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说作者的长评(与一本书的重逢)

给小说作者的长评(与一本书的重逢)(1)

与一本书的重逢

给小说作者的长评(与一本书的重逢)(2)

坐在驶往柳州市的车上,我的身旁放着一本略显陈旧的书籍。不时扭头看看车窗外飞驰而过的山山水水,不时扭头看看这本经历了岁月沧桑的老书,我的心里充满了时光飞速流逝却又无力阻止的百般感慨。

这是一本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大部头小说,书名叫《失去权力的将军》,它是我最近在网上淘来的一本二手书。当我打开包裹见到它的时候,它熟悉的身影就象一颗炮仗,点燃了我心底深处沉寂已久的记忆,许多往事火花四溅,硝烟弥漫,在我的脑海里狼奔豕突,历历如在眼前。

自我小时候记事时起,家里就有一本《失去权力的将军》了。现在回想起来,家在农村的我们,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贴切形容,但是家里居然有这样一本书,让我倍感惊诧。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年青时候的父亲,也是一枚文学爱好者啊。听说当年父亲把家里节省下来的钱,偷偷买了这本书,为此母亲还与他呕气,两人甚至闹了一个多月的不愉快冷战呢。

这本《失去权力的将军》讲的是一个名叫路维翰的国民党中将高参,因为他性格豪爽,重义守信,热爱民族热爱国家,极其不满国民党政府对日不抵抗对敌政策以及发动内战,屡次遭其上司及国民党上层的排挤和打击,最终被罢黜赋闲居家,失去了一切权力。共产党为了争取路维翰中将参加革命,于是派出地下工作者路哲林去做他的工作,并赢得路维翰女儿路竹芸忠贞的爱情。

这本书是我人生接触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记得当时十多岁的我囫囵吞枣地看得津津有味,经常把母亲吩咐我要做的那些煮饭、挑水、扫地等家务活忘得一干二净,为此我没少挨母亲严厉的责骂呢。现在回想起来,阅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觉,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可真的是恰如其分了。

其实挨父母责骂也没什么,当时我们这些农村娃,淘气顽皮,贪玩爱耍,哪个小孩没挨过父母的责骂呢?!我的待遇还算是好的了,如果摊上个了暴脾气的父母亲,有时一急眼就把我那些个倒霉催的小伙伴打得哭爹叫娘,呼天喊地,那才叫一个惨不忍睹呢。相比挨骂,其实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下面这件事情:

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布置我们写作文,选自己喜欢或者熟悉的一种动物来写一篇500字的作文。当时我既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却又不知道该写什么动物,正为此而烦恼呢,看见书桌上这本自己已经翻阅过多遍的《失去权力的将军》,突然脑海里闪过一道亮光:这本书上不是有一段关于斗鸡的精彩描写吗?老师应当没有看到过这本书吧?我抱着侥幸心理猜测道,然后我就铤而走险,平生第一次当起了文抄公,把武剑青先生这部小说中的一段文字毫不客气地剽为己有。

当我把作文本交上去的时候,我作贼般心虚地低下头,避开了老师慈祥而睿智的目光。从那一刻起后悔的情绪便在我的心里弥漫开来了。我满是懊恼地想,如果老师把我的作文评定为范文,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一遍,那我肯定就象一个小偷被警察当场人赃俱获,那该是多么的丢脸且遭人唾弃啊。

让我感到万般庆幸的是,我想像中的情景居然没有发生:下一次语文课,老师确实让人朗读优秀的范文,可那个人并不是我。我的作文本上,那篇作文得了75分,获评一个言简意赅的“良”字。发放作文本的时候,老师还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让我吓得手足无措,脑子里一片空白。记得那节课我全程脸色发烫,如坐针毡,倘若有关心我的同学多瞅上两眼,一定会在心里暗自嘀咕:这个家伙脸色一会潮红一会苍白,不会是发高烧了吧?!

当一个可耻的文化小偷,心里可真不好受啊!从那以后,我在心里暗自发誓,我一定要写好自己的文章,再也不干这种龌龊的勾当了——因为太特么地让人难受了。至今每次回想起这件事,语文老师用红墨水写就的那个“良”字便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在歪门斜道的岔路口警醒着我,刺痛着我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提醒我要以此为戒,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认认真真写好自己的文章,唯此,才是正道。

说起来还蛮可笑的,这本书还曾经让我陷入过一场桃色风波呢。让我想想,嗯,应当是在我读初二的时候吧,一次周末,我们从镇中学赶回家的路上,村子里那个扎着一根羊角辫的女同学,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害羞地把我拉到一边,说想问我借一本书,就是那本《失去权力的将军》。我当时还满怀诧异:一个女孩子不去看琼瑶岑凯伦那些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的言情小说,居然看这种男孩子才爱看的关于战争的小说,没毛病吧?惊诧过后,我也没有多作他想,只是很遗憾地如实相告:这本书由于阅读的人太多,经过无数人的手传来递去,破损严重,缺页少码十分厉害了,问她还要看吗?

