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办学现状:央媒记者齐聚九江

九江新闻网讯(记者 程鹏)“书院作为中国传统儒家传道授业之地,历经千年,遍及华夏,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11月28日,九江新闻网记者跟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采访团来到了庐山白鹿洞书院,与众多从事书院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深入阐述剖析了目前白鹿洞书院的发展路径。

白鹿洞书院办学现状:央媒记者齐聚九江(1)

白鹿洞书院办学现状:央媒记者齐聚九江(2)

众所周知,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和教学组织。一千多年办学不绝,屡毁屡建,为传承文化、繁荣学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而白鹿洞书院则是古代书院中的典型,素有“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的美称,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教规》成为古代社会教育的准则。

白鹿洞书院办学现状:央媒记者齐聚九江(3)

白鹿洞书院办学现状:央媒记者齐聚九江(4)

庐山白鹿洞书院依山而建,院前贯道溪自北向南流过。走进书院,古人在此读书讲学留下的精神遗存,处处可见。如,朱子祠内的朱子自画像石刻。“古代书院并不是为了科举而生,书院的初心主要是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学术修为,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当年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的目的,也是为了纠正官学和科举之偏。”中国书院文化研究专家、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表示,书院教育的特点是为了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朱熹他们并不是盲目地反对科举,而是主张先学好儒家义理精髓,再参加科举考试。”

白鹿洞书院办学现状:央媒记者齐聚九江(5)

白鹿洞书院办学现状:央媒记者齐聚九江(6)

从文献角度来看,现尚保留的白鹿洞书院讲义,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珍贵材料。所谓白鹿洞书院讲义,是历代学者、名流在白鹿洞书院讲学记录、讲稿等的统称。同时,书院的碑刻文化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碑刻140多处,摩崖石刻60多处,其中王阳明手术石刻和《白鹿洞歌》最著,堪称珍品。这些碑刻史料都极为珍贵,是我国理学、书院以及国学方面非常有价值且十分难得的资料。

白鹿洞书院办学现状:央媒记者齐聚九江(7)

“金星砚石因石质坚韧、细腻、湿湿润莹洁、纹理细密而使其有“储墨不涸、久磨无粉、发墨有光”之特点。”非遗传承人李平汉向记者介绍,金星砚位列全国八大砚种第二,又名金星宋砚,取材于江西省庐山市横塘镇驼岭山。因砚石中含有猫眼、凤眼、金晕、水浪纹、金花浪纹、鱼子纹、眉子纹等大小不等,形态万千的黄色金点而得名。

白鹿洞书院办学现状:央媒记者齐聚九江(8)

白鹿洞书院办学现状:央媒记者齐聚九江(9)

据了解,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央广网等全国20余家重点网络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网络媒体不仅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加速器,也让现代书院有了新发展动力和契机,许多书院纷纷利用“互联网 国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飞出了实体书院的门墙,随时随地都可以鼓舞寻路觅渡的人。社会各界的关注激活了现代书院,但是仅靠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和抱负,还不足以支撑现代书院的生机盎然,只有政策和资本的加持,才能推动书院长久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