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老街文化宫(深圳东门步行街有个百年书院)

深圳老街文化宫(深圳东门步行街有个百年书院)(1)

“不到东门,不算到过深圳”,东门是深圳最早、规模最大、发展最成熟的商圈,至今仍是人们来深圳的打卡点之一。走在繁华热闹的东门步行街上,有一座灰砖青瓦的建筑,仿佛让人搭上了时光机回到过去,这里便是思月书院,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思月书院曾是“深圳墟”(今东门老街)集市的文化象征和教育中心,许多学子在此启蒙识字,知晓天下事。它还有一个身份,便是省港大罢工期间工人从香港北上广州的联络点和接待站。

省港大罢工期间,香港海员、印刷、洋务、码头搬运等工会先后有20多万工人加入了罢工的行列,其中有10多万人离开香港,返回内地。为了保障罢工工人旅途通畅,中共广东区委指派专人组成党团负责接待他们,于1925年6月19日在深圳设立省港大罢工工人接待站,地点便在深圳墟南庆街22号思月书院。

彼时,香港工人离港返回内地,在接待站停留,深圳各商号及各乡农民纷纷备办茶粥,欢迎工友,尤以农民最为踊跃。据悉,每日由深圳乘火车回广州的罢工工人有1000多人。

据当时罢工委员会主办的《工人之路特号》报道:“自从香港工友罢工后,每日由深圳搭车上省者有千数百人。该处并有罢工委员会特派员,办理招待粮食等事。工友由英界到者,极受英人虐待及鞭打,由九龙至深圳车费,原价四角,近忽起价二元。工友愤激异常,誓死打倒帝国主义。华界则有车务科专理工友免费车票,秩序甚好。至该处各商号及各乡农民多有备办茶粥,欢迎工友,尤以农民为踊跃云。”

随着东门商业步行街区的改造,思月书院拆迁重建,如今这里既是东门老街历史博物馆,也是省港大罢工的“见证者”。

综合自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官方微信“新时代罗湖”、南方

海报:陈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