看,她定定地看着我,语气十分坚决肯定,脸庞通红。于是我就把这本破相严重的大部头小说借给了她。后来她还以此为由找我一起讨论起书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然而也仅止于此而已。当她发现我没有与她闲聊点其他东西的想法后,就慢慢地又疏远我了。但在其他的同学眼中,我们好象就是在搞对象了,这事一度还在村子里传开来,为此我是很无辜地又收获了父母的一顿责骂,我是又气又恼,却又百口莫辩。后来我考上高中,她初中毕业后去了广东打工,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多年后当我阅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读到里面有关借书的妙论之后,回想当初我与羊角辫的交往,我才后知后觉地醒悟过来:原来当时情窦初开的她是醉翁之意不在书啊。所幸那时的我情感之弦懵懂迟钝,若是情商稍为发达那么一丁点,情愫暗生的少年禁不住青春烈火的撩拨,抛弃书海而投奔情海,就不知今天的我又将是怎生一副模样?如此说来,我还得感谢这本《失去权力的将军》,幸亏它这个月老当得既不称职也不成功哦。

据说她在广东打工几年之后,嫁到福建省一个小县城里,在那儿和她的丈夫开了一家小商店,不知几十年过去了,已经在那边安营扎寨生儿育女的她过得怎么样?热爱读书的老毛病是否依旧初心不改,像我一样喜欢在闲暇之余仍捧上一本小说,随心所欲地读上那么几页,用以打发这如诗如歌如梭如箭的悠长时光?

至今,我对于自己的藏书都十分爱护与珍惜,基本不会在书本上涂涂画画,偶尔写上一两行批注也是恭敬而认真,至于折书、撕书、弃书、毁书等这种对书大不敬的亵渎行为,我是深恶痛绝的。对于自己这种爱书惜书的优良基因,我有很充分的理由相信是传承自我的父亲,因为我曾经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件事情:

或者是由于贫穷与饥饿,或者是由于文化娱乐的匮乏与无聊,或者是由于年轻的冲动以及好奇,或者以上各种因素都有那么一点吧,总之是我的父亲在年青的时候就学会了抽烟,那个时候的农村,基本上都见不到那种盒装的卷烟,抽烟的农民们都是到集市上买的烟丝和烟纸,然后用一个小尼龙袋装起来,连同火柴盒一起揣在身上,需要的时候就掏出来很简便地卷上一支,这种烟一头大一头小,在农村俗称为“喇叭筒”。

那年开春,由于手头拮据,父亲既要筹措我们几兄妹的学费,还要考虑到春耕购买种子化肥这一大笔开支,真可谓是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父亲为此发愁得坐卧不安,焦躁的他掏出烟袋来想抽支烟,却发现烟丝还剩下那么一小撮,烟纸却已经是空空如也了,他瞥见床头那本《失去权力的将军》,忍不住从中间撕下半页纸来,掏出尼龙袋里的烟丝就准备卷烟,期望用呛鼻的烟味驱散心中难解的烦闷。然后他扭头看到正呆愣愣望着他的我,他愣了一下,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然后摸摸我的小脑袋,把那半页纸夹在书本上,走了出去。

过了几天我再打开那本书,翻到被撕掉的那页书时,看到它已经被用饭粒很细致地粘好了。我知道这肯定是父亲的杰作,母亲曾经为了这本书还与父亲拌过嘴,她大概率是不会帮这个忙的,因为还有做不完的家务活在等着她呢。

那时候文化知识相当匮乏,物以稀为贵,慢慢地,逐渐不断有人知道我们家有这么一本书,都跑来借阅。于是这本书在我的小伙伴中传阅,在父亲熟悉的村民中传阅,渐渐地它变得面目全非:封面烂了又丢失了;书背被撕去一页两页三四页了;中间也开始被撕掉好几页了;沾上烟灰了,还被烫了几个烟洞;沾上锅灰了也沾上泥巴了。毕竟,当时像我和父亲一样爱书惜书的人还是不多的;毕竟,当时喜欢抽烟而又缺乏烟纸的村民还是大有人在的;毕竟,对于好多人而言,不是自己的东西是不会珍惜的,磕磕碰碰也是在所难免的……

每次,当它像个疲惫的游子般伤痕累累地重新回到我的手里,就象看到被别人欺负的小弟弟小妹妹孤苦委屈地站在家门口一般,我都忍不住感到一阵阵莫名的愤怒与难过,但我对它受到的伤害却又无能为力,我能做的唯有把它捧在手里不住地轻抚着,希望能够减轻它被伤害所带来的疼痛与屈辱。

后来在我高二暑假从县城返回家里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这本《失去权力的将军》居然从我们的家里彻底地消失了。仿佛不翼而飞,家里人谁也说不上来它的最终去向。年幼的小妹甚至都不记得有这么一本书,她还瞪着大眼睛很好奇地问我:大哥,这是一本什么书啊?它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啊?好看吗?

