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四贞后代(她是孝庄太后的养女)

孔四贞后代(她是孝庄太后的养女)(1)

01

出身将门的孔四贞,是清初定南王孔有德之女,由于她自幼随父生活在军营当中,所以,养成了果敢刚烈的性格。

顺治九年(1652年),李定国突袭广西,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孔有德把他的两位夫人及孩子们叫到身旁,向他们表明了自己城破殉国的决心,希望两位夫人能带着子女们,出城逃难。

但是,跟随孔有德征战疆场多年的两位夫人,都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谁都不肯舍夫而去,换来自己苟活于世。

争执过后,他们最终决定,由两名保姆带着孔廷训和孔四贞,乔装打扮,随同其他难民,一起逃到城外乡间,暂避风头。

当时的桂林人都知道,孔有德有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如果他们集体行动,确实太扎眼。因此,出城之后,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两位保姆就各自带着一个孩子,分头去找避难之地了。

就这样,孔四贞在匆忙地与父母分别后,又被逼无奈地和兄长也分开了,此后,她再也没有见过这些至亲之人。

很快,桂林城就被攻破了,孔有德殉节自尽,家中一百二十余口,悉数被杀,仅剩孔四贞侥幸逃脱。

而孔廷训在逃亡途中,不幸被李定国擒获,6年后被斩身亡。


孔四贞后代(她是孝庄太后的养女)(2)

02

饱经战乱之苦的孔四贞,辗转流离中,过了将近一年的难民生活。后来,孔有德部将缐国安的军队,攻下了桂林,形势才有所好转。

在缐国安的主持下,孔有德及两位夫人的遗骸,得以入殓。

一身缟素的孔四贞,拖着沉重的步伐,撑着憔悴的身躯,扶柩北上,不分昼夜地驱马疾驰,赶往京城。

从桂林到北京,有数千里的行程,而且两湖地区,还是抗清军队经常出没的地方,为了孔四贞的安全着想,缐国安派了最得力的部将和最精锐的部队,护送孔四贞。

随行的将士们,既钦佩孔有德生前的威名,又感念他曾经的恩德,如今遭逢如此大劫,在同情惋惜之余,不免对行事作风颇有其父风范的孔四贞,充满崇敬之意。

顺治十一年(1654年)六月初三,历经艰险的孔四贞,终于来到了京城。顺治帝听说此事,特令诸王大臣会送,拨银四千两为孔有德造坟,并让工部立碑。

孔四贞请求将其父骸骨葬在北京,顺治帝感念其一片赤胆忠心,慨然应允,赐孔有德谥“武壮”,还在北京建立定南武壮王祠,并设醮诵经18个日夜。

另外,顺治派礼部侍郎恩格德,赏赐孔四贞白银万两,作为日用,让她享受郡主的俸禄。

孝庄太后心疼孔四贞,不忍看她孤苦无依,便将她收养在了宫中。


孔四贞后代(她是孝庄太后的养女)(3)

03

孝庄太后很喜欢孔四贞,有意培养她与顺治帝的感情,增进两人的关系。

她不仅督促孔四贞勤读经书,而且每当顺治退朝后,孝庄太后总要找个事由,把孔四贞派到顺治的住所去。

尤其当顺治到南苑打猎时,更要让孔四贞陪同前往,贴身跟随。

顺治十二年(1655年)四月,孝庄太后看似无意地同孔四贞闲聊家常,问她是否订婚,没想到,毫无思想准备的孔四贞,竟脱口而出道:“父亲在世时,已经把自己许配给部将孙龙之子孙延龄。”

孝庄太后听罢,有些意外,愣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说:“既然不能给我当儿媳,就给我当女儿吧!”于是,她收孔四贞为养女,封为和硕格格。

不久,孔四贞就按照约定,嫁给了孙延龄。作为武将之后的孔四贞,如今又是孝庄太后眼前的红人,结婚之后,难免在丈夫面前,有些趾高气扬,傲慢霸道。

孙延龄虽然心里不悦,但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新婚之初,他对孔四贞百依百顺,十分恭敬,就是为了让这个有后台撑腰的刁蛮媳妇,能在宫廷为他疏通关系,使自己得以高升。

