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

读者在看《红楼梦》时,不能只看到荣国府这个豪门公府的腐朽。事分两面,荣国府这个百年国公府,能传承百年而不倒,这绝非偶然,一定有着必然的原因。

荣国府是真正的钟鸣鼎食、诗礼传家的家族,这个家族的文化底蕴不是一般得高!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1)

一个家族的文化底蕴,可以体现在这个家族的公子小姐们优雅地吟诗作对,当然这些还不够,因为诗词的优雅不是每个百姓都能懂。

荣国府的文化底蕴,能让所有读者都体会到的,是这个家族在送礼物时所讲究的含蓄与优雅。

荣国府在送礼物时,哪怕礼物赠送的对象只是普通人,荣国府之人也会让对方心安理得,没有一丝心理负担地收下礼物。

这就是一个家族的文化积淀。

与荣国府有着强烈对比的是薛家人,整个薛家人长期居住在荣国府,可是却无法受到荣国府文化底蕴的熏陶,此事不得不承认,一个家族的文化积淀太重要,薛家的商人属性,使得薛家人做事永远利字当先。

说话自然要有凭据,先来看一下荣国府是如何赠送礼物的:

一.荣国府赠送礼物时的优雅与含蓄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2)

在荣国府得到最多礼物的普通人,恐怕就是荣国府的拐弯亲戚刘姥姥。

大部分的读者,都把注意点集中到了分析刘姥姥极高的处事能力与情商上。

可同样事分两面,刘姥姥毕竟只是一个村妇,从真正的豪门贵族荣国府从来不在一个层次上。

如果没有荣国府的善良与包容,如果没有荣国府宽厚的文化底蕴,像刘姥姥这样的穷亲戚,可能都无法走进荣国府的大门,更别说得到丰富的礼物了。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目的明确,就是因为她家中过冬的物资不齐备,来荣国府打秋风的。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3)

接待刘姥姥的,是荣国府的当家上来的王熙凤。王熙凤可是真正的豪门贵妇,看她是如何应对打秋风的刘姥姥的:

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

①王熙凤见到刘姥姥之后,对于刘姥姥的来意就已经猜到了八九分。求人难张口,这一点王熙凤必然十分理解。因此王熙凤十分体贴的没等刘姥姥的开口求人,就直接对刘姥姥说她明白刘姥姥的来意。

王熙凤体面而优雅地让刘姥姥保持了自尊,然后呢?

②之后才是真正体现荣国府底蕴的时刻,王熙凤资助了刘姥姥一家20两银子。这20两银子,对于一个农村老太太刘姥姥来说是一笔巨款。据刘姥姥自己的说法,20两银子够农村家庭过一年的。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4)

王熙凤在资助刘姥姥时,没有半点的高高在上,更没有半分施舍的态度,一句你若不嫌少,给刘姥姥留下了多少的体面与自尊。

等到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荣国府的豪门贵妇给刘姥姥送礼物,更是体现了荣国府这百年豪门公府的文化底蕴:

鸳鸯指炕上一个包袱说道:“这是老太太的几件衣服,都是往年间生日节下众人孝敬的,老太太从不穿人家做的,收着也可惜,却是一次也没穿过的。昨日叫我拿出两套儿送你带去,或是送人,或是自己家里穿罢,别见笑。

①贾母给刘姥姥准备的礼物,是安排她身边的首席大丫鬟家鸳鸯送岀的。这件事情本身,就给了刘姥姥极大的体面。

再看鸳鸯的言语,鸳鸯的言语中每一句话都透露着,贾母给刘姥姥送的礼物是亲戚间的礼尚往来,并不是打赏,这又维护了刘姥姥的尊严。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5)

②此时看鸳鸯对礼物的描述,更是极为体贴,老太太不穿别人送的衣服,收着也可惜,这样的言语,可以让刘姥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收下这份礼物。

可其实呢?

贾母是真正的国公夫人,任何人孝敬贾母衣物,必然要用顶级衣料,采用顶级做工。贾母对衣料的鉴赏力,那可不是一般得高!

