近800年拿得出手的蝶恋花不多)(1)

王国维这话虽然说得夸张,但把纳兰性德当成“清朝第一词手”,甚至说他是元、明、清三朝的“第一词手”,小美认为是没多大问题的。这一点,大家读一读本期这首《蝶恋花》就能看得出来: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到底多强(近800年拿得出手的蝶恋花不多)(2)

《蝶恋花》这个词牌,是两宋最经典的词牌之一,然而在两宋以后就很难再找到经典的了。自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的《蝶恋花·送春》后,到现在2020年,近800年来个人觉得拿得出手的《蝶恋花》不多,纳兰性德这首算一个,很有水平。除了纳兰性德这首外,王国维也写了数首《蝶恋花》,但与纳兰性德的词作比王国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纳兰性德这词写于1682年,当时28岁(虚岁)的他奉命出塞。与一般的边塞词不同,这首词作充满了哲思。词的上片将战角声、烽烟滚滚、及驰骋的战马,置于满目荒芜中,让这些景物都自带一种凄美。萧瑟的西风下,词发出了“今古河山无定据”的感慨。

纳兰性德到底多强(近800年拿得出手的蝶恋花不多)(3)

词的下片,一边是铁马金戈的豪情,一边是青冢黄昏路的悲情。词人由眼前之景,想到当年王昭君和亲的事。纳兰性德虽为侍卫,偏就生得一副柔肠,所以他看兴衰想到的都是王昭群的所思所想。他用“一往情深深几许”来形容王昭君当时的无奈,是很有水平的。

爱好诗词的朋友,对这7个字应该不陌生。欧阳修当年也写过一首《蝶恋花》,开篇就是“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一句的妙处,就在几个“深”字的运用,将词中女主人公的款款深情,写得婉转凄美,令人眼前一亮。

纳兰性德到底多强(近800年拿得出手的蝶恋花不多)(4)

欧阳修这句词问世后,600多年硬是无人敢仿。当年千古才女李清照很喜欢这首词,却也并不敢仿写,只是在《临江仙》一词中照搬引用了,一字不改地用自然不能算是仿写。这600年无人敢改、敢仿的名句,到了纳兰性德手上,他把“庭院深深”改成了“一往情深”,同样够经典。由景及情的转变,让这首词婉约动人。最后的落笔,纳兰性德写道“深山夕照深秋雨”,再用两个“深”字,山深雨浓情不浅,这样的落笔令人回味无穷。

纵观这首《蝶恋花》,无论是从字句的运用还是意境上来看,都是能与两宋绝大多数《蝶恋花》相媲美的。28岁的纳兰性德,本是少年得志时,却写了这么一首凄美的边塞词,这多少令人有些不解。为何他笔下的边塞词,没有豪迈之气?

纳兰性德到底多强(近800年拿得出手的蝶恋花不多)(5)

对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品读一下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范文正公笔下的边塞词,和纳兰性德此作是一样的,当年范文正公还因此被欧阳修笑话,说他这是“穷塞主之词”。其实细细想来,所谓边塞诗词的豪迈,往往是出自那些并没有上过沙场,却一心想去边塞建功立业的文人之手。而像范仲淹和纳兰性德这样,真的体会了边塞之苦,懂得沙场将士思归之心的文人,写出的边塞作才是真实的。大家觉得对不对?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