康熙四年(1665年),日益膨胀的孙延龄,怂恿孔四贞向朝廷请求,准许他们“就食广西”,大度的康熙帝,予以批准。

清廷加封孙延龄为上柱国、光禄大夫,世袭一等阿思尼哈番、和硕额附、镇守广西等处将军,孔四贞为一品夫人。

而后,他们夫妻两人离开京城,举家南下,回到广西,目的达成的孙延龄,逐渐露出心机小人的真面目,开始疏远排挤孔四贞,另谋新欢,导致夫妻感情严重恶化。


孔四贞后代(她是孝庄太后的养女)(4)

04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称霸云南的吴三桂,起兵反清,并引诱孙延龄举兵响应,共谋大业。

可惜,虽然十多年的时间都过去了,但懦弱无能的孙延龄,依旧没能真正地在广西培养出自己的队伍,扶植起自己的亲信来。

毫无威信的他,根本就无力调动广西的兵马,孔有德的旧部,也无人听从他的指挥。

此时,孔四贞早已对孙延龄失望透顶,对自己从前错信他的甜言蜜语,非常懊悔。

她语重心长地劝诫丈夫,不要忘记大清朝廷往日的信任和封赏,不能跟着吴三桂他们一起谋反作乱。

但此刻的孙延龄,胆小如鼠,两边都不敢得罪,所以,表现得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康熙十三年(1674年),失去理智的孙延龄,借机杀害了与他关系不和的部将,决定起兵响应吴三桂,并自称安远王。

但他拖欠兵饷之举,令诸多将士不满,因而导致了兵变,他们转而拥护缐国安的公子为首领,又因为缐公子治军过严,不愿忍受的士兵们,再次倒戈,重新拥立孙延龄。

当时,孙延龄和孔四贞藏匿于普通百姓家,被士兵们找到后,孙延龄害怕地不敢出来,孔四贞镇定地对他说:“出去是死,不出去也是死。”

她将孙延龄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自己从容地走出来,对士兵们说:“你们杀我夫妇很容易,但你们难道不念及已故的定南王吗?”

也许是被她强大的气场震慑到了,士兵们都不约而同地跪地叩拜,表明拥护之意。

稳定住局面后,孔四贞叫孙延龄出来,可是,惊慌失措的孙延龄,始终不敢坐车回府,只让孔四贞一个人坐,自己则扶着车缓步行走。

回到家中,心情稍微平复一些后,孙延龄才明白自己到底是多么的没用。

他真诚地对孔四贞说:“我之所以能复生,完全是因为你的缘故。士兵们是感念定南王的威德才尊重你,自此,你掌握权力管理一切事务,我自己只愿意当一个闲人。”

此后,孔四贞“遂戎服绣帕首蟒衣,日击鼓升堂理军务,军士颇服”。


孔四贞后代(她是孝庄太后的养女)(5)

05

康熙十四年(1675年)九月,为了逼孙延龄尽快反正,孔氏旧部火速发动兵变,杀了孙延龄的兄长孙延基,勒令孙延龄交出兵权,彻底听从孔四贞的指挥。

孔四贞执掌军权后,一方面坚决明确立场,自己从离开北京起,无时无刻不以太后的隆恩为念,作为孔有德的女儿,为了朝廷,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只求太后可以网开一面,赦免孙延龄。

另一方面,孔四贞也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她把写下的命定南王部下,配合朝廷同叛军作战的命令,交给了傅弘烈。

其实,她这是已经做了最坏的准备,吴三桂假如得知孙延龄反水的消息,决不会轻饶他们,一旦身遭不测,就由傅弘烈继续指挥这支军队。

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二月,吴三桂还是从马雄那里,获悉了孙延龄暗通清廷的事实,决定对其进行报复。

他派侄孙吴世琮,以进兵广东为名,逼近桂林,将孙延龄杀害。孔四贞的独生子,也惨遭毒手。

随后,吴三桂把存活下来的孔四贞,接到云南,假意照顾,实际上是用她来笼络原定南王的部属,生活形同软禁一般,毫无自由而言,孔四贞就这样在昆明,被囚困了八年之久。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大批清军攻下昆明,三藩之乱被彻底平定,孔四贞也回到了阔别16年的北京,获得重生的她,交出了一直隶属于其父的军队,将它归还于朝廷。

至此,孑然一身的孔四贞,在西华门附近的南北长街,度过了她长达30多年的漫漫余生。

凄冷孤寂中,她通过诵读经文来获得慰藉,同时,也为曾经那些死于战乱的无辜之人,祷告祈福。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孔四贞去世,清廷特地为她举行了隆重的丧礼,来颂扬她在家破人亡的坎坷人生中,多次力挽狂澜,誓死忠于清廷的英勇光辉事迹。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