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叫什么(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

导读:此方是陈苏生老先生的临床经验总结,丰富了柴牡三角汤的治疗方法,值得我辈研究和借鉴。

“中风”其实是中医病名,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主要包括缺血性脑病和出血性脑病两大类型。发病后形成血管瘀阻,患者多数遗留后遗症,对患者的日后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中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患者可通过中医调治,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叫什么(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1)

病因病机:本虚标实,侧重本虚

中医认为中风的形成,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原因,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致。中医学把缺血性脑病和出血性脑病形成的后遗症都归为中风后遗症的范畴。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表现。无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都可导致血瘀。缺血性中风属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血不濡养经脉,因虚致瘀,瘀阻经络,发为中风;出血性中风属血溢脉外,离经之血瘀阻经络,发为中风。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来说,由于病程迁延日久,病情复杂顽固,瘀血的病机仍然存在。且中医尚有“久病从瘀”的说法。

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叫什么(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2)

中风后遗症多属本虚标实而侧重在“本虚”,其虚可见气虚与阴虚,但以气虚为多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不利之症为实证,为瘀血、痰湿阻络,血脉不通而成。按治其本的原则,应以益气扶正为主,兼以活血化痰。

今天是分享陈苏生老先生的一个临床验方——柴牡三角汤组成:北柴胡,生牡蛎,山羊角,水牛角,生鹿角。

柴牡三角汤方解

北柴胡,宣畅气血,推陈致新;生牡蛎,潜阳软坚,消痰行水。柴、牡同用,无升阳亢逆之患,有降泄疏导之功它不仅通血道,亦走水道,故以为君;山羊角代羚羊角,能平肝熄风,善解脑血管之痉挛;水牛角代犀角,能清心止血,治神志昏沉,起醒脑解毒之用;生鹿角不同于鹿茸和鹿角胶,它能消血肿。古人用一味生鹿角研末,醋调敷,乳痈立消,故可移治脑部凝血留瘀,起潜移默消之效。

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叫什么(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3)

五味药合而为方,对脑部气血淤滞,水液潴留,有积极疏导作用,今就本人切身体会较深者,举一例加以印证。

陈苏生老先生临床医案

1989年,父亲因操劳过度,一度血压升高,但仍坚持上课、咨询门诊,后突发偏瘫,语言謇涩。因向有冠心病房颤症,起先西医认为是脑血栓,与大量丹参静滴,傍晚又出现神志昏迷,嗜寐不语。某医师认为此是轻度脑溢血,嘱停用丹参,改用甘露醇静滴,氨苯喋啶、维生素K常规口服,禁止摇动头部,另服安定以宁神。次日神清,偏瘫语涩如故,

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叫什么(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4)

立即自服柴牡三角汤加味:柴胡,生牡蛎(先煎),山羊角(先煎),水牛角(先煎),生鹿角(先煎),茺蔚子,决明子,女贞子,苍术,川朴,郁金,菖蒲,夜交藤,合欢皮,白芍,生甘草,合欢皮,白芍,生甘草。

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叫什么(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5)

连服1个月,已可下床行动,语言謇涩有所改善,但多讲话即不自主发笑。连服2个月,前症十去七八。精力转佳,面色红润,唇紫全退,每天可以下楼散步。续服前方隔天1剂,连续2个月基本痊愈。经过多次实践,柴牡三角汤对于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风,或脑部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各种脑病,都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上盛下虚之人,运用宣畅气血,清除脑内积瘀与潴液,从而调整脑部血行障碍,对逐步恢复脑功能,改善后遗症,有良好的作用。

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叫什么(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6)

康复护理:注重心理和功能锻炼

中风患者多精神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悲观失望,这种心理会影响患者的肢体恢复,甚至可能使之失去生活信心。因此,要注重心理护理,开导患者,使其情绪稳定,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患者多户外活动,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自行按摩患侧肢体,持之以恒进行功能锻炼。被动运动为了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肢体废用性萎缩,做到依次活动肩、肘、腕、指关节和膝、踝、趾关节,每个关节要完全伸直后尽量弯曲,每个关节活动15~20次,动作缓慢、柔和、有节律。当肌力恢复时,应鼓励患者做主动肢体运动,同时指导家属帮助训练。语言障碍者则根据障碍的程度及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制定不同的方式,采用手势、实物、跟我学等方式训练。

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叫什么(一张治中风后遗症的方子)(7)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若有相关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