此时反转一下情节,如果鸳鸯对刘姥姥形容这些衣服是如何的贵,做工是如何的讲究,只怕现场的气氛,立刻会由带着文化底蕴的沉淀,变成土豪风。

一个家族的文化沉淀,会体现在所有人身上,包括荣国府的凤凰公子哥贾宝玉,他的身上也有着善良、懂得尊重人心的美好品质。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6)

刘姥姥进大观园,因为用妙玉的成窑杯子喝了水,妙玉便嫌那个杯子脏,准备把杯子直接扔掉。

这个时候读者就能看到贾宝玉身上的美好品质,这时宝玉对妙玉说: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

①这时的宝玉怀着的就是一颗善良的悲悯之心,这个成窑杯子如果被妙玉搁到门外去,就算被糟蹋了。

此时正有双全法,妙玉不想要那个杯子,而那个杯子对刘姥姥来说又十分贵重,完全可以成为他们家的传家之宝,宝玉干脆劝妙玉将那个杯子送给刘姥姥,就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②这成窑杯子很贵重价值不菲,贾宝玉会如何将它送给刘姥姥?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7)

贾宝玉派人把杯子拿过去,给刘姥姥讲一下这杯子有多么的贵重,多么的难得,试问贾宝玉会这么做吗?

如果贾宝玉真的这么做了,又会把这件事情弄成浓浓的土豪风。

可贾宝玉当然不会这么做,这么做不符合荣国府对贾宝玉的一贯教养。

贾宝玉只是派了个小丫鬟把杯子拿给了刘姥姥,他甚至不需要刘姥姥对他说一个谢字。

宝玉身上的这份善良和修养,自然源自于荣国府百年的文化积淀。

这份文化修养,从宝玉给湘云送东西时也能看得出来。

这是宝玉给史湘云送东西时的状态:

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又说道:“这都是今年咱们这里园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送来与姑娘尝尝。再前日姑娘说这玛瑙碟子好,姑娘就留下顽罢。

①送礼物就要让人没有心理负担地接受,接受那份发自心底的关怀,这一点贾宝玉做得非常好。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8)

表面上贾宝玉送给史湘云的,只是几样新鲜的果子和点心,这就是小兄妹之间的关怀,史湘云收下便可。

②可实际上呢?

这些看上去很廉价的水果,却附带了一个价值不菲的缠丝白玛瑙盘子做容器。

也就是说,贾宝玉真正想送给史湘云的,是这个贵重的盘子,可为了保全史湘云的体面,贾宝玉低调的以送水果的方式来赠送,这份含蓄与优雅,是薛家人永远学不来的。

可以与荣国府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薛家人。

薛家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带着商人唯利是图的土豪风。

二.薛家人送礼物的土豪风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9)

与荣国府送给礼物的优雅与含蓄相对比,薛家人送礼物,永远带着与礼物价值不相称的高调。

这种高调,会在荣国府刮起一阵土豪风。

薛家人其实很少送人礼物,可只要送一次就会被薛家人隆重推出,薛姨妈送宫花,就掀起了一阵高调的土豪风。

薛姨妈道:“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王夫人道:“留着给宝丫头戴罢,又想着他们作什么。”

①有的时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读者直接看这一段话,不会看出有任何问题。很多读者会觉得,这就是薛姨妈正常的和王夫人在聊天;这就是薛姨妈同姐姐王夫人处人情的方式。

可一旦对比荣国府,读者就能看出薛姨妈的不大气。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10)

或者可以换一句话说,薛姨妈很小心眼儿,只花了一点小钱,就要让王夫人领一份人情。

②看荣国府送礼物的时候是如何送出去的?

贾母送给薛宝琴的大斗篷凫靥裘,那可是用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顶级奢侈品,贾母可是直接就赠送给了薛宝琴,没有让薛姨妈或者王夫人领半份人情。

这12支宫花,对比起一件顶级奢侈品衣服,价值差得太大,完全不能放在一起衡量。

请注意,我并没有说这12支宫花便宜,我只是说薛家会带来一种土豪风。

土豪风就是看上去张张扬扬轰轰烈烈,可对比贵族范儿的低调奢华,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贵族范儿时时刻刻讲究着礼仪的含蓄与优雅,而薛家的土豪范风则是刻意与张扬。

薛姨妈毕竟是大小姐出身,这使得她身上的土豪范风还显得不是那么的重。

最能体现薛家土豪风的,是薛蟠和薛宝钗这兄妹。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11)

先来看薛蟠:

薛蟠在整个贾府,参加过无数次宴请。可不知读者有没有注意过,薛蟠回请过几次?

掰着手指头去找,也许只能找到这一回,那一次薛薛过生日,这位呆大爷就弄出了一次豪放的土豪风:

薛蟠道:“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古董行的程日兴,他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你说,他这四样礼可难得不难得?