好看吗?肯定好看啊。在那个文化极度匮乏的年代,这本《失去权力的将军》我至少看了五六遍,它简直就相当于我的人生启蒙老师,因为这本书,我年幼朦胧的小脑瓜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它让我知道了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坏人,好人可能会变坏,坏人也可以变好;它让我知道了旧社会老百姓过着怎样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它让我知道了我们党打下这一片江山是多么地不容易,多少革命前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做着无数艰苦卓绝的工作,多少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才赢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还有那朦胧羞涩的爱情观念;还有那忠贞不屈的理想信念;等等,都是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加上自己的琢磨与思考才慢慢形成的。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国家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家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的弟弟先是外出打工挣钱,之后辗转到首都读书,毕业后又在那里勤奋打拼,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居大不易的首都站稳了脚跟;更让我感动又惭愧的是,他还在柳州市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供日渐年迈的父母居住。如今我的父母双亲,这两位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民,每月领着足够生活的养老保险金,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享受着繁华便捷的现代生活。为此父亲曾经不止一次地感慨道:想不到,这样的人生真的让我想不到哇!所以父亲心悦诚服地感谢我们的党,感谢我们的政府!并且每次都语重心长地提醒我要好好做事,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我大学毕业后在我们家乡的小县城当了一名公务员,然后娶妻生子,生儿育女,过着普通而又踏实的小日子: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家里也有了一间我梦寐以求的书房,书房里有我历年购买的诸多书籍。然而遍览书房内琳琅满目人书籍,最让我刻骨铭心,让我心心念念难以忘怀的,仍然是那本已经不知所终的《失去权力的将军》!

正因如此,后来我特意通过网络查询了这本书以及作者的有关情况,才知道,原来这本书的作者武剑青老爷子不简单呐,他现在已经90岁高龄,曾经当过中国文联第五届委员、广西人大第八届常委,原主席、党组书记。也算是我们广西文化届里的高官了。他这本书也不简单呐,曾经荣获广西人民政府首届最高文艺创作奖“铜鼓奖”哩。而且老爷子还是武宣县人,和我们融安县曾经同属于当时的柳州地区,这么攀扯下来,我跟老爷子也算半个老乡了。只有初中学历的武剑青老爷子笔耕不辍,取得了辉煌成就,著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合计三百多万字,真可称得上是著作等身了,让我这个文学爱好者既敬佩又钦服:有些人天生就是吃文学这碗饭的,譬如武剑青老爷子,这样的高人你不服都不行啊。

一次偶然机会,已经学会网购的我,从一个文友那里了解到有一个著名的买卖二手书网站,他曾经在那上面淘到许多神往已久的旧书。于是我登录该网站,当我输入那个熟悉的书名,很快便弹出一条条关于《失去权力的将军》的销售信息。看到那熟悉的封面,我仿佛又重返那个单纯而又青涩的年代,打心眼里感到开心与快乐。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从中精心地挑选了一本品相尚好、价格也合适的旧书迅速下单。当我收到远方邮寄过来的包裹,打开来看到这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失去权力的将军》时,我就象那些家长看到自己失而复得的孩子般心花怒放,那份喜悦之情简直难以述说!

我虔诚地又重新把它阅读了一遍,不时回味当年的那份快乐与幸福感觉。然后我打电话告诉父亲,说下次去看望他的时候,会给他带去一份特别的礼物。父亲还很好奇地问我是什么礼物,我笑而不答,决定把这份惊喜和谜底留待见面时再揭开。

然而让我大失所望的是,当父亲见到我递给他这本书时,他并没有我想像中的那般激动与兴奋,他只是默然地接过书本,眼神淡定地凝望着它,然后轻轻用手抚摸着书的封面陷入了片刻沉思。随后他随意地翻看了一下,便把它放过一边,拿起他的智能手机继续津津有味地阅读那上面的热门电子书了。

我先是讶然,继而恍然,终于释然了:或许是年届古稀的父亲早已经把一切都看淡了也看开了吧;或许是父亲不想再去回忆起当年那段令人唏嘘的苦难岁月了吧;或许是父亲正忙于惬意享受当下这欣欣向荣的繁华盛世吧。父亲戴着老花眼镜捧着手机安静看书的模样,可真幸福,让我也感到很幸福。

返程的时候,我悄悄地把这本《失去权力的将军》放入我的行李袋里,既然父亲不希望它打扰他平静的晚年幸福生活,那就让它陪伴着我吧。每次看到它,想起它曾经承载的那些历历往事,我就有理由加倍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了。

(作者:罗念初)

给小说作者的长评(与一本书的重逢)(3)

给小说作者的长评(与一本书的重逢)(4)

另外,我的其他精美文章均在“读书人生LNC”栏目内寻觅可见,欢迎各位有心头条君前往阅读评论,谢谢大家。

给小说作者的长评(与一本书的重逢)(5)

(我的小宝贝)

备注:本文获柳州市第十一届散文大赛优秀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