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爱吃啥馅儿饺子 曹妃甸故事系列

河北人爱吃啥馅儿饺子 曹妃甸故事系列(1)

“全福人”的

“子孙饺子长寿面”

河北人爱吃啥馅儿饺子 曹妃甸故事系列(2)

在曹妃甸的婚庆民俗中,有一种老规矩仍在保留,并有继续发扬光大的趋势, 这就是男女确定结婚日期后,双方家人都要请属相相符的“全福人”来做被褥,新郎新娘在入洞房前要吃“全福人” 做的“子孙饺子长寿面”。

“全福人”指的是,这个人的父母健全、她丈夫的父母也健在,自己儿女双全。

过去是,现在也是,曹妃甸各村镇百姓家办喜事前,总要找个懂规矩的老人核计核计,选定“黄道吉日” 后,男女双方家人都会找“全福人” 做被褥,在做好的被褥四角里放上枣、花生、栗子。取意为“早生贵子”。将“全福人” 捏好的饺子、做好的面条煮成八九成熟,一边让新娘吃,一边问:“生不生?”新娘心知肚明,肯定地回答说:“生生”。

这是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提起这一民俗,老辈人总是有滋有味:要说起这个事,话就长了,话长就得从头说起。

相传在元朝明朝前后,双龙河入海口西边,涧河入海口东边,离海岸不远有个高坨地,坨子上有几户人家,因为有一户姓陈的人家先来,所以过往的人们把这个地方叫陈家岗。岗南向阳处的草房里住着老陈头一家三口,这家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叫陈粮。

河北人爱吃啥馅儿饺子 曹妃甸故事系列(3)

陈粮的父母到四十岁时,母亲也没开怀,为了有个一男半女,老两口初一十五必定到娘娘庙里烧香,求娘娘保佑,早生贵子。心诚则灵,四十四岁那年春天,终于生下一个小姑娘,两口子欢喜地几天几夜没合眼。

媳妇说:“别光顾着欢喜了,该给丫头起个名了。”

老陈头拍着脑袋说:“对对对,瞧我光顾傻乐,差点把正事给忘了。丫头虽说生在穷荒不接的春天,但有了春天就不愁吃喝,依我说就叫陈粮吧。”

媳妇高兴,瞅着姑娘说:“陈粮陈粮一辈子不缺粮。陈粮好,小丫头叫陈粮好。”

这天,岗上来了一个逃难的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叫张草。

张草是大北边的人,他的家乡在北山后,由于常年打仗,父母被杀家被毁,无依无靠的他,顺着滦河往下走了不知多少天,来到了海边时,连累加饿,昏倒在了一堆旧苇箔边。

河北人爱吃啥馅儿饺子 曹妃甸故事系列(4)

河北人爱吃啥馅儿饺子 曹妃甸故事系列(5)

傍黑时分,陈粮出门来到苇箔垛边,准备把晾晒的苇箔收起来,见有个要饭的小伙子倒在地上,吓了一跳,上前摸摸鼻子,人还有气,她赶紧回屋端出一瓢凉水,又让那人喝,又用水喷他。

张草醒了过来,饿得说不出话,他用眼盯着陈粮。

陈粮心里明白,又踅身回屋拿来一碗粥和几个菜饽饽。

张草狼呑虎咽,总算吃了个半饱。

陈粮心细,怕父母知道,就用苇箔给张草搭了个窝,抱来几包茅草,让他晚上凑和一宿,剩下的事准备第二天在说。

过去不是现在。那时候讲究男女授授不亲,男女私自接触礼教和舆论都不允许。

谁知早上起来,老陈头还是发现了陈粮收留张草的事,他不急也不恼,问明白了陈粮,又问明白了张草。他和媳妇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收留张草,让陈粮和账草订盟,也就是现在说的订亲,等到了成家的年令就办喜事。

陈粮多了个伴,张草有了家,两人出双入对,形影不离。老陈家俩口子看在眼里,乐在心上。

河北人爱吃啥馅儿饺子 曹妃甸故事系列(6)

河北人爱吃啥馅儿饺子 曹妃甸故事系列(7)

刚开始,陈家岗的人们对老陈家的做法都看不惯,背地里指指点点,说东道西,说啥得都有,有的说得还不好听。都说老陈头私心太重,白捡了一个儿子,白养了个干活儿的大小伙子。

孰不知,张草越长越懂事,只要有活儿就抢着干,干起来不藏奸、不耍滑,肯买力气能吃苦,让老陈头越来越稀罕,让孟家岗的人越来越佩服。

张草长到十五六岁时,小伙子处处透着灵气,变得更是心灵手巧。他按着八卦的图形,在河口,在潮沟,用苇箔扎起“迷魂阵”, 每天比别人都能捞几倍鱼虾,令外人眼馋。但他不毒,将这个法教给陈家岗的所有人,还教他们如何观天象查潮汛,根据水的流向扎苇箔,外人夸他心宽仗义。

陈粮也是聪明贤惠,乐于帮人。她补得一手好网,打得一手好苇箔,那网不管多瞎多乱,只要到她的手上,三下五除二,不一会儿就能理清补好。她选的芦苇搓的绳,打出的苇箔既密又透水还结实。陈家岗的大姑娘小媳妇来学,她很耐心,宁愿放下家里的活儿,总是手把手教,大伙儿夸她心善德性好。

河北人爱吃啥馅儿饺子 曹妃甸故事系列(8)

在河口海边住,吃粮食是大事,赶上好年景,打得鱼虾多,就能换点粮食,一年能凑合下来。要是年景不好,鱼虾少粮食就少,这一年就接济不下来。陈粮和张草在河边的荒碱地上,用四周开沟的土把地垫高,等夏天下雨时,让雨水把地上的盐碱冲洗后,在种上高梁、玉米,到秋后也有不错的收成,所以家里总有存粮。他俩把这个法儿也传教给了大伙儿,大伙儿都夸他俩菩萨心。

转眼间,陈粮和张草到了成家的年令。还没用老陈头张罗,陈家岗人就选出了两对双方父母健全、又有儿有女、干净利落的媳妇, 分别给陈粮和张草准备喜事,大伙儿每家出点钱买来花布棉花,把过年用得东西都拿了出来,你家一把枣,我家一把栗子,他家一把花生,将这些东西缝在被褥的四角,祝愿他们早生贵子。

河北人爱吃啥馅儿饺子 曹妃甸故事系列(9)

成亲当天,还是这俩媳妇,一个捏饺子,一个擀面条。俩媳妇是出了名的爱取笑的人,她俩把饺子和面条煮了半熟,陈粮刚把饺子放在嘴里,发现不对,“生生生” 没喊完,一口饺子咽进了肚子,惹得大伙儿笑出了眼泪,人们祝愿俩好心的年轻人子孙满堂,长命百岁。

后来,陈粮和张草先后生了七八个儿子,真正享受到了儿孙满堂,他们的儿孙个个孝顺,个个心灵手巧,个个都是过日的好手。不知过了多少年,老陈家衰败了,没留下一个人,而张草的后人却人丁兴旺起来,陈家岗也就变成了现在张庄村。

就是从那以后到现在,百姓家娶媳妇聘闺女都找“全福人”, 都让“全福人” 做饺子擀长寿面,图得就是个喜庆、吉利、子孙满堂、人丁兴旺。

河北人爱吃啥馅儿饺子 曹妃甸故事系列(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