①请注意不要忙着批评我,从来没有说过薛蟠这么做不对,薛盘过生日还想着自己的表弟,这种行为无论如何不能挑出错处来。

我只是说薛蟠这么做带着浓浓的土豪风,与荣国府的风气很不相称。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12)

②荣国府大排宴席,从来不会像薛蟠一样强调着这些吃食又多么的贵重与难得。

荣国府人待客,只会在请客人用餐之后,让客人感受到精工细作的饮食文化。

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贾母特别请刘姥姥品尝一下茄鲞。茄鲞做工复杂,主料只是普通的茄子,却要十来只鸡搭配,才能做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贵族范儿。

当刘姥姥问起这道菜的做法时,王熙凤也未曾土豪般张扬,只是详细介绍了这道菜品的做法: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此时这道简单的菜究竟有多值钱,王熙凤不用再有任何表达,刘姥姥的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13)

同样是款待宾客,王熙凤的作风就是贵族范儿的优雅与含蓄,再对比一下薛蟠,更显得这位呆霸王是又呆又豪横。

薛蟠待客的态度是,这桌的菜是又贵又难得,贾宝玉快来吃吧,他给这位表弟的可是贵宾的待遇。

可实际上呢?

贾宝玉这位优雅的荣国府的凤凰公子哥,可未必能看得上薛蟠的这种豪横。

聊完了薛蟠再聊一聊薛宝钗。

再来看薛宝钗:

薛蟠和薛宝钗这对儿兄妹,只是对外的表现不同,骨子里这对兄妹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土豪风。

薛宝钗的土豪风,可以体现在她给林黛玉送燕窝这件事情上。

我再次强调,我并没有说薛宝钗做得不对,而是说薛宝钗做的并不含蓄优雅。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14)

如果薛宝钗真心想给黛玉补身体的话,她应该怎么做?

就凭薛宝钗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她完全可以直接请求王夫人给林黛玉送燕窝。

由王夫人出面给林黛玉送燕窝,会让贾母十分欣慰,同时林黛玉的身体也能受益,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就凭薛宝钗是王熙凤的亲表妹,她也可以将这件事情告诉给荣国府的当家少奶奶王熙凤。

王熙凤自会拿捏轻重,选择一个恰当的方式帮助林黛玉得到燕窝。

当然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薛宝钗绝不会用。薛宝钗是典型的商家女儿,凡事以利字为先,这种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不讨好的行为,薛宝钗是万万不会做的。

薛宝钗给林黛玉送燕窝,一定会当着林黛玉的面说,让林黛玉领了她一份大情之后,她才会送。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15)

同时薛宝钗给林黛玉送燕窝一定不会白送,表面上她说悄悄地给林黛玉送燕窝,可实际上,宝姐姐送给林黛玉燕窝这件事情连荣国府的富贵闲人贾宝玉都知道了。

这件事情不是林黛玉说出去的,那就只能是宝姐姐说出去的了。

一件事情当贾宝玉都已经知道后,试问荣国府还会有谁不知道。

做事土豪风的薛宝钗,做好事不留名这种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在她的身上。

凡事只要薛宝钗做了,就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出去,用来维持自己端庄贤德的形象。

此时再对比一下贾宝玉,贾宝玉给史湘云送礼物的时候显得多么的含蓄与优雅。

荣国府现状 荣国府的文化积淀(16)

贾宝玉表面上只是给史湘云送水果,可实际上宝玉真正想送的是贵重的缠丝玛瑙碟子。

宝玉给史湘云送水果,所有的人都知道;

宝玉给史湘云送贵重的缠丝玛瑙碟子,只有史湘云自己知道。

贾宝玉给史湘云留下了极大的体面,这才是贵族范儿的文化积淀。

此时再对比一下薛宝钗,薛宝钗是一点体面也没有给林黛玉留。

林黛玉收下了薛宝钗的燕窝,在被众人所知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所有的人都会觉得林黛玉不知深浅、不知轻重,居然收客人的贵重礼物。

王夫人更会觉得林黛玉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王夫人会觉得她已经对林黛玉很恭敬了,林黛玉为什么还要收薛宝钗的燕窝,给自己丢人现眼。

同样是送礼物,荣国府是竭尽全力地用含蓄优雅的方式,保证收礼物的人的体面。

而薛家人呢?

整个薛家人都是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家有多豪,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家人有多善良,这种土豪风相比真正的文化积淀已经